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不時!來往!
作為帝王、李世民這樣想也沒錯,似秦文遠這等強勢的大唐異姓王,對其治下的安危局勢斷不會掉以輕心,對預感到的威脅,最好的辦法便是及早清除,以免形成後患。
聞聽秦文遠的說辭,李世民雖心中不滿,卻也沒有確鑿是秦軍首先挑事的證據責備眼前的渾小子,隻得於座位上逞帝王之威,雙目怒視徐天。
反觀秦文遠卻是對李世民此等威勢毫無懼怕的表情,面色似笑非笑,神情仿若雲遊天外,並不在屋裡。
李靖見氣氛有些不對,忙打圓場說道。
“小子;我等來此,你不會隻用幾杯清茶來打發老夫等吧!”
聞李靖此言,程咬金、尉遲敬德也是一旁隨聲附和,程咬金大聲叫道。
“還不快將府中好酒拿出,更待何時!”
襄城公主見父皇面色不善,夫君心思仿佛又不在房裡,正思忖如何打破這種僵局,聞得數位老臣圓場的話音,遂輕言說道。
“諸位大人稍等!”
說完這話,襄城起身使眼神暗示夫君,其中的含意無非是要夫君懂得隱忍,休得壞了君臣之禮。
襄城公主出屋吩咐下人準備美酒佳肴,秦文遠不願使襄城夾在他與李世民間稍有為難,面皮換上微笑的表情,再是與皇上說道。
“皇上不必為此事所擾,許多事看似偶然,其實必然,想朝廷於高句麗、新羅、百濟等番國,無非是欲獲得世代宗主國之地位,使其歲歲進貢罷了,為了達成此目的,朝廷行駐兵新羅的謀略,恕小子直言,朝廷此謀略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會成激起動亂的因素,該策略不可取呀!”
李世民與李靖等聽得秦文遠數語便說透朝廷於高句麗等番邦國的目的,且、這小子話中之意對朝廷行使的方略並不讚同,皆欲聽聽這小子有何高論。
李靖接過話題言道。
“你小子且說說朝廷之策為何不可取呢。”
“皇上與諸位大人且聽小子慢慢言來;想朝廷駐軍新羅,卻是帶給新羅、高句麗、百濟三方錯誤的認識,於新羅王來講,以為大唐朝廷借自己之力牽製另外兩方,加之駐軍將領言語不當,必然使新羅王起覬覦高句麗或是百濟領地的野心,而新羅駐扎唐軍,其影響必然使高句麗和百濟對大唐產生不信任,這等想法之下,此地的形勢必然是暗流洶湧,稍有風吹草動便會發生衝突。高句麗敢於安心致力於民生,慨因有徐軍駐扎之故,而百濟卻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無奈之下做那牆上的草隨風而動,種種情形,小子以為大唐於新羅駐軍弊病甚多,不如使唐軍撤回,任三方自由發展豈不更好。”
秦文遠微笑說完自己的認為,李世民卻是抓住這廝話語中的信息,不滿說道。
“你且與朕說說秦軍駐扎高句麗有什麽目的?”
