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似水流年》第638章 番外:原來可以這樣(一)
  第638章 番外:原來可以這樣(一)
——
  Ps:面對紛雜的信息輸出,我們都是局中人,我們也都是局外人……

  關於書中的傳播學,說起來最吸引人的並不是學問本身,而是這些學問可以用來“解釋”很多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熱點事件。

  而能夠接近事件的本質與真相,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總結了大夥兒關於時事熱點的一些觀點,大致可以分為幾類:

  一類是體驗派,完全沉浸在洞悉真理的快感之中。

  典型的諸如,“以往很多不明白的,現在看得通透了。”

  “感謝老蒼,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一類是悲觀派,焦慮不堪,對未來充滿絕望。

  諸如:“…越了解,越絕望。”

  “可惜書中不是現實。”

  一類是好爽派。

  諸如:“誰誰誰就是1450。”

  “一看就知道是某某在作祟。”

  等等。

  其實,以上這些所謂通透,都錯了。

  其實,掌握了一些本質的目的,並不是“它,原來是這樣!”而是,“它,原來可以這樣。”

  (如果你的身邊有紙和筆,可以跟著齊磊一起畫兩幅圖。)
  ……

  ——————(正文)——————

  董大校長心情很美麗。

  今年北廣招生人數再創新高,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北廣也願意選擇北廣。幾個主要學科在國際上,無論是排名,還是知名度,都越來越高。

  尤其是數字傳播與技術學部,那更是所向披靡,獨步天下的。

  為此,董背鍋去部裡要經費都硬氣得多。

  唯一讓董背鍋有點膈應的,就是新學部的台柱子齊磊同志不太爭氣。

  這小子真把日子當退休過了,整天摸魚混日子,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躺平了,你們隨意。”

  比如說,九月一號開學,全校師生都忙到飛起,他倒好,謊稱他肝火氣虛,回老家讓他二爺爺給號脈去了。

  結果被狗仔拍了個正著,帶著徐小倩、楊曉,還有李玟玟,跑到密雲水庫露營釣魚去了。

  “還氣虛?特麽也不怕腎虛。”

  再比如,十月份雛鷹八期的選拔,無論是董北國,還是學部內部都一致認為應該由齊磊主持選拔工作。

  他倒好,想都沒想就給推了:“這事兒也找我?你們就選了唄!?”

  “沒事兒,聚一堆二傻子也一樣教。”

  把董北國氣的,還真把自己當老幹部了?

  好吧,齊磊終於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老幹部嘛,和當年偉哥一樣一樣的。

  老董覺得這麽下去不行,得想想辦法了。

  等到雛鷹八期的選拔結束,各科安排任課老師,董大校長終於對齊磊下手了,“這個這個…雛鷹八期的傳播課,讓小齊來帶哈!”

  “嘎!?”齊磊眼珠子一瞪,“這是陳姥爺的活兒,扔給我不合適吧?”

  董北國也不和他著急,不鹹不淡地回了句,“老陳今年的科研任務比較重,還要管留學生那一攤。他說交給伱的,要不,你自己找陳興福聊聊?”

  齊磊,“……”忍了。

  齊磊還真不敢找陳姥爺掰扯,那是北廣可以治得住齊磊的第二人。

  沒辦法,歲數大了脾氣不太好,不給髒石頭面子。

  一咬牙,心說,反正也沒幾個課時,多大點事啊!

  再說了,傳播課對齊磊來說手到擒來,都不用備課,簡單。

  董北國見他應下,得寸進尺:“另外,雛鷹六期的王老師要放產假,原定八期的輔導員張顯龍臨時替王老師接管六期。”

  笑呵呵地看著齊磊,“八期的輔導員你也兼一下哈!”

  齊磊,“……”

  臉一黑,這要說不是針對咱就說不過去了。

  “不是還有馬晨宇呢嗎?”

  老董也不解釋了,眼珠子一瞪,“我就想讓你帶,怎麽地吧?有意見?”

  “沒有。”

  他都快忘了,北廣可能治得住他的第一人是董北國。

  只能私下裡找老董,“今年錢給少了?”

  董北國也是理直氣壯,“這就不是錢的問題!小石頭啊,咱們北廣正是上升階段,是闖出名堂的關鍵時期,你怎麽著也是台柱子,得給我出成績啊!”

  齊磊一翻白眼,“你去年、前年、大前年都這麽說的!”

