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開創華夏數千年之歷法體系
徐嶽歷史上的成就,也不愧對張瑞的重視。
正是這位算聖高徒,在諸夏歷史上首次為珠算定名,又發明了全世界最早的遊珠算盤。
聽聞張瑞任命的一個又一個官職,徐嶽恭敬拱手,回道:“謝君侯舉用,嶽必不負君侯所托,殫精竭慮以助力天文、數算進步。”
隨後徐嶽從背後行囊中取出了一個算盤,說道:“家師令某代為答謝君侯所贈書籍。有數百冊書籍相助,則山陽可多數百名識文斷字之人,文教可更盛一分。為答謝君侯恩義,家師已經為君侯算盤設計一份使用方案。”
張瑞心喜,這位算聖果然不負自己所托,成功設計了一套算盤的用法。
有了算盤,諸夏的數算水平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這是數算史上具有跨越性的一步。
因而張瑞滿懷期待的說道:“勞煩徐先生演示一番。”
徐嶽將算盤擺在張瑞面前的桌案上,將所有算珠清盤歸零,指著算盤最右側一欄,說道:“此算盤從右至左,每一欄分別代表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乃至於千億。上珠兩顆,每顆代表五,下珠五顆,每顆代表一。”
“數算時,由四進五,逢十進一……”
張瑞隻感覺頭大如鬥,怎麽前面還聽得懂,後面就一團漿糊了。
果然文科生就不配理解數學是嗎。
渾渾噩噩的聽徐嶽講完,張瑞立即撫掌,說道:“善!日後這珠算一事,便交由徐先生教導給科學院諸教習,爾等自行研究即可。”
這種學術上的事情,還是不要來找自己了!
但想要完全避開也不太可能,張瑞鋪開紙筆,將豎式加減乘除法,及一元一次方程式,至三元二次方程式解題步驟寫在了紙張上。
說道:“徐先生先可與科學院數算教習一起研究一番,若有不懂之處再來問孤。”
隨後張瑞又在紙張上寫下切圓的圓周率,為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
思慮了許久,以張瑞的文科生水平,暫時是想不到還有什麽可以教這位漢末數學家的內容了。
當然,科學之所以備受重視,便是因為其能以最合理的方式規劃建築布局,與工程結構。
在得到了當世頂尖的數學家後,張瑞怎麽能讓其一直呆在象牙塔裡作研究?
幾乎是毫不停歇的吩咐道:“關中之利在於鄭國渠,鄭國渠每覆蓋一畝良田,便相當於孤麾下多開墾了數畝荒田。鄭國渠多灌溉百萬畝,則能多活數十萬百姓。”
“因而修繕鄭國渠乃孤麾下重中之重,煩請徐先生領數算教習,助孤麾下能臣賈逵,詳細計算關中水利,合理設計閘門,將鄭國渠覆蓋面積增加至極致。”
這是一項無比重要的工程設計,徐嶽不敢大意,肅穆的回道:“某必殫精竭慮,嚴謹計算,審慎查驗。”
因為正處於小冰河的緣故,漢室原本使用的歷法明顯有些不合時宜。徐嶽老師劉洪本來便受靈帝之命,受召前往洛陽完善歷法。因為董卓之亂,而被耽誤,遷為山陽太守。
但由此可見,現行的歷法的確不再適合如今的氣候。
作為一方諸侯顯然不是招收幾位猛將,招收幾位名士,再派大軍去攻城略地就算合格了。
在這亂世,並不是僅憑兵鋒強悍就能贏得天下。
呂布足夠強悍,從出離長安開始,便隻用少量部隊而縱橫天下,甚至與曹操在兗州打的勝負難分。
但一朝後勤跟不上,便不戰而敗。
天文、地理、水利、農耕、甚至民風、教化,這些都是一名合格諸侯需要關注的事情。
因而張瑞對徐嶽問道:“聽聞徐先生還精通天文?”
“稟君侯,某曾追隨家師一同按數術成算,創乾象歷,四分於天疏闊,又製遲疾歷以步月行。”
張瑞一直以為自己算是個文化人,但顯然到了天文這方面,連徐嶽究竟在說什麽都聽不懂。
事實上徐嶽所言,具有極大的科學意義,乾象歷不但使傳統歷法面貌為之一新,且對後世歷法產生巨大影響。由此,開創了數千年的中國古代歷法體系。
在創新制度方面,張瑞可以笑傲古人,但真到了具體的學問研究方面,張瑞隻得恭敬讓賢。
說道:“那便煩請徐先生在關中推行乾象歷,完善天文歷法,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天文歷法聽起來很遙遠,但卻與農耕息息相關,觀象授時是一個勢力正統性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作為帝王的首要任務。只有歷法到達相當精確的程度,才能滿足了農耕、漁獵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
一位學識淵博的天文學家與數算家,對整個征西將軍府實力的提升都是無與倫比的。
所謂國之瑰寶,國士無雙,無外如是。
徐嶽恭敬的回道:“謹受命。”
隨後張瑞轉頭對趙雲吩咐道:“從孤親軍中抽調十人,專司警衛徐先生與馬先生安全。孤絕不允許,此兩位國士有任何閃失。”
相比於其他諸侯重名士、重清流,張瑞顯然還是更注重這些具有重要科研能力的國士。
馬鈞與徐嶽,兩人所創造的價值能敵精甲雄兵上萬。
每人分五名錦衣衛守衛,既能防止敵軍細作刺殺,又能顯示尊重,這將極大的增強對飽學之士的吸引力。
趙雲恭敬應諾。
待張瑞不再有新的吩咐後,闞澤繼續介紹道:“這位亦是吾師尊弟子楊公,諱偉,字世英,馮翊人,亦精通數算、天文。”
楊偉這名字,也是滿常見的。與征西將軍府治下另一位賢臣楊俊一樣,都是司空見慣的名字。
但顯然這位楊偉也是名字普通,為人卻一點也不普通。
後世鼎鼎有名的四舍五入法,便是這位楊偉所首創。其在編寫景初歷時,明確記載了“半法以上排成一,不滿半法廢棄之”。
最後闞澤又介紹了一下最後一人,說道:“此位乃是韓公,諱翊,字文弼,尤善天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