聞聽皇上這話,秦文遠好想大聲告訴這皇帝老兒。
“高句麗本是高氏領地,淵蓋蘇文發生叛亂之時卻是我徐家軍兵士用生命換來的安寧,此處如今已是小爺的地盤,便是駐軍與你等又有何乾系。”
忍著心裡的不快,秦文遠豪氣而道。
“高句麗女王是臣的妻子,徐家軍駐守臣妻子的領地不需要什麽目的,自然是為防禦外部勢力的侵擾而已,徐家軍守土的宗旨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就好比大唐領土,如是有外邦勢力敢於侵擾,臣定會率軍讓其有來無回,徹底殲滅。”
這話說到此處,李世民大抵知道秦文遠的想法,那便是這小子視為眼裡的東西,誰也不得打主意,好在這小子對大唐拳拳之心,你不惹他,自然相安無事。
李靖等也是明白秦文遠這等心思,說白了就是,高句麗可以奉大唐為宗主國,可以為大唐的屬地,然、卻必須是讓這小子掌控。
獲悉此中關鍵,李世民便是有萬般不爽,終是放下心中大多的顧慮,想便是老子死了,朕的太子只要不去觸碰這小子的底線,大唐的江山便世代皆在李家掌控中,甚至於因有這小子的守護,江山社稷當可無慮。
想通此節,李世民暗歎大唐怎地會出如此的妖孽之才,想這等妖孽之才如是自己的兒子那該多好……
李世民本欲問罪秦文遠,卻是因這小子攤牌道出心裡的所想而明白其中之關鍵,也讓這老小子徹底放下繼續使軍施壓高句麗的想法。
房裡的氣氛越發輕松起來,待得美酒佳肴流水般送來,君臣終是有了些歡心。
程咬金、尉遲敬德早不耐茶水的清淡,這兩位便是在皇帝面前也不知收斂的莽夫,哪裡等得什麽禮節,皆是各自拿起一瓶紅酒,扯開酒塞,使瓶口對著大嘴便“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
以皇上為首的數位老不修,離開“齊王府”時,仿若是鬼子進村掃蕩一般,使徐天存於府裡的紅酒被拿走不少,好在秦文遠使克裡斯蒂娜近日釀造的一批好酒尚在窖藏,否則,那等香味醇厚、口感綿柔、色澤豔麗的好酒,豈不是會讓秦文遠損失更大。
李世民回宮後,吩咐偵騎司統領傳旨秦世勣將薛仁貴帶回,所部兵馬悉數歸建。
隔日,李世民於禦書房召見秦文遠。
禦書房裡,翁婿相對,李世民端起副老泰山的架子,好不威嚴,秦文遠卻是不管這老小子如何表情,從進入書房便是嘻皮笑臉,大有種任你今日說破天,小爺該怎麽做就怎麽做的思想準備。
“小混蛋,你就不能嚴肅點嗎?你看看朝中有哪位臣子敢如你這般在老子面前嘻皮笑臉。”
“嘿嘿!這不是咱爺倆單獨見面嗎,搞那麽嚴肅作甚,氣氛輕松點不好嗎?”
這廝邊嬉笑說著,竟是於皇帝面前盤膝而坐,李世民想伸腳揣他不是,不揣也不是,直是把身邊太監劉公公看得想笑卻又不敢,當真辛苦。
“老子準你昨日所說,甚至可以將新羅、百濟的事務皆歸於你治下,但你必需給老子保證高句麗、新羅和百濟世代奉唐,歲歲進貢。東北局勢你小子處置得當,同化少數民族勢力的舉措甚有遠見,且給老子說說,你是怎麽想到大辦官學宏揚大唐文化,使其改變百姓思想、認識的,可不可以將此等方法運用到高句麗、新羅、百濟及大唐西面諸多民族勢力范圍呢,如是可行,你給老子好生輔佐太子施行此事如何?”
秦文遠實實沒有想到一夜的時間,皇上的思想竟會發生這般大的變化,想是這便宜老泰山想通諸多道理,於高句麗、新羅、百濟局勢,朝廷派兵起不到作用不說,反而會起更大動亂,皇上要的不過是大唐東北面的安寧,各番邦對大唐的臣服,使小爺替他李家看著這些番邦勢力豈不更好,這老家夥倒是好算計,不過這樣也好,於大唐和小爺來講,終是雙贏之事。
“皇上要是早這麽想不就結了,小子可保證這些番邦世代奉唐,至於使文化侵蝕少數民族勢力,同化少數民族思想、認識的大事,小子其實早在朝會中提及,只是皇上眼裡那時只看重朝廷中諸多吃相難看,卻又乾不了大事的庸臣想法,如何會想到此事帶來的深遠意義,好在做這事什麽時候都不嫌晚,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小子便不辭辛勞助太子完成此事。”
聽這小子拽文,李世民實在忍不住踢了秦文遠一腳後氣極而道。
“你這小混蛋的意思是說老子身邊的臣子都是飯桶,豈不是暗喻老子也是隻知吃飯乾不了大事,當真氣煞老子。”
“嘿嘿!咱們君子動嘴不動手可以不,就小子這樣的身板,嶽父便是多踢幾腳也是給小子撓癢,累著你老人家可怎麽得了。”
秦文遠被踢,起身鄙視李世民,卻是惹得皇帝老兒抓起身邊的物件怒聲吼道。
“老子打不死你這小混蛋,你竟敢嫌棄老子年紀大了,手無縛雞之力!想當年老子也是統軍千萬,萬軍中奪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還收拾不了你個小混蛋。”
一時,書房裡秦文遠躲閃,李世民卻是追著也打不著這廝,反倒累得氣喘籲籲。
劉公公一旁見這奇葩的翁婿二人,趕緊扶著皇上,心裡卻是暗忖。
“這齊王當真是皇上克星,便是宮裡的皇子、公主,有哪個敢與皇上這般嬉鬧。”
老太監笑眯眯對徐天說道。
“齊王爺休得無禮,還不趕緊給皇上認錯!”
