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發行黃金券
荀彧博學多識,對張瑞說道:“在武帝獨尊儒術之前,民間經濟頗為活躍。算緡過萬,甚至數十萬之大豪商比比皆是。”
“《史記·平準書》有記載,漢武帝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周禮,出皮幣,命行人修春秋之禮,於天子諸侯。”
“因而在漢室,白鹿幣主要作用是王室諸侯覲見皇帝時,用來裝飾玉璧,進獻給皇帝。皇帝收到進獻的白鹿皮和玉璧以後,白鹿皮還可以繼續賣給別的諸侯,反覆生財。”
“但究其本質,白鹿幣並無實際價值,在民間亦無法流通。故而隻流行五年便被廢棄。”
張瑞望向荀彧,認真的問道:“卿以為用國庫黃金儲備為擔保,發行一批黃金券如何?持黃金券到國庫,可以兌換等量黃金。”
關於貨幣改革,張瑞從來沒輕視過這個時代的能臣。
最著名的當屬劉巴。劉備打下成都後,將士們都扔下武器湧進府庫爭搶寶物,致使軍用不足,劉備患之。劉巴便在蜀中發行了直五百錢,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荀彧的才能不弱於劉巴,立即明白了張瑞所言,問道:“陛下欲設置金券面額,等同錢幣?”
張瑞走到宮牆前,扶著憑欄,指向遠處繁華鼎盛,車水馬龍的長安城,說道:“卿且看這長安,每天往來財富不可估算。一支商隊上百車馬,所載貨物或值百千萬錢。”
“以一千萬錢算,僅是銅錢便要裝多少車?”
荀彧能想象到那畫面,一位來自蜀中或江南的富商,將大量絲綢送到了長安,換回了大量銅錢。
一筐一筐的銅錢再固定在馬車上,一輛輛馬車裝滿銅錢再冒著風吹日曬,舟車勞累,帶回家鄉。
至於用黃金結算。等閑商人,倉促間去哪籌集這上千斤的黃金?
而有了黃金券,至少也是為商人們增加了一個選項。可以用黃金券結帳。
任何人都可以持黃金券到國庫兌換對應數量的黃金。
這個原理不複雜,就是以官府黃金儲備為擔保,保證黃金券的價值與流通性。
荀彧凝神靜思,說道:“陛下,以黃金為流通貨幣,注定其流通范圍有限。”
張瑞笑著說道:“無妨,本來也沒打算讓黃金券取代銅幣,成為貨幣主流。”
荀彧不解,問道:“那陛下設置黃金券意義何在?”
談到這個,張瑞嘴角上揚,這就顯示出國家掌控金融的意義了。
“卿設想一下。假使國庫有百萬斤黃金,能發行多少黃金券?”
荀彧在長安也是刻苦鑽研了一番數算,心算各種因素,綜合考量片刻後,說道:“雖然不知黃金流通速度如何。但保守估計,能發放兩百五十萬斤黃金券。若流通速度較慢,再翻一倍,五百萬黃金券亦未嘗不能一試。”
貨幣超發是經濟學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
雖然大明寶鈔因為濫發無度,而臭名昭著。
但在寶鈔發行前期,可是支撐了大明一個時期的輝煌與繁榮。
大明寶鈔問世前,明朝幾乎天天愁錢,俸祿軍費、國家建設,時常鬧的揭不開鍋。有了寶鈔後,這些困境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最大頭的軍費,對北元戰事最激烈的幾年,明朝的軍費開支,物資錢糧供應,幾乎全是寶鈔買單,撐著明朝追亡逐北,終於打出和平環境。
同樣起大用處的,更有朱元璋時代的農業工程建設,整個洪武年間,明朝多次啟動空前人力,大修農田水利和驛道,三十年裡單是水利堤壩就修了五千多,塘堰更修了四萬多,明初火速飆升的農業產值,就是這麽修出來的。當然,也是寶鈔撐起來的。
張瑞很清醒的承認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不可能一拍腦袋想出一個貨幣規律,就超出人類文明數千年經驗的總結。
至少在張瑞穿越之前,貨幣超發還是世界各國的最優選。
其中最完美的則是瑞士貨幣,價值堪比黃金。
之所以選擇這種運行方式,是因為人類社會只要不遭遇超級戰亂,哪怕是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其財富也會逐年積累,最終形成封建盛世。
張瑞笑著對荀彧說道:“如卿所言,發行黃金券數額至少為黃金儲備兩三倍。這些黃金券分散出去,在天下商人手中,絕不可能同一時間都兌換出去。”
有這個前提,孟朝也能學習洪武年間,在中原大地大規模興修農田水利、馳道驛站。
關於宋朝有沒有一億人還是個疑問。但明朝人口過億,幾乎是史學界共識。
這顯然得益於明朝高度發達的農業與完善的水利灌溉。
想到能用這筆黃金券興修水利堤壩五千多,塘堰四萬余,張瑞就精神振奮,對荀彧說道:“黃金券只要不濫發,保證適度。這筆財政能極大推進我朝農田水利建設,促進農業發展。”
荀彧點頭,說道:“某亦以為府庫逐漸積累一筆財富,應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尤其工信司已規劃出農業區,更應將其發展至極致,以積蓄谷糧。”
但張瑞並不滿足於此。皇室雖富,但與整個天下相比還是相形見絀。
隻用皇室黃金作儲備,能撬動的力量有限。
張瑞說道:“關於黃金券,朕打算令皇家建立一座子金苑,以黃金券收購各處黃金。”
子金苑,荀彧一聽便明白了這個機構的作用,類似於子錢商人,即放貸商人。
通過吸納民間資金儲備,再貸款給大豪商,從而賺取利潤。
這個模式後世叫做銀行,只是張瑞心比較黑,連存款利息都省了,通過黃金券超過時代的便利性,官府的權威性,吸引豪族將黃金存到皇室。
雖說制度比較先進,不一定適合當下。荀彧對這種模式也沒有充足的把握。但荀彧也沒有激烈反對。
畢竟孟朝從立國那一刻就給自己貼上了使命,其命維新。
總要折騰、創新一下。
況且這次嘗試,大部分影響都局限在黃金層面。影響的主要是大貴族、大豪商。成功了,全天下受益。失敗了,底層百姓受到的波及也有限。
白鹿幣、大明寶鈔都沒能影響漢室國本。孟朝吸取前朝後世之鑒,嘗試改革一下的勇氣還是有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