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在大學當校長》第479章 中國“芯”
  第479章 中國“芯”

  “12月30日……”

  陳灝神情肅然,語氣莊重地說道:“那就是下周三了,給我們的時間只有半年。”

  剛剛梁一清隻說了寥寥幾句,卻讓陳灝內心震動。

  教育部以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於本月30日發布一份紅頭文件。

  大致內容: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圖片見本章說)

  看起來好像只是增加一個學科門類和兩個一級學科,但背後的意義卻是非常重大。

  從1983年3月試運行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試行草案)》。

  到如今接近40年裡,中國曾先後實施過 4 份學科專業目錄。

  最近的一次調整則是在2011年2月,距今也過去快10年了。

  教育乃國之根本,一般很少會進行改革,一旦出現變化,那一定是有深厚的寓意在裡面。

  “半年時間應該沒問題,趕在6月前把專業弄好,就能趕上招生了。”梁一清看了眼陳灝,還是挺有信心地說道。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這半年內學校事務可輕松不了了。”陳灝歎了口氣,新學院的籌建,還有新專業的開設,這些事情都得趕在高考前完成。

  不過還好,這些之類的主要是鄭強負責,就讓老鄭頭疼去吧!

  重點要考慮的是這份文件……

  “梁博士,你覺得這份文件會給高校、工業界帶來什麽改變?”陳灝想了想,把這個問題又甩給了梁一清。

  “我覺得這個政策的傾斜已經是很明顯了,未來集成電路必然會像以前的計算機還有土木工程等有過一段時間的熱門期。”

  梁一清頓了下,接著道,“有關行業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這對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是好事了。但是從個人角度來說,這個行業未來能容納多少從業者,仍然需要謹慎判斷。”

  其實梁一清都有些無奈,他一個芯片專家好端端地關注高校的發展,畢竟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既然深受陳灝的器重,也知道光華大學在陳灝心裡的地位,也隻好平時多關注下高校的動態。

  聽了梁一清的分析,陳灝點點頭,基本跟他所想一致。

  從教育部出台的這個內容來看,總體上還是很振奮人心的。

  集成電路專業在過去算是微電子專業的一個細化方向,而微電子專業又是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下屬的二級學科專業。

  一旦集成電路從電子科學與技術裡獨立出來,那麽未來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案上具備更多自主性。

  這個時候,一道溫和地笑聲從身後響起。

  “這個問題怎麽不問問我?”

  梁一清順著聲音望過去,待清楚來人的模樣後,臉色一滯,連忙走到對方身旁。

  “王老,您來了怎麽也不跟我說一聲啊。”

  王陽元擺擺手,頗為不悅地說道:“他們也不讓我來,但是我說不讓我來,明天就給我準備棺材,要不是這樣說我今天都過不來了。”

  陳灝愣了一下,打量著眼前這個白發蒼蒼,身穿著淡藍色襯衫、黑色西褲的老人,有些失神。

  王老?
  “這位是王陽元王老。”注意到陳灝樣子的梁一清趕緊介紹了一下。

  王陽元王老先生,這位可不是一般人。

  BJ大學教授,微電子學系主任,微納電子科學家,中科院院士。

  最重要的是經歷!

  1975年,王陽元和同事們用八年鑽研,換來中國集成電路事業的突破,中國成為美國和日本之後,第三個擁有了1024位MOS動態隨機存儲器。

  之後因為遭受西方國家的封鎖,中國決定自己開發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

  1986年,王陽元臨危受命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帶領全國17個單位的118名專家學者開展攻關。

  在後面,王陽元作為中芯國際的發起人之一,也算是梁一清的前輩。

  從研製存儲器到開發芯片設計軟件,再到參與創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王陽元為中國的芯片產業開辟出一條探索之路。

  這位是當之無愧的國士!

  中國雖然發展起來了,但是在集成電路領域落後歐美太多,即便是到了現在,也是堪堪入門。

  而就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王陽元老先生在沒有專用設備,沒有廠房,沒有技術的情況,帶領著國內僅有的一點點科研人員向中國“芯”發起了進攻。

  陳灝自然是知道王陽元老先生的,而且對方今年已經85歲高齡了。

  “王老,今日終於見到您本尊了,真是太激動了。”陳灝難以抑製住內心的喜悅,伸出手和王老握了握,仿佛跟見到偶像一般。

  “我剛來就聽到你們在討論學科調整的事情吧?”