秦文遠聞聲止步,笑嘻嘻言道。
“小子錯了,皇上老是而彌堅,有百神呵護,便是年邁也能開得硬弓,自然還能殺敵千裡不累,誰要是敢說皇上老了,小子定然要他好看。”
尼瑪!這還不是說李世民老嗎。
望著這皮厚的小子,李世民當真無奈,氣喘籲籲哼道。
“罷了……罷了……!”
這話裡透著英雄落幕,日落西山的傷感,倒是讓秦文遠有些為這老兒難受。
這廝扶著皇上,使真氣疏理皇上疲累的身子,輕言細語。
“道家講究隨自然而為,皇上又何必執著於此呢,人之一生,小子以為其意義在於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似皇上這等明君,所做的事業已然載入史冊,比得堯舜禹湯四位先賢,還有什麽可遺憾的呢!”
李世民聞聽這廝拍馬屁的話端是受用,將自己與華夏族最英明的四位君王相比,這卻是歷代皇帝最想得到的溢美之詞,感受著徐天傳到自己身子的真氣,暖洋洋般好不舒服。
“算你小混蛋會說話,這真氣使朕舒服,不錯、不錯!還知道孝敬老子,你那道家可有什麽延年益壽的方法嗎?”
聞聽李世民有這等想法,秦文遠嚴肅說道。
“這世上唯有正確的養生之道方能益壽,最好的良藥是心情舒暢。今日小子敬告皇上,往後不管何人,凡與皇上說什麽丹藥延壽之類鬼話,皇上萬不可聽信,是藥三分毒,不同程度對身體皆有影響,皇上欲使身體健康,除了加強合理的鍛煉,保持心情舒暢外別無他法,這是自然規律,任是誰也不能抵擋。”
李世民對秦文遠此話卻是心裡有些不以為然,想袁天罡曾答應為其煉丹,說此等丹藥得天造化有逆天奪命之功效。
皇帝老兒不想再繼續談論此話題,叮囑秦文遠對高句麗等事按今日兩人所說的意思辦理,強調抓緊時間於少數民族地區辦學的大事,滿面笑容對秦文遠道。
“滾吧!記得少給老子惹事。”
秦文遠告退,出禦書房卻是遇見武媚娘,這廝誇張施禮拜見。
“臣拜見娘娘,娘娘青春永駐,豔麗無雙!”
“咯、咯、咯!王爺這是做哪樣,小女子那敢受王爺如此大禮。”
這武媚娘嬌笑回禮,其形態及嬌容竟是使百花失色,那身段、模樣當真不是蓋的。
“這妞性格倒是有些灑脫,難怪李治那廝被迷得敢給他老子頭上戴頂帽兒。”
秦文遠如是想著,微笑著與武媚娘告辭,自顧往皇宮廊道緩步而行,不時與來往於此,行禮參見他的太監、宮女擺手致意,碰著姿色出眾的宮女,這廝玩心大起,竟是使花言花口嬉戲幾句,惹得這些女子嬌羞無限,眼巴巴望著這英俊的年輕王爺,恨不得隨了他去。
這皆是皇上今日的話語使這廝心情不錯惹下的禍!
回到府中,這廝見著眾夫人,仍是意猶未盡歡聲說道。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
話音未落,已然將離自己最近的盧月兒和襄城公主左右攬入懷裡,卻是引得諸位夫人不知他發什麽瘋,盧月兒嬌聲呼道。
“放開我,青光白日摟摟抱抱,成何體統!”
“喲呵!小爺今日抱了便抱了,莫非還有人敢說不成。”
見這廝嬉鬧,諸位夫人齊齊笑著出聲。
秦文遠得皇上口諭行使對高句麗、新羅、百濟管治的消息傳出,大唐朝廷中如李道宗、長孫安業等重臣皆是心中不服,猜不透皇上如今為何對這小子越來越是器重,背地裡,李道宗聯系諸多臣子欲在朝堂給徐天施拌,使其在處置高句麗等番邦軍政之事時舉步維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