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之並州匪政》第197章 工商興盛
  第197章 工商興盛
  曾經的動亂都已隨著太原的平定而遠離。

  如今的晉陽繁華平寧、人氣鼎盛,遠不似當年景象。

  王機便繼續說道:“及主公平定太原,郡內文武官員紛紛將家屬遷往晉陽。又安置了數萬流民,晉陽人氣逐漸恢復。影響最為深遠的方面為主公開設鹽引開中法,四方富商紛紛在晉陽置辦府邸,設立倉庫。大量商隊的到來,使晉陽物資之豐富一躍成為並州之最。便漸有郡內富庶人家搬至晉陽。如今晉陽境內有百姓一萬三千戶,固定人口、流動人口累計十余萬人。”

  諸夏歷來安土重遷,百姓通常不會輕離故土。張瑞好奇的問道:“彼輩搬遷至晉陽為何?”

  王機請張瑞進入官市,邊走邊為張瑞解釋道:“其一為了享受繁華。晉陽物資之豐盛,令人歎為觀止。各地商隊運送來各種特產,許多種類出了晉陽在黃河以北便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此言在官市內可得見證,僅剛進官市,便見到四五處商鋪,有人賣漆器,有人賣陶瓷,有人賣絲綢蜀錦,甚至有人賣玉器銅器。

  頗有盛世繁華的氛圍。

  “其二,主公可見到這琳琅滿目的店鋪?”

  張瑞點頭,問道:“莫非與大族相關?”

  “主公明鑒!此正是各大族所設。據縣府統計,至少有六家豪族已不再積蓄墾殖,將土地全部出售。遷至晉陽,就近生產器物,在官市出售,以省運輸成本。”

  看來稅制改革的確是沉重打擊了豪強兼並土地的熱情。

  蓄田數千畝,若家中子弟實在不能加入軍籍,僅每年賦稅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豪強不再兼並土地,轉而將精力投入到手工業生產中算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工業生產才能大幅提升社會財富。

  這一點不僅張瑞這個後世人清楚。其實古人也有這方面的見解。

  諸夏英傑,早已指出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但歷朝歷代還是選擇重農抑商,其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不足。

  若大量人員前去從事工商業,土地裡的產出並不足以養活大量脫離農業生產的百姓。

  諸如古代京都所在長安、洛陽、北京皆需漕運運糧補充,便是因為京畿范圍內人口太多,多達數十萬人口不以農業為主。附近農田產出供不應求。

  王朝鼎盛時期,朝廷可以通過漕運補充京畿糧食。但如今張瑞麾下就兩郡之地,一旦有所損益,又要餓殍遍野。

  這點便是張瑞所擔憂的。

  出生於工業時代,張瑞對工業生產的力量再清楚不過。

  可是穿越到這個時代,張瑞能夠改變政治環境,能改變價值觀念,令百姓不已匠人、商人為鄙。

  卻無法大幅改變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問題。

  若大量百姓脫離生產,如何保證百姓生存所需的口糧?
  舉目四望,諸夏先烈早已將合適生存的土地全都打下來,佔為領土了。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沒去打的地方,肯定是不適合農業生產。

  諸如鮮卑、羌人所在的地方,不是深山高原便是塞外荒漠,再不就是寒冷異常。

  指望諸夏的工業製成品去跟他們交換糧食,那恐怕有點異想天開了。

  對胡虜而言,沒鹽可吃最多身體虛浮,營養不良。沒有布帛可以穿皮衣,沒有陶器可以用手抓飯,但沒有糧食可真的就只能造反了。

  糧食自己吃都不夠,少量販賣還有可能,大批量的拿來置換諸夏手工製品絕無可能。

  想大批量販糧張瑞能想到的辦法只有兩個。

  其一重開絲綢之路,以減稅為引導,鼓勵漢商胡商往諸夏運糧。

  其二開海。大力發展航海事業,大海裡有無盡財富。通過漁獵增加糧食產出。同時向四方小國傾銷商品,收割糧食。

  不過這一點,有待考量。張瑞不清楚如今除了日本以外的小國是否還在飲毛茹血。

  若是如此,恐怕這條也行不通。

  這兩條如今都距離被困在並州一隅之地的張瑞太遠,聚焦到眼前,張瑞問道:“如此多的豪族從事手工生產,出產之物能售出否?”

  王機笑容滿面,說道:“若在其他郡縣某不敢斷言。但在晉陽,各地商隊往來不斷,產出不足為用,許多商隊甚至只是半載而歸。尤其黑山、胡虜,皆極度匱乏。經常以黃金、戰馬相換。豪族隻恨人手不足,無法增加產出!”

  半載而歸?

  那豈不是說商隊已經將物資采購一空了?

  這種情況下,只要擴大產能,增加生產線,那是躺著也能賺錢啊。

  “如今最暢銷的貨物是何物?”張瑞好奇的問道。

  “人!”

  “什麽?”周圍傳來一陣驚呼聲!以人為市?這仿佛再次回到古老蒙昧的蠻荒時代!

  王機苦笑著點頭,說道:“的確是人!只要有手有腳,身體健康的活人。無論胡虜還是諸夏,各豪族一律按價收購。其中胡虜價格最低,普通諸夏苗裔次之,有一技之長者,價值難以估量,每日劇增!”

  張瑞恍然,這是典型的工業生產缺乏勞動力。

  工業蓬勃發展是一件好事,但張瑞還是關切的問道:“糧食情況如何?百姓越來越多,糧食可能供給充足?”

  王機侃侃而談的氣勢一頓,為難的說道:“此事非某權責之內。恐不能為主公答疑解惑。”

  張瑞點了點頭,對謝玄吩咐道:“令審長史帶比曹掾過來。”

  楊鳳在一旁站的雙腿發麻,指了指正前方的旗亭,說道:“旗亭所在附近必有酒肆。何不進酒肆邊喝邊聊?”

  漢朝的酒肆?
  張瑞頗感興趣。提及酒樓,後世人印象中一般是在唐宋明清時期比較常見。

  但漢朝並沒有一般人印象中那麽落後。這個時代的酒肆亦頗為發達。

  這可能要跟漢高祖劉邦有很大的關系。

  高祖起兵之前便是出名的酒徒,經常到王媼家酒肆喝酒。

  所以大漢立國後對酒肆並無為難。

  而且無論是“文君當壚,相如滌器”。

  還是“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

  都證明漢朝的酒肆當中會有女子當壚沽酒,也說明這個時代的封建禮教還不嚴重。

  只是不知道在太原如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