  最終也沒扭過董大校長。

  不過齊磊倒也能接受,無論是當導員,還是講傳播課,他都乾過,輕車熟路。

  但是接下來的事兒,齊磊就真忍不了了。

  這天,雛鷹八期第一次在雛鷹樓上課,第一節課是張路臣的社會心理學。

  第一課嘛,張教授也是輕車熟路,每年都一樣,給新同學講一講“心態”的問題,既能溝通感情,又能對大家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

  這一傳統還開始於齊磊給雛鷹二期上的那一課“視野”,大家後來討論過,這種人生建設的啟蒙課可以成為傳統。

  為此,張路臣絞盡腦汁,編了社會心理學的第一課。

  那是相當滿意啊!
  結果,九點左右,張老頭剛進辦公室,正準備去雛鷹樓上課,就被董北國攔下來了,“上課啊?”

  張路臣還不了解董北國,“有事啊?”

  董北國,“今天別講心態了。”

  張路臣,“那我講啥?”

  董北國,“你講講視野!”說著話,塞給張路臣一本“課綱”。

  張老頭一看,差點沒笑出聲兒,這不齊磊的東西嗎?

  於是,第二節課,齊磊端著保溫杯,邁著四方步,哼著曲就奔了雛鷹樓。

  進到八期教室就是一愣,還以為自己走錯了,“這節課不是我的嗎?”

  就見教室後面坐一排,董大校長、鄭副校長、張路臣、廖凡義、龐清方等等,連搞科研沒工夫上課的陳姥爺都在。

  好吧,大夥都是來看齊磊笑話的。

  人家董大校長說了,走他的路讓他無路可走,他就該認認真真地往出倒乾貨了。

  而齊磊這邊也終於搞清楚了狀況,不是他走錯了,是校辦組織的臨時觀摩。

  心裡還嘀咕呢,有啥可觀摩的?
  關於齊磊非常著名的,視野就是知識、理性與邏輯的那一課,大夥兒也聽了不是一次兩次了,記性好點的都能背下來了,還用觀摩?
  撇著嘴走上講台,把保溫杯一放,拿起半截粉筆掃視全場。

  “咱們都太出名,不用自我介紹了!”

  不出意外,引得教室內的一陣哄笑。

  確實出名,能進雛鷹班的都是北廣的精英,而齊磊那就更不用說了。

  齊磊也乾脆,直入正題,“首先歡迎加入雛鷹計劃!傳播學第一課,咱們來說一說——視野。”

  結果同學們一聽,“什麽玩意?還是視野?”登時一陣嗡嗡聲。

  齊磊皺眉,“什麽情況?”

  倒是第一排的一個女生好心地提醒齊磊,小聲道:“小齊教授,張教授上節課講的就是視野呀。”

  “嗯!?”齊磊瞪向後面的張路臣和董大校長,瞬間就全明白了,截胡是吧?
  張老頭似笑非笑,指向董北國,“董校長讓講的,說你有新東西。”

  鍋甩的那叫一個順暢。

  而董北國也是心安理得,苦口婆心,“年輕人要嘗試新東西,怎麽能躺在功勞簿上踟躕不前呢!”

  “來來來,來點新的,讓我們觀摩觀摩。”

  其他幾個領導、同事也是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架勢,讓齊磊半天沒回過味來。

  第一反應就是:這北廣不能呆了,一個個都不像好人!
  臨時換課,還是開張第一課,這多大個事兒?但凡換個一般人就傻這了!

  端起保溫杯,慢條斯理地吸溜著。

  別人都以為小齊教授真牛,這都穩得住,有點臨危不亂的氣度了。

  可是了解他的都知道,他這是在思考對策。

  所以,董北國也不急,給你十分鍾組織一下語言又能怎麽樣?
  但是讓董大校長瞠目結舌的,還十分鍾?十秒鍾齊磊都沒用上。

  “好吧!”把保溫杯一放,再次拿起粉筆,風輕雲淡,“既然視野這一課張教授講過了,那這節課咱們就聊一點簡單有趣的。”

  “簡單有趣?”後排的張路臣等人相視一眼,皆是驚訝。

  以他們對齊磊的了解,這絕對是一句假謙虛。

  廖凡義低語,“這小子還真有貨?”

  陳姥爺皺眉,“按說…沒了啊!前幾天我找他,問有沒有什麽新的課題思路,他說沒有。這是糊弄我老頭子呢?”

  好吧,正如董北國之前所說,齊磊可不是樣子貨,他是真有東西的,而且是大夥兒看不懂的新東西。

  “今天,咱們講兩道數學題、一個傳播學概念和一個科學猜想。”

  說著話,齊磊回身,開始做板書。

  兩道數學題:
  1.【(2-1)+(2-1)+(2-1)+(2-1).+(2-1)】

  2.【2^N】,也就是2的N次方。

  一個傳播學概念,是大家都無比熟悉的——【知識溝】。

  一個科學猜想——【卡爾達舍夫等級】。

  “???”

  “???”

  “……”

  大夥心說:這三個事兒…有關系?

  董北國則是瞪著眼珠子,好好琢磨了一下。

  結論是:這三個事兒,怎麽看怎麽也不像能放在一起講的吧?

