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317章 大朱山
  第317章 大朱山

  “大朱山大朱山.”

  這兩件案子都發生在東皋縣,兩者間關系要說有,委實有些牽強,若說沒有又確實能相互關聯上。

  最要緊的是兩件案子內都出現了大朱山。
-
  劉家的案子其實並不難判。

  雖說劉老太爺死的突然,也沒有留下一字半句的遺囑,且劉家幾房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不相讓。

  但到了官府這裡自然是先一律各打五十大板。

  依照案卷的記錄來看,東皋縣的縣官做事並沒有太多偏頗之處,說不得英明神武,至少沒有明顯偏袒其中一方。

  當然,在民間分家產的處理方式除了找官府評理外,最主要的方式還是找同姓同族的族中有威望的長輩分配。

  劉家長房劉正德之所以能那麽快拿下家中所有鋪面,一是他早年就開始接手生意,對家中鋪面生意了如指掌,和那些負責鋪面的大掌櫃也交情頗深;

  二則是劉正德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找來了劉氏一族的族長,讓族長出面,再以他是劉家嫡長子的名義順理成章了的吞下了劉家所有產業。

  但這這般處理自然也不是萬無一失的。

  劉氏的族長作為一族之長,威望自然足夠。可威望這東西說他有用,自然十分有用,若真要說他無用,它也確實一文不值。

  畢竟一族之長可不是朝廷命官,行的也不是朝廷律法,處理分配的族中產業,一沒有正經契書可用,二沒有過官家門路。

  這就意味著,即便因劉氏族長的偏袒,劉家的產業都被歸到了大房劉正德名下,且實際上劉正德也把控了劉家所有鋪面的實際運作權,可在官家這邊,劉家的所有產業的籍書上已然都是劉家老太爺的名字。

  而作為劉老太爺的第二任夫人,繼室李氏從大康律法來講,同樣擁有處理劉家財產的權力。

  為此四房劉正豐協同其母李氏態度強硬的將劉正德告上官府後,東皋縣的縣官自然需要秉公處理。

  只是介於雙方都沒有遺囑憑證,縣官也不好貿貿然審判,便乾脆將劉氏族人也一同請進了衙門。

  許是為了確保案件的足夠公正信,東皋縣的縣官不只請了劉氏族長一人,而是將劉氏幾個輩分較高,頗有威望的族老都一並請了過來。

  人一多,分歧就多。

  又或者說,劉正豐和其母李氏也不是泛泛之輩,既然做好了打官司的準備,顯然也不可能毫無打算。

  劉正德能說服劉氏族長,劉正豐自然也能說服劉氏其他族老。

  至於兩房到底用的是以理服人還是以錢服人,便不可細究。

  只是很快衙堂上,一邊倒的分配傾向就變成了兩邊各有道理,互不相讓。

  既然是兩邊各有道理,縣官反倒也不難做了,乾脆讓雙方將劉家的產業都羅列出來,在劉氏族人得見證下,直接給劉家得幾個兒子分了家。

  最終劉正德作為正房嫡長子,分到了四成。

  兩個庶子原本一無所有,此時也因為和劉正豐抱團參與其中,各自分得了一成,而劉正豐作為嫡次子則分到了三成。

  至於還有一成自然就落到了繼室李氏得手裡。

  這般一來明面上長房作為嫡長子對比其他幾房確實是分到最多家產的一個,可實際上因著李氏手裡還有一成,使得兩方嫡子其實各佔了四成,勢均力敵。

  長子劉正德雖心有不滿,可因著這樁案子既然已由劉氏的族老和官家雙雙裁定的,事已至此,自然就也就沒有反悔余地了。
-
  顧七詳細看了這樁案件下面的長達好幾頁的備錄,果不其然就在最後一頁翻到了劉家幾房各自分配到財產清單。

  一看這清單的內容,顧七就樂了。

  要說這東皋縣的縣官確實會做官,不僅在斷案上喜歡各打五十大板,讓人抓不住把柄,就是在這財產的具體分配細節上,也一樣是滴水不漏。

  比如劉正德所分配到的四成家產裡,包含了劉家老宅和劉家在東皋縣的大部分鋪面,幾乎等同於是劉家在明面上的所有產業。

  也以此確保了劉正德以嫡長子的身份作為劉家繼承人的明確性,這一點無論是從市井民俗鄉理上還是從官家律法上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至於兩個庶子則分到的都是劉家在東皋縣城外幾個村子裡得田產和莊子。這些產業價值既能滿足兩房庶子正常養家糊口做個鄉野富足閑人,也不會動搖劉家經商根基。

  最有趣的是小兒子劉正豐分到的劉家三成產業竟然是大朱山,且只有一座大朱山。

  大朱山的所在位置並不算好,甚至可以說還有些偏僻。可若說價值,因大朱山的佔地足夠,單論其體諒價值,也確實頂的上劉家的三成家產。

  最要命的是大朱山的山體高聳陡峭,且山上岩石遍布,可用土壤稀缺,並不適合正常開荒耕種;且也因為大朱山的山體過余陡峭危險,若想要在大朱山建造山莊,其困難程度和所需銀兩也要大余其他地方數倍。
-
  當然大朱山也有優點的,雖然大朱山上土質堅硬,但山上的樹木卻十分茂密,另外大朱山上的野生果樹十分多,且口感也明顯優於周圍其他地方出產的野果。

  只可惜比起大朱山本身的身價來看,種植果樹的這點盈利委實有些不夠看。

  不說與劉家在縣城裡的鋪面生意去比,單論產出就是連兩個庶子手裡的田產都比不了。

  若非李氏手裡還佔了一成,且這一成財產又全是現銀,足夠他們母子倆過上不錯的日子;在旁人眼裡,或許會覺得劉正豐這個嫡次子分到的三成財產,分了和沒分也沒太多區別。
-
  這點不止旁人這麽覺得,就連劉氏的幾個族老和長子劉正德本身也是這麽認為的。

  若非如此,即便有官家出面,這份財產的分配也不會了結的這麽乾脆。
-
  只是
  那劉正豐和李氏並不是蠢得,如此大費周章的告官申訴又說動族人,難道僅僅只是為了拿到李氏手裡的那一成現銀?
  而劉正豐作為這樁案件的主告人,最終卻隻拿到一座無用的荒山,比之一旁打醬油的兩個庶子的利益還低。

   感謝“自有飛翔之羽翼”的月票,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推薦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