  坐下來的王陽元笑呵呵地說,“雖然文件還沒公開,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討論下也沒事。而且啊,這個事情你要問別人不如問我更管用。”

  早在2018年的時候,王老就在新時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論壇中提議將微電子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

  能有今天的集成電路轉設一級學科,背後離不開王老的推動和努力。

  國內芯片最權威的大佬就在自己的面前,陳灝眼前一亮,問王老的確比問梁一清更合適。

  “王老,我想知道國家對集成電路這個專業政策扶持力度,還有……”

  陳灝一連問出了好幾個問題,至於王老非常有耐心的一一解答著。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但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核心產品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總體仍處於中低端等問題依然存在。”

  “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從數量上和質量上培養出滿足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型人才,為從根本上解決製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集成電路行業是高科技的基礎……”

  聽著王老的講解和分析,陳灝心裡也有底了,看來今年因為芯片被卡脖子後,國家這是鐵了心要把芯片發展起來。

  在這個政策推動下,未來幾年時間裡,國內集成電路專業應該會爆紅幾年。

  別看現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提桶跑路,擱十幾年前,土木工程曾經還火熱了一陣子,也是高考報考的最熱門專業之一。

  “你的問題都解決完了,那方不方便也讓我問問陳校長一個問題?”在解答完問題後,王老突然對陳灝問道。

  因為第二場主題報告已經開始,也就是陳衝在丙交酯作主題報告一事,茶歇區裡人比剛剛少了許多。

  陳灝沒有猶豫地點點頭,“沒問題,王老您盡管問。”

  對於王老這種國士,莫說一個,即便是三個問題他也沒問題。

  “我就想知道你們的光芯能否研究出來。”王老眼睛直視著陳灝,沉聲道,“我們中國不能再讓他們卡我們的脖子了,一定要有我們中國自己的中國‘芯’!”

  “不攻克這個難關,我死不瞑目!”

  說到最後,王老幾乎是咬著牙,恨恨地說著。

  小小的芯片,展示的卻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

  芯片對高科技行業而言太重要了,一個國家若是不能實現自主研發,談何成為世界強國?

  作為老一輩的芯片科研人員,最能夠體會到被製裁下的絕望。

  他們渴望有一天中國能有自己的芯片,而且是完全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芯片!

  “王老,我在這裡向您保證,最多一年時間,光芯一定能夠問世!”

  陳灝握緊拳頭,眼球裡似乎有熊熊烈火正在燃燒著。

  “到那時,我會讓整個世界都為之一震,我要讓他們看到屬於我們自主研發的中國芯會有多厲害!”

  “好!好!”

  王老拍著椅子連說了兩個好,激動地站起身。

  “我們這些人已經老了,這個時代是屬於你們年輕人的,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

  “好了,光芯的報告快開始了,我們也該進去了。”

  從茶歇區走出來,王陽平對陳灝開玩笑地道,“陳校長,就是不知道會場裡有沒有我的一席之地喲。”

  “呃,這必須有的,王老您先請!”陳灝汗顏道。

  就在一行人進行海峽廳的時候,台上陳衝的主題報告也來到了尾聲。

  這一次的茶歇休息時間,會場裡的人不光沒有起身到茶歇區休息,反而是不斷有人從外面往裡面湧進來。

  【光子芯片的特性與進展】

  漂亮國國寶級科學家布羅德教授,看著手上打印紙上的文章標題,微微一笑,
  今早最後一場的光芯進展報告不光吸引著他,同樣也是吸引著這次來參加中國論壇的眾多歐美科學家。

  ps:王老在接收央視記者采訪時的原話:“人家卡我們的脖子,我必須得把這個解決掉,我們不攻克這個難關死不瞑目。這種國家最需要的時刻,正是我們科學家們獻身報國的最好時機。”

   發些牢騷,更新慢是因為查資料查太多了。

    國際學術會議、丙交酯、光芯、光子屏,還有之前的通識教育等我都查資料時間比寫作時間還長。

    基本上2章寫4小時,查資料4-5小時,查資料做的筆記比更新字數還要多。

    像這章寫了3小時,查資料+做筆記花了3個小時,比如這份紅頭文件也是真的,還有我國集成電路專業的發展和王陽平院士的采訪視頻和資料等。

    我要是像一些不查資料直接YY寫的,我一天寫一萬字都行。

    這本小說裡,基本上出現的資料都是有所考據的。

    我希望能給大家帶來的不光是國家崛起的爽感,還能收貨一些知識。

    我電腦上光是知網上下載的數學、材料、芯片相關的論文就高達近百篇。

    我沒有晨星大神的文筆,在科普和劇情上難以做到平衡,會導致一些章節資料過多,這都是我的文筆問題。

    反正就是得力不討好唄,下本不會再寫偏科技類的,還是老老實實鑽研劇情簡單。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