第935章 ∶斥責!興致!
時間久了,尚宮局官員發現兩位公主皆有自殘的傾向,想這人被壓抑久了,難免會做出無法收拾之事,萬一兩位公主真的出事,那時、皇上追究起來,誰也脫不了罪過,遂將兩位公主的事稟報東宮。
戴至德、張文瓘、蕭德昭三人知此事重大,不敢自行處置,及時稟報太子李弘得知。
李弘知道兩位姐姐的情形,除了震驚之外,且、非常同情兩位姐姐的遭遇,責令尚宮局恢復其兩位公主該享受的禮遇,隨後,將此事奏報父皇、母后得知。
李治得知自己諸多的子女中,竟然還有因母親的原因而被幽禁深宮的事,自然將此事怪罪到皇后身上,對武則天的跋扈,大是不滿,於后宮責問責問皇后。
“蕭淑妃有罪,如今已然作古,然、朕的骨肉卻無有罪過,怎地便被你幽禁深宮多年,使其青春荒廢,你便不能大度一些,看在朕的面上,對她們稍好些嗎?”
見到李治發怒,武則天聞言,卻是不知該如何作答。
其實,這些年她早忘記還有這兩位公主的存在,蕭淑妃被賜死後,她不過是指使太監將蕭淑妃的這兩位女兒幽禁,並無有要將對蕭淑妃的恨,轉嫁到這兩位公主身上的意思,怪隻怪宮中勢利的小人,拿著雞毛當令箭,私下揣測皇后之意,竟然使這數年的時間,沒人在她面前提及過兩位公主的情形。
被李治斥責,武則天心中也是不爽,暗忖;“你身為父親,這些年對女兒不聞不問,此時倒是著急,早做什麽去了。”
此事使帝、後鬧得甚是不歡,武則天對兒子李弘稟報此事,心中也是怒極,想此乃后宮瑣事,老娘為后宮之首,你即使要稟報,也該稟報老娘如何處置便可,何必使皇上為此事尋找老娘的不是,太子監國,應該想著如何處置帝國的軍政,似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卻不是你該去管的。
武則天訓斥太子李弘一番後,為平息李治的憤怒,擇選宮中侍衛許配兩位公主,雖不盡如人意,總算是使兩位公主得以逃離深宮,有了個歸宿。
自此,武則天對太子李弘心生不喜,經常於后宮召見次子李賢,使李賢再次升起奪儲的心思。
李弘不知母后對自己心中有怨,更不知弟弟李賢打自己太子之位的主意,仍是一如既往在監國時做自己該做的事。
太子全心全意處政的過程中,做得最讓大臣們稱讚的事便是將臨渭水,東西八十裡,南北三十裡,適宜畜牧的沙苑之地分借給貧窮百姓使用,此舉,使這一帶的荒涼之境,得以大大改善。
李賢雖有爭儲之心,卻是礙於秦文遠坐鎮帝國,不敢稍有舉動,只能蜷縮於京城,自己的王府中唉聲歎氣,其言、常指乾坤錯。
此事被武則天察覺,往王府中厲聲斥責李賢。
“吾兒休得心存不該有的想法,以免惹來殺身之禍,且好生做你的王爺便是。”
李賢被母后斥責,唯唯諾諾,自是不敢稍有不滿,卻是心中對母后不支持他爭奪儲君之位的態度甚是不滿,以致懷恨在心,在李弘病死,他繼承太子之位,登基做了皇上,終是展開與母后爭權奪利的鬥爭,此乃後話。
李治因太子大婚後久無子嗣,下詔太子納右衛將軍裴居道之女為太子側妃,使有司部門籌備婚禮,卻是獨差白雁這等吉物,婚禮當日,禮官焦急用何物代替之時,不料在舉辦婚禮的宮殿外苑中,發現從天外飛來一隻白色的大雁,使一乾恭賀太子婚禮的朝臣以為吉兆,紛紛讚頌太子仁德。
李治見狀甚是欣喜,於殿堂大笑對眾臣說道。
“漢獲朱雁,遂為樂府;今獲白雁,得為婚贄。想昔日的吉兆已成天下美談,今日吾兒婚禮有此吉兆,自是應天作之合,幸甚!”
眾臣聞皇上之言,再是歌功頌德,李治好不開心,又是說道。
“裴氏賢良,吾兒得此良配,東宮內政,朕無憂也!”
