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257章 官商兩道(2)
  第257章 官商兩道(2)

  “不過,劉大人還是堅持每日讓衙役再巡城時將街面打掃得乾乾淨淨。

  大人說了,咱們麓山郡的百姓只是暫時出去尋出路去了,早晚都會回來的,他不能讓百姓們回來時見到的一個破爛的無處按腳的麓山郡。”

  這下不只是中年漢子神色悲泣,聲量哽咽,就是江平順子黃山海等人也忍不住露出肅穆之色,更有幾個兄弟微微眼眶發紅。

  顧七也收了原本掛在嘴角的淺淡笑意,面露尊敬。

  為官做到這樣的份上,不管他起初是因為什麽緣由,至少之後的所言所行都值得讓人尊敬和愛戴。

  怪不得江平剛剛只是本能,又或者說是按照常理,對劉大人以及柳行街井水的管制權轉讓給行腳幫的事,持有懷疑態度時,中年漢子的反應會這麽大。

  想來沒有一個麓山郡百姓,願意聽到他們所愛戴的劉大人被人質疑誣蔑。

  哪怕旁人僅僅只是無心的,也會想盡辦法立馬解釋清楚。

  後來這中年漢子有絮絮叨叨的說了許久,顧七江平一眾人也都沒有打斷他的意思。

  眾人就這麽站在連廊內聽著中年漢子說著劉大人的一些事情。

  比如,隨著大量麓山郡百姓搬離後,麓山郡的許多河道也跟著枯竭了,便是郡城的井水能供應的量都極少。

  有例如劉大人制定了郡城內所有原籍百姓每戶每隔兩日只能免費領取一桶水,就是擔心大家不節製用水,將城內的井水也耗空了。

  聽說麓山郡也是渝洲府內第一個這般施行的。之後有許多郡縣都跟著有樣學樣。

  另外一桶水實在不夠用的,也可以用銀錢換。最開始只要是原麓山郡籍的百姓額外購買一桶水只要三文,之後水越來越少了,就換成了五文,十文一路到現在的二十文。

  至於百姓買水的銀錢,劉大人也沒有私吞。

  而是專門讓一個文書記錄了每日所收取的銀錢,主要用來購買米糧和藥材,就在衙門邊上簡單開了個善鋪,還叫了個大夫坐鎮。

  若是哪個百姓實在餓急了,或是身上有疾沒錢醫治,可以去善鋪求助。

  至於為什麽最後將柳行街那邊的幾口水井交給行腳幫管轄,甚至行腳幫所收銀錢也不需要遞交給官府,則是因為劉大人需要留著行腳幫的人幫忙將外頭的糧食私運進麓山郡內,能給還住在麓山郡的百姓一口飯吃。

  哪怕是吃的高價糧,總好過什麽都沒有。

  而行腳幫的人答應幫麓山郡優先運糧,便是看中了柳行街幾口水井的利潤。

  若是劉大人不答應將水井勻出來,在整個渝州府都缺糧的情況下,行腳幫的人去何處都可以,未必願意派出一撥人常駐麓山郡以此保證麓山郡百姓的正常生活。

  這點倒是能理解。朝廷雖然沒有明確糧禁,可州府和州府之間的糧禁十分嚴重。

  當然這也是各州府為了保證自家區域糧價平衡,不會被惡意抬高或者惡意降價的一種簡單粗暴卻十分有效的辦法。

  在州境糧禁如此嚴苛的情況下即便這位劉大人有些人脈手段,能私下購買的到的糧食也十分有限,且不方便運輸。

  如此一來讓有著黑/白兩道背景的行腳幫來做這件事自然是最好的。

  畢竟行腳幫的人員複雜關系上至達官顯貴,下至三教九流都有,完全有能力打通各方面關節,甚至還能保證物流安全順利的將糧食運輸到麓山郡內。
-
  暴雨足足下了大半個時辰,之後逐漸小了下去。緊接著風停,閃電和雷聲也隨之消散。

  至於雨水卻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從疾風暴雨換成了溫和滋潤的小雨,就這麽一直下著。

  期間顧七在和中年漢子達成協議,用二兩銀子,租用了這套偌大宅院半個月,又問中年漢子借用了幾床被子。

  在派遣了江平順子幾人出去忙碌打探消息後,自己則坐在房門前的門簷下,看著眼前淅淅瀝瀝的雨水,忍不住思考起來周璃信中的意思。

  很顯然,顧七這次來渝州府腹地,明面上打的是走親訪友的名義,私下裡則是為了給四海鏢局就何松鎮至渝州府的路線打通關節安排轉運路線。

  而這條路線的開通,真正意義上就是為了方便周璃過州境做走/私糧的買賣。

  只是這買賣要怎麽做,才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有足夠利潤,卻還是要先將麓山郡的情況了解清楚才可以。

  就比如此時顧七知道了,在麓山郡米糧的生意已然是被行腳幫的人控制了。

  這便意味著顧七等人即便能想盡辦法一路穿過州境直達腹地進入麓山郡,也無法將千方百計才安全送達的米糧公開銷售。

  一旦公開勢必會引起行腳幫的注意。

  可若是只是私下裡僅僅幾戶的兜售,顯然耗費了這般大的人力物力又承擔了巨大的風險最終能獲得的利潤可能連成本的半成都收不回來。

  如此不就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除去這點,這單生意想要做下來就只能朝著兩個方向去努力。

  一是直接去找行腳幫的人談,以糧運的渠道和行腳幫合作,以低價批發的形式將糧食供應給行腳幫的人,再讓行腳幫的人高價出售。

  只是這般能賺錢的利潤就十分有限了,再則行腳幫也未必會願意配合,畢竟行腳幫那邊也有自己的征糧渠道和物流體系。

  第二則是乾脆去找那位郡府劉大人談。

  既然劉大人愛名如子,若是他們四海鏢局能送來足夠多的糧食,且和行腳幫的人形成競爭,至少能將現在行腳幫獨此一家近乎壟斷的糧價往下壓一下。

  即便不能壓下很多,哪怕每斤只是少一文兩文,也算替麓山郡的百姓謀福利了。

  想來有著這般緣由在裡面,劉大人應當會答應。

  且如此四海鏢局和周氏糧行也都能保證足夠的利潤。

  不過這也意味著四海鏢局將公開和行腳幫為敵。
-
  以行腳幫如今在大康朝內的勢力,四海鏢局對他來說就如同是螞蟻對上了大象一般。這其中需要承擔的風險可一點都不必路途中需要承擔的物流風險小。

  甚至搞不會因此將剛剛起步的四海鏢局徹底送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周璃這老狐狸輕輕松松的一份書信,可是給自己出了一個大難題呀。

  現下也沒有手機電腦郵件可以通用,找人去送一份書信來回至少三十多日,即便顧七想要找周璃商議此間事情,這般一來一回黃/花菜也涼了。

   今天兩章還是先發後改,小仙女們。今天河南的小夥伴們還好嗎?廣東和江浙地區的小夥伴們也要準備抗台了,大家都多準備點口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