  只有兩種可能:

  要麽齊磊故意的,扯閑篇氣人。

  要麽,他有真東西,而且是個大的。

  隻聞齊磊:“兩道數學題,初中學生都知道什麽意思,就不解釋了。”

  “【知識溝】,這個你們大多數人應該也都學過了。這個概念認為,【隨著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處於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獲得媒介知識的速度是不同的,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將比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這兩類人之間的知識差距將呈擴大而非縮小之勢。”

  “說白了,就是接受同樣的信息,同樣的知識,富人和窮人之間的知識差距不是相對縮小,而是越來越大。”

  齊磊把這段書面解釋寫到黑板上,回身隨口道,“這個概念最早成型於1970年,由三個米國傳播學者提出。經過近四十年的研究拓展,可以算是西方傳播學的一個理論基礎了。”

  “但是!”話鋒一轉,“我為什麽隻認為它是一個概念,而非理論依據?那是因為,它是依托西方資本邏輯而形成的,討論的是在不同階級人群中信息傳播的效率、速度和效能。”

  “在西方,經濟地位就意味著一切,社會地位、認知能力、世界觀、價值觀等等。所以,他們可以用經濟地位來做為標尺。”

  “再說直白一點!”敲著黑板,“這就是給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做背書的,是個資本工具。”

  “但是!”語氣加重,“在華夏文化的語境下,還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雖然西方【知識溝】理論也可以被我們很好地應用,同樣使用於很多場景。但我認為缺少東方文化影響的因素,所以它是片面的。”

  “或者說,面對東方文化下的【知識溝】理論,我們可以從學術上進一步的完善,加入一些變量,使之成為真正的理論依據,而不是概念。”

  後排一幫老學究聽到這兒,“……”人都傻了。

  一屋子的傻同學一點反應都沒有,可能還沒意識到齊磊在說什麽。

  他在重新定義一個西方普遍認知的傳播學理論,用中國人的思考提供變量,形成我們自己的傳播理論依據。

  這…這就很牛叉了!
  董北國氣都粗了,還真是個大的?

  但他還是不明白,這和數學題,還有科學猜想,有什麽關系?
  台上齊磊根本沒管後邊的一驚一乍,不都想要乾貨嗎?這回給你來個純乾的。

  依舊淡然,說出一句更狠的,“那麽今天,咱們就用效率、效能之外的角度,假定所有人的信息接收效率、效能都相等的情況下,重新看一看知識溝是怎麽形成的。”

  “為什麽同樣接收知識,差距卻越來越大?”

  後面一排聽罷,都不知道說什麽了。

  陳姥爺已經拿出了小本本,準備做課堂筆記了。盡管他不太相信齊磊能在忽視效率、效能的情況下把知識溝講明白。

  廖凡義眉頭緊鎖,直接起身打開教室後頭的器材櫃,把攝像機就架上了。

  他和陳姥爺一樣,也認為齊磊有點吹大了。

  哪有那麽簡單?你上天得了。

  要知道,知識溝理論出來近40年,不斷發展完善,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可不是誰都可能增減完善的。

  台上。

  齊磊指了指【知識溝】,“這個先記著點是怎麽回事兒就行了,一會兒再講。”

  呲牙一笑,“現在咱們再說說這個科學猜想——【卡爾達舍夫等級】。”

  “可能你們對這個名詞很陌生,但是男同學可以好好聽聽,因為它說的是宇宙,是外星人,是文明的等級。”

  一幫小男生一聽,果然都抻著脖子打起精神。

  宇宙啊,外星人啊什麽的,哪個男生不愛呢?

  齊磊:“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使用了一個等級標準來衡量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文明的技術水平,也就是【卡爾達舍夫等級】。”

  “他認為,一級文明,即行星文明,這個文明水平掌握的科學和技術,可以完全控制行星上所有可用的資源和一切。它是行星的絕對主宰,可以隨意控制天氣、河流、土地、其他生物、海洋,甚至地殼物質的變化、興衰。可以說,他們可以在他們的星球上做任何事情。”

  “順便說一句,我們人類方明如果套用卡爾達舍夫等級,大概相當於0.72級文明,連一級文明都算不上。”

  底下的學生們果然對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感興趣,一個個支棱起耳朵。但聽到人類文明只有0.72,又有點感歎人類之渺小。

  而齊磊,“別著急,雖然我們的文明等級還不到一級文明,可是從生物個體的角度來說,我們和一級文明的智慧生物其實區別不大,依舊是生老病死,依舊碌碌無為。”

  齊磊,“二級文明,即恆星文明,可以充分利用其恆星的能量,完全控制其恆星系。”

  “三級文明,是星系文明,可以控制整個銀河系。這個等級的文明個體已經可以進行超光速旅行了,可以穿梭於銀河系的任何一個角落。”