便是群臣皆於酒宴上有禮有節,吟詩、作歌誇讚一對新人之時,偏有秦曉樂領一幫勳貴子弟於酒宴中喝酒嬉鬧,放肆的喝笑聲,直讓參與婚禮的文人儒士甚是不喜,有沛王府修撰,朝散郞王勃起身往秦曉樂等喝酒的酒桌邊說道。
“爾等只顧作樂,大聲喧嘩,可考慮別人的感受?”
秦曉樂聞言,斜眼望著這年少的朝廷芝麻小官,想這小子怎地如此多管閑事。
程大寶本是喝酒中猜拳輸了不少,正是蛋痛之時,聞言怒道。
“哪裡來的小酸儒,我等哥們自行玩樂與你何乾,休得於此囉嗦,滾一邊去,休得惹小爺性起賞你幾拳。”
王勃聞言,面色瞬時漲紅,想小爺也是皇上口中的大唐奇才,何時輪到你等粗鄙之人來教訓自己,不禁大怒說道。
“你這莽漢說話怎地這般粗魯,動不動便要仗著蠻力欺人,你且先滾一個讓本官看看是如何滾法,咱也好有樣學樣。”
程大寶本是混不吝的愣小子,聞言睜著一雙牛眼望著王勃,滿嘴噴著酒氣,氣極而笑。
“小子!有種,敢與你家爺爺叫板,老子這便讓你知道是如何滾的。”
說著,程大寶已然甩出一拳,奔著王勃的眼臉,這要是擊中,非打他個鼻血、鼻涕、眼淚混雜的慘樣,好在徐曉樂及時出手,拉住程大寶打出的拳頭說道。
“你小子不想活了,敢在皇宮酒宴上與人動手。”
說完這話,秦曉樂又對王勃嬉笑說道。
“這位大人,你若是想與咱哥們喝酒作樂便請坐下,如是想裝逼引得別人的注意,小爺勸你哪裡涼快往哪裡去,好不?”
見得秦曉樂嬉笑的模樣,王勃方知自己今日行事草率,不滿之下竟然惹到這些身著金吾衛軍服的將軍,若是今日沒個交代,便是自己與沛王李賢交好,怕是往後在這城中也不好混。
王勃想通此節,他本是聰穎之人,知道投其所好的道理,竟然按秦曉樂的話意,大方坐下後,端起一碗酒水喝下後說道。
“諸位將軍既然喜歡熱鬧,那咱就猜拳鬥酒,如是咱僥幸得勝,你等便依了某家,小聲些作樂可好,如是某家輸了,便作揖給諸位將軍賠禮如何?”
聞聽王勃所言,秦曉樂沒有想到這小子也是個懂事的妙人兒,程大寶卻是一邊拍手笑道。
“妙極、妙極!”
王勃落座,見過桌邊坐著的眾哥兒,請秦曉樂指教猜拳輸贏的規則,遂與眾哥兒約定,以三次猜拳定輸贏,贏二次為勝,休得耍賴。
秦曉樂等一幫人中,單思敬這廝最是好賭,聞王勃所言便挽起衣袖,也如程大寶一般,嘴裡說著“妙極”二字,卻是坐到王勃身邊。
有程大寶、尉遲小黑,見單思敬欲與王勃比試,拿來三碗酒水一字排開,程大寶又是大笑說道。
“小子,猜拳輸贏可不只是賠禮,輸了還得喝酒才行。”
王勃望著擺在面前的酒碗,估計每碗酒水怕不有一斤之多,竟是絲毫不懼,開口輕描淡寫地說個“請——”字。
話畢,你看他同是挽起衣袖,伸出握成拳頭的右手,等單思敬應戰,其沉穩的表情,如浸淫酒桌多年的老雀,使一直關注王勃的徐曉樂甚感興致。
他卻不知這王勃的來歷,要說起這小子,那也是大大有名。
此子大唐絳州龍門人,六歲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詞情英邁。九歲,讀大儒顏師古注的《漢書》後,撰寫《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錯誤,這可不得了,想顏師古乃唐初儒學大家,學問通博,其文才當時未有敢於與其相比者,可惜隨先帝李世民征戰途中病故,甚得大唐皇家、朝廷的尊崇。
王勃小小年紀敢於挑戰大儒學識,當真不知天高地厚,可,這小子就做了怎地,說明他少年便博學多才,十歲時飽覽六經,十二歲至十四歲,跟隨大唐名士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易經》、《黃帝內經》、《難經》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有所知曉。
大唐龍朔三年,這小子回到家鄉寫“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尋找機會,積極入仕,麟德元年,上書廣平郡公劉祥道,直陳自己的政見,並表明自己欲為朝廷效力的決心,得劉祥道讚賞。
“此子;神童也!”
