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之並州匪政》第682章 新的行政區劃
  第682章 新的行政區劃
  以純軍事角度而言,王凌這個方案,無疑是最穩妥的安排,有五十萬大軍坐鎮中央,地方叛亂不值一提。

  但小農經濟時代,嚴重限制了軍事的發展水平。高度先進的軍事部署,可能對財政形成破壞性的後果。

  面對國淵的反對,王凌據理力爭,說道:“天下承平,三十萬府兵都會解甲歸田。難道這些人消耗朝廷亦要負責?若如此而論,凡關西百姓數百十萬,皆是朝廷之負擔。”

  “事實上,朝廷所要負擔者僅二十萬禁軍之糧!”

  給王凌反駁國淵的最大底氣就是府兵的且耕且戰制度。

  這三十萬戶府兵不在戰事時,都在家鄉耕田墾殖,與普通百姓僅有的區別在於冬季會進行為期數月的冬訓,以提高軍事素養。並且不繳納田稅,全家崇文尚武,以勇武為最可靠的謀生技能。

  府兵家庭雖不直接繳納賦稅,但會間接向長安城出售余糧,比官府征稅還要省心省力。此外這三十萬府兵家庭亦必然會大量售糧往常平倉,只不過換個途徑送往長安而已。

  但國淵還是反對,說的:“關中作為朝廷所在之地,賦稅無比重要。關中每多繳納一石糧食,便能省五六石從關東轉運之費用。此關乎長治久安,非幾萬大軍所能相抵。”

  張瑞最終拍板,支持國淵提議。說道:“國中郎所言在理,更何況難道太原便並非孤根基之所?”

  太原作為張瑞起兵之地,將來新朝建立必然會進一步提升政治地位。從而成為龍興之所。

  在張瑞的規劃中,長安是新朝毋庸置疑的心臟,帝都所在。

  而洛陽是帝國陪都,從而保持三河地區的繁盛,為三河騎士提供經濟基礎。讓三河騎士與六郡良家子、五陵少年一樣成為帝國軍隊最鮮活的血液。

  而太原、晉陽、孟縣則成為帝國的龍興之地,以及帝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後勤中心。

  此外也能提升朔方將門在軍方的影響力。朔方將門,是帝國尚武精神的中流砥柱。靠近邊地的將門,勇武豪邁必然遠超腹地。有他們在則能保證軍隊的剽悍氣質。

  所以張瑞說的:“關中折衝府數量分一批給太原、河東兩郡。”

  三十萬大軍如果平分到並州、司隸、涼州三地,那就更加合理了。三輔、六郡良家子中本就有西河、上郡兩地屬於並州,再加上河東、太原,等於在並州、司隸兩州各增加一個名額,並不顯突兀。

  如今等於涼州隴西、天水、安定、北地四郡,司隸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河東郡,並州上郡、西河郡、太原郡,共十一個郡來分三十萬府兵的名額。

  平均每個郡兩萬七千人,這對太原、河東、京兆這種超級大郡而言,完全不值一提。

  而且這裡的府兵,早就能作到自備橫刀、弓箭、戰馬從軍,且人人習文尚武,是極佳的兵源。

  只是另外八個郡久受疲敝,百廢待興,所以府兵數量受限。

  王凌說道:“但並州、司隸本就有折衝府設置,繼續增設折衝府,可能會影響朝廷中樞威重。”

  張瑞看向荀彧,問道:“荀從事有何提議?”

  荀彧說道:“國中郎所言有理,長治久安不能過於側重軍事。至於並州軍權過重,某以為可重新規劃行政分布。”

  荀彧的提議,讓張瑞眼前一亮,問道:“荀從事以為當如何劃分?”

  “沿大河南北流向,新設直隸州,重新規劃直隸、司隸、並州三州郡縣。”

  “其中原並州所屬,朔方、西河、上郡劃歸直隸,涼州所屬北地、安定、天水、隴西亦劃歸直隸。涼州武都郡劃歸益州。”

  “潼關以西弘農郡縣盡劃歸京兆尹。”

  張瑞看向地圖,認真思索著。

  荀彧提出的這個兩京十二布政使司的行政規劃,倒是頗為符合定都關中王朝的行政布局。

  首先是新設的直隸地區,將極大擴充關中的版圖。這十分類似於大唐的關內道與京畿道分布。

  這種行政區劃對保持河朔地區穩固,增強邊防有極大的好處。

  黃河以西的所有區域被圈進直隸地區,將進一步加強河朔與關中的聯系。

  關於河套地區的重要性,之前輔政大臣向張瑞介紹過。

  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

  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將西河、朔方等地劃歸直隸,就無需再擔憂後世不肖子孫會像漢朝皇帝一樣,大手一揮,把這些精華地區送給胡虜。

  畢竟就算守不住,要逐步後退,層層防禦,朝廷也不會先放其京畿重地。而是有一個由外到內,由輕到重的順序。

  而只要河朔、關中、隴右地區還掌控在張氏子孫手中,有一個類似漢宣帝的皇帝,或者張居正這樣的輔政大臣,新朝立即就會再次崛起。最差也是秦王掃六合的局面,能再次平定關東。

  大唐在安史之亂後一次次的中興,有兩個主要原因。經濟上改革了兩稅法,稅收比此前大唐一百多年的稅賦總額還多。軍事上,牢牢掌控著朔方鎮,以及關中腹地。可以組建一支神策軍,掃滅四方不臣。

  當然具體原因比較複雜,張瑞又不搞學術研究,沒有詳細關注。

  但無論對錯,將朔方鎮劃歸京畿地區,是極為高明的一個行政舉措。

  顧炎武評論過:河套地迥迥佔千裡,其土肥沃,可耕粟,三面組合敵難入,面戰可防守。

  這片易守難攻的土地,之所以在盛唐之後,屢屢被放棄,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大軍支援不便,朝廷諸公不予重視。

  將其劃歸京畿重地,軍隊在一個行省、一個州內調度,勢必會更加便利,指揮作戰也會更加流暢。

  不需要數州官員之間的來回推諉扯皮,只要任命一位剛正威嚴,位高權重的大臣擔任直隸都指揮使,將會立即改善京畿地區的軍備情況,提升軍隊訓練水平,沙汰老弱,精選士卒,清除腐敗。

  從而為負責指揮作戰的五軍都督府將領提供一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作戰部隊。這種情況下,後代子孫守住京畿地區完全不再話下。

  而且朝廷定下“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政策後,河朔地區被歸為朝廷直隸重地,將會給予大量府兵名額,增強守備力量。

  但若其屬於地方州郡,“深根固本、強乾弱枝”的政策下,河朔的防禦力量就會變得比較虛弱,容易被胡虜滲透侵蝕。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