  “四級文明,是列星系文明。據推測,它們吸收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作為能量。至於這種文明的其他方面,這是無法想象的。”

  加入了一點齊磊自己的猜想,“也許這個等級的文明個體能力相較於人類,我想已經不亞於超人了。”

  “而五級文明就更厲害了。”

  “五級文明,即多維空間轉換文明。這個文明的生命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宇宙的主宰,不但在四維宇宙,而且是全維度的掌控能力。他們已經擁有我們所不能理解的,看似匪夷所思的能力。在我個人看來,已經是接近於神的存在。”

  “而六級文明,平行世界文明!如果說五級文明是我們這個宇宙的主宰,那六級就是真正的神明。這種文明生活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能量與物質相互轉化的疊加狀態,能夠實現獨立宇宙與另一平行世界之間的旅行。”

  說到這裡,齊磊多說了一句,“這種文明中的人,即使所在宇宙毀滅了,也可以轉移到平行宇宙繼續生活,開啟無限種可能。可以說,不管發生什麽,都是不死不滅的。他們永遠不會被打倒,永遠活在最優宇宙之中。”

  “至於七級文明,是造物主文明。是廣義的神,絕對的主宰,他們可以隨意創造宇宙、生命、一切!”

  卡爾達舍夫等級講完了,也列在了黑板上。

  直到這裡,大家雖然聽的挺有意思,可依舊是懵的,不知道數學題、【知識溝】,還有【卡爾達舍夫等級】,到底有什麽聯系。

  齊磊為什麽要在非常重要的雛鷹班第一課上面去講這些亂七八糟的呢?
  然而,齊磊依舊不解釋,依舊不進入正題。

  回過頭來,他又開始說那兩道數學題,而且做了詳細的板書,畫了兩副圖。

  “我們普通人通常認為的真理,比如科學,就是在兩個或者更多的選擇或猜想之中,證實其中的一個是對的。”

  “比如,【1+1=2】和【1+1=3】。”

  “我們通過一系列的科學運算,最終得到一個真理——【1+1=2】。那麽,【1+1=3】這個錯誤答案將被徹底摒棄。”

  “但實際上,我們普通人的認知是錯的,科學的定義和我們普通人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科學的顯著特性之一就是可以被證偽,也就是可以被推翻的。”

  “雖然我們認定了1+1=2,可是我們保留1+1=3,甚至等於4的可能。”

  “事實上,在宏觀的科學觀中,錯誤答案對科學的發展、進步以及推動做出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

  “那麽!”齊磊突然停止板書,轉向全班,問出一句,“那麽科學之外呢?”

  “比如在坐的各位接觸了傳播學,你對新聞事件、熱點時事擁有了專業的評判標準以及系統的分析能力。”

  “你們甚至可以把新聞事件拆分專業的結構——【信源】【信道】【信息】【信宿】,以此來佐證你看到了事件的本質。”

  “所以你證明了1+1=3是錯的,你認準了1+1=2,就是等於2!”

  回身,在黑板上寫下:
  “兩個選項,找到真理,去掉錯誤的,就是正確的方向。”

  “就是…二減一!”

  眾人凝眉細聽,似乎是這個道理。

  隻聞齊磊繼續道:“再比如,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抱定了一個生活的原則或者真理。”

  說到這裡,齊磊在板書上畫上了一個點,以這個點為延伸向前畫出一條直線。

  “但是,隨著生活閱歷的累積、知識的豐富,當有一天,原本篤定的真理被挑戰,一個新的選項出現在你的認知之中,需要你重定義生活,重新校正方向。”

  在線段的盡頭,齊磊畫出兩個分支,形成了一個“丫”字。

  “這個時候,你可能抱定原則不放手,繼續堅持原本的判定。也可能識時務者為俊傑,做出理智的選擇,一個你認為正確的路線繼續人生,不斷向前。”

  齊磊把其中的一個分支畫上了叉子,代表放棄。

  “於是,你沿著新的分支、新的決策繼續向前。不出意外的,人生會有很多選擇,你再次面臨新的信息分支、新的選擇。”

  齊磊又畫出一一個分支,“然後,你繼續二選一。”

  再次在一個分支上打叉,再次延伸剩下的分支。

  又要選擇,又要分支,又要二選一,重複著原本的操作。

  漸漸地,黑板上呈現出一條曲折的,充滿分支,又被叉號封死的線條。

  直到這時,齊磊把整條折線圈了起來,說出一句很裝逼的話來,“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

  “曲折.”

  “充滿選擇”

  “卻又無法停頓的向前。”

  “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存方式,我們總是選擇一個正確答案,然後放棄一個錯誤答案!”

  ……

  ,

  【月票投幣口】

  【推薦票投幣口】

  12點後有第二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