自此,王勃大唐神童的稱謂不脛而走。
大唐麟德二年,王勃再做一件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大事,便是通過吏部員外郞皇甫常伯向皇上李治獻“乾元殿頌”。借獻“頌”以圖獲取朝廷官職,使李治對這位十六歲的少年驚歎不已,乾封元年,再通過朝廷大員李常伯上“宸遊東嶽頌”一篇,接著參加科舉,應幽素科試及第,得李治賞識授朝散郞,並使其為沛王李賢,拜為王府修撰。
對這小子的學識,李治時常掛在嘴邊,稱其:“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使這小子一時風頭無兩,躊躇滿志。
正是因王勃少年得志,所以有些忘乎其形,不知朝廷水深,以他這等芝麻兒般,從七品的小官,今日行事草率,見惹到徐曉樂等年齡大不了他幾歲,卻皆是有朝廷五品軍職,手握兵權的將領,心中也有些後怕,好在秦曉樂等並非仗勢欺人之輩,使王勃能從容應對他自己惹下的麻煩。
也是這小子機靈,頭腦好用,知道如何與程大寶等這等軍人打交道,卻是心中對秦曉樂有些忌憚,想事到如今,不如放手一搏,也許還能於此中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王勃不愧神童之稱,解決麻煩的方法,正是入了程大寶等喜歡嬉鬧的勳貴子弟之眼。
單思敬見王勃出手等著自己應戰,說聲“請——”字,二人便開口喊起,比劃手指猜拳。
王勃手指比二,喊道。
“桌上三碗酒,請哥哥飲之。”
單思敬出手,恰巧伸出一指,出口喊出;“一心敬兄弟。”
二人手指之和,正好是三,單思敬自是輸了,這廝也不含糊,端起碗酒,一飲而盡,正待繼續,不料程大寶將他擠開,大聲說道。
“我來、我來!”
單思敬無奈,隻得讓位程大寶這混不吝,但聽他出拳,大聲喊到。
“七仙女下凡間,哥們恨不得見。”
這廝開口不離女子,當真是個豬哥。
王勃不慌不忙,出手也是喊道。
“五朵金花盛開,哥哥欲采哪朵。”
此拳二人皆沒對上點子,算是平局,程大寶好不興奮,再是喊道。
“城中青樓五家,俺獨喜怡紅春色。”
王勃暗罵這廝是個色痞子,卻是不露聲色喊道。
“酒色財氣德行,原來哥哥獨好色(十)。”
王勃伸出五指,正與程大寶五指相和成十,再勝一局,尉遲小黑端起桌上酒水對程大寶笑道。
“好色痞,且將這碗酒水喝了,趕緊滾去你獨喜的怡紅院,休得於此丟人現眼,讓哥們等好沒面子。”
眾皆聞尉遲小黑的話大笑,程大寶接過酒碗,將酒水喝乾,逼臉厚實地說道。
“食色性也!你等且休笑哥們,咱這是真性情,不似你等,擦槍還要偷摸著擦,當真不是個東西。”
這廝話落,犯了眾怒,惹得一幫小子嬉笑著將桌上剩下的那碗酒水也灌入他的口中,使程大寶被嗆得大咳,引來隔桌程咬金聞聲,對這幫小子怒聲呵斥。
“你幾個小混蛋想是要翻天,喜宴之上,如此嬉鬧,成何體統,且給老子說說因何事這般開心,讓老夫也跟著樂和、樂和!”
這老鬼罵人原來也是想尋樂開心,自從李靖、秦世勣、房玄齡、魏征、杜如晦、尉遲敬德等相繼作古後,他是喝酒吃肉找不到發瘋的對象,常感人生無趣,閑時便往金吾衛軍營尋找孫兒輩等小子作樂,此時見得幾個小子瘋樂,假巴意思斥責,卻是大有參與嬉鬧的興致。
王勃聞聽程咬金的話語,也是好生無語,想這些勳貴子弟所以如此,原來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