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418章 購買新的田莊
  第418章 購買新的田莊
  順子一想,這倒也是。

  如今正是各處都人手不足的時候,若再有幾個病倒了,豈不更麻煩。

  這般算來,花費幾匹薄棉紗的本錢倒也不是用不起。畢竟隨著鏢隊出鏢次數的增加,如今商市裡米糧的限購標準也比從前要放寬了不少,相應的商市每日的進帳也是一日比一日的多,幾匹薄紗布的銀票不過是分分鍾就能賺出來的事情。

  想明白這個,順子便道:“七爺放心,這件事我明兒就去安排好。”
-
  紗布口罩的工藝並不複雜,懂女紅的婦人只要拆開來看一眼便也明白怎麽做了。

  不過臨時收拾作坊,到雇傭女工緊趕慢趕也用了三天的功夫。

  在這期間裡,順子先將顧七帶來的現有的口罩分配了下去;屬於管理層的職工人手兩個,直面客戶的商市夥計和醫館藥童夥計也是兩個。

  順子因每日接觸的人多,顧七便讓他帶了五個,及時更換用。

  坐鎮醫館的王大夫處,留了十個。王大夫每日藥看診的病人多,口罩需要及時更換洗曬消毒。

  另外叫人先拿了半箱送去府衙。不管怎麽樣,如今麓山郡府衙內的上下官員都擔著比一般百姓更重的擔子。

  若這時候出現大量官員染病的情況,對本來就以及人手不足的麓山郡行政系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自然這半箱裡也有份是專門留給賀大夫和何大夫兩人的。

  兩位大夫離鄉背井千裡迢迢過來此處,總不好讓人一來就身處險境。

  不管是為了麓山郡的百姓,還是為了四海的聲譽,還是為了其他,無論如何顧七都要保證三位大夫的人生安全。

  至於剩下的口罩則分給了城外幾處莊子裡做活的雇農,因數目不多,只能人手一個勉強先用。
-
  三日後,賀庸身邊的小吏送來了消息。

  棚戶區新出現的那幾例重症災民的病因很複雜,一時間並不好斷定是不是疫病,目前可以確認的是這病症很凶險,身體弱一些的人,若不及時救治,幾日就會沒命。

  體制強健些的,早發現早灌藥,多半還是能保住性命的,用的還是治風寒的藥房,只是計量上要加重三成。

  不過想要痊愈卻十分困難,顯然是治療風寒的湯藥只能起到勉強壓製的作用,並不能藥到病除。

  另外值得慶幸的是,這種病症不管是不是疫病,目前來看傳染性並不算大。

  就以棚戶區內,病患最多的一號倉棚來算:棚內總計患病災民三百人,其中七八十人的風寒症狀較為嚴重。

  但這裡面除去已經死亡的災民,如今被發現患有這種特殊重症的病人也僅僅是兩人。眼下這兩人以及被轉移到單獨的區域,用重藥吊著。

  而與這兩人住處臨近的十余個災民也被第一時間轉移到空余的棚戶內單獨看管。

  目前三日過去,這十余人的狀況都還算穩定,只是普通的風寒之症。其中有四人在連喝了三天湯藥後已經接近痊愈。

  另外六七人雖還在病中,但精氣神也比用藥前好了大半,顯然只要持續用藥就能痊愈。

  而至於同樣是收容患病的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倉棚內暫時都沒有發現這類特殊重症的病患。

  眼下王和彬正帶著差役排查棚戶區另外一邊單獨分割出來只收容暫未患病的普通災民居住區域,以防有災民患病後沒有及時被發現。

  賀庸送來的消息讓順子幾人戰且先松了一口氣。無論是怎樣的重症,只要感染率不高,就不足以讓人恐慌。

  不過顧七卻覺得,這個病症有沒有特殊的傳染性還要再持續觀察看看。

  畢竟三日太短了,有些疫病是有潛伏期的,每種疫病的潛伏期長短不同。如今情況不明,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做好防護措施靜等幾位大夫的診斷結果。

  且說,坐鎮藥房的王大夫雖然沒像賀大夫和何大夫兩人一般趕往棚戶區,卻也沒有閑著。

  白日裡替麓山郡百姓看病之余,又專門遣了人去棚戶區將賀大夫賀何大夫兩人每日診斷各類病患症狀的筆記抄錄過來,等到夜裡,再通過比對這些診斷筆記隨時調試新的藥方。

  當然,做這件事時,為了避免兩位大夫誤會,王大夫是事先先與兩位大夫商議過的。

  其實這個時代的大夫看重名聲,也同樣看中自家醫術傳承的獨到之處,一般情況下若非是出同門、又無拜師,且還不是一同會診,大夫們是很忌諱將自家行醫問診的筆記手劄轉給別的大夫觀看的。

  不過眼下情況不明,病症又極為凶險,兩位大夫心下也覺得人多好辦事,便也不在意王大夫叫人抄錄筆記的行徑。

  畢竟多一大夫多處一份力,只求著早日將這病症因果斷明,最好能盡快配出最適合的藥方來。
-
  等待的時間自然是難熬的,不過顧七這邊倒是先得來了一個好消息。距離麓山郡城外不遠處有兩個田莊出售。

  一處莊子小些,統共佔地一千五百畝,裡麵包括了提供管事仆婦雇農居住得幾處農宅,約莫佔地七八十畝,剩余得都是田地。

  另外一處光宅院就佔了八百畝地,除了宅院還有一間加工作坊,從前是個染布的作坊,佔地也有五百畝,此外另外有農田兩千畝。

  第一處的莊子是臨近村子裡一個富農名下的,不過這兩年日子不好過,就是地主家手裡也沒余糧了。這不挨了兩年,最終還是將莊子抵賣了出來。

  好在如今渝州旱情結束,水患也過去了,此時田地莊子的價錢倒比一兩月前要漲了三成左右,不算太虧。

  這處莊子小,也花費不了多少銀子,顧七只是粗略問問情況就叫順子派人去定下了。

  隻另外一處莊子就有些麻煩了。那處莊子,要細算其實是韓家的產業。韓家在麓山郡家大業大,即便旁人的日子再難過,韓家也不至於窮到典賣田莊的地步。

  可偏生這處莊子的來歷有些意思,這田莊往上推是韓家老太爺頭一任原配夫人帶過來的陪嫁田莊。

   感謝“書友20180325092351926”“Vivianna”“書友160704215017578”的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