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385章 跟風模仿 三
  第385章 跟風模仿 三

  王三回答的一臉理直氣壯,要不是看他面上沒有半點異色,老胡頭都要懷疑這王三是不是在故意埋汰自己了。

  老胡頭忍下心頭的火氣,耐著性子又問:“那總有個章法吧?”

  “應該是有章法的。”王三頗為認同。

  老胡頭大喜,又問:“那你知道怎麽開始挖,從哪裡開始挖,挖多少?”

  王三搖頭:“搞不清,反正我就是拿鏟子挖,讓我挖哪裡就挖哪裡。”

  “.”老胡頭氣結,這個憨貨。

  “老胡頭,你問這些做什麽呀?”看老胡頭臉色不對,王三也有些奇怪了。

  “沒沒什麽。我就好奇,隨便問問。”

  怕王三起疑心,老胡頭尷尬的擺了擺手:“沒事,我先走了。”
——
  “王三,一猜就知道你在地裡。”

  田莊的管事黃業,正巧有庶事尋王三幫忙,發現王三不在屋裡,便來他的責任田裡尋他。

  見王三盯著籬笆外看,黃業隨口問道:“在看什麽呢?”

  “剛剛是村裡的老胡頭,過來瞧熱鬧的。”王三老實道。

  “怎麽大雨還出來瞧熱鬧?”黃業哭笑不得,這段時間,有不少村民每日裡都要過來田莊偷看,不算稀奇。

  剛要將王三叫走,黃業又覺得有些不對勁:“不對呀,看熱鬧怎麽不去前面看。莊子前門都是人,這老胡頭跑你這犄角旮旯的地方來看什麽勁?”

  “老胡頭說,是聽村裡人說起咱們田莊裡挖了水渠,能把雨水都排出去,他來看看新鮮的。”王三倒是沒多想,將老胡頭的說法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黃業。

  黃業微微蹙眉,望了一眼籬笆外已經走遠看不清背景的老胡頭,沒有再多問什麽,隻對王三說:
  “主渠那裡有幾處泥沙碎石堆積的有些多,這會兒正招人手過去清理。你要不要去,去的人,晚上加一頓主糧。”

  “去!這種好事哪裡能不去。謝業哥照顧兄弟。”

  王三聞言喜不自勝,轉頭就將老胡頭的事情丟到了腦後。
-
  田莊的雇農,一日的餐食標準是包朝食和午食兩頓,不含夕食。招用初期,因為修建水渠的關系,參與修建水渠的雇農可以另外多得一份夕食,算是一日三頓。

  如今田莊裡得水渠早已修建妥當,補餐的夕食制度自然就取消了。

  尋常人家一日也吃不上兩頓,加上入夜也沒什麽活計,補餐制度取消後,大多數雇農雖有些可惜,倒也能理解,畢竟簽契書前就說明了標準一日兩頓的。

  田莊的餐食製是由大廚房統一供應的,每餐的糧食數目都是標準的份額,每個人都相同,很穩定。

  至於每頓的餐食標準,自不用多說。就算是放到附近十裡八鄉挨家挨戶去比,也沒有一戶人家能比得上。

  為此,許多家裡條件差些的雇農,經常將田莊單人份的員工餐打包帶回家,一家幾口分著吃。

  王三就一個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兩頓餐全都落進了一個人的肚子裡,照理已經比大多數雇農要吃的飽。

  耐何王三個子高,人也壯實,食量還大。

  從前王三一個人在小羅山上主的時候,也管不上一日吃幾頓,都是找到能吃的就吃飽,找不吃的就餓著拉到。

  許是王三運氣好,又或者小羅山也是福地,雖然日子過的艱難些,但甭管吃的好壞,王三這兩年倒是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吃飽的。

  到了田莊裡,入夜沒有其他吃食,又不方便再回山裡去找,王三經常餓的睡不著覺。

  讓王三住在莊子裡,是黃業安排的。住的近了,王三的事情黃業也多少清楚一些。

  也因著王三有把子力氣,做活也認真,後來莊子裡有什麽需要清理渠道、清理河道,修葺房屋、加固圍欄的瑣事,黃業都會把王三叫上。

  算一個名額,可以再領取一頓小食堂提工的夕食。

  田莊裡的小食堂原本就是專門供應給四海鏢局走鏢的兄弟的,夥食標準自然要比大食堂好上許多,份量也更足。

  王三不缺力氣,這差事對王三來說是頂好的美差。

  “業哥,那我現在就去!”

  “去吧。”
——
  讓王三離開後,黃興越想越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對勁,當天就派了人去下河塘村將消息送到了顧七面前。

  “七爺,這個老胡頭該不是有什麽花花心思吧。”顧七叫人進了說事時,猴子就在邊上,也跟著聽了一嘴。

  顧七笑笑,問來人:“那老胡頭在羅山村家境如何?”

  “老胡頭是羅山村裡有名的富戶了。”

  “他家田地可多?”

  “足有上百畝。”

  “人口呢?”

  “也多,裡外加起來有數十人。”

  “他家的地業被淹了?”顧七笑問。

  “七爺怎麽知道?”

  來報信的兄弟年紀不大,是江平在羅山村臨時招用進來四海的兄弟。

  和顧七從小旗村帶來的那些兄弟有些不同,屬於負責瑣事跑腿的外圍人員,這回還是他第一次見到東家,一時有些緊張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老胡家地多,位置也都不錯,不過這次運氣不好,有一大半都給淹了。”
-
  以老胡頭家的情況,既然不是想將家裡人塞進田莊來,那麽所求是什麽,顯而易見。

  不過,這也並非是什麽壞事。

  渝州府地大物博(現在物博確實有點夠嗆),若是運作的好,本就是大康糧倉之一。

  以四海如今手頭上這點資金人脈,想將渝州的市場吞下來,想都不用想,便是麓山郡一郡境內,光憑四海的勢力和財力也吃不下。

  既然如此,顧七便沒想過要做壟斷的市場,更別說像老胡頭家這種定多算散戶的情況。

  既然已經打算將羅山村一片和太康縣一片作為四海在麓山郡內的主要根據地,若是可以,顧七並不想讓這兩處的百姓過的太差。

  自然扶貧是不可能扶貧的,能做的不過是資源帶動,產能升級,最終能不能達到共同富裕,就全看這些村民自己了。

  例如,如果老胡家能率先帶頭將自家的田地改造,並且能看的到明顯的變化,在羅山村裡起到典范作用,顧七覺得未必就是壞事。

  畢竟田莊想要發展,就不可能排斥這些村民,更不能把附近的村子都毀了,將田莊變成孤島一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