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608章 利誘
  第608章 利誘
  林軒在周滿倉的陪同下,把周莊周邊的田地巡視了一邊,發現不管是玉米還是土豆的長勢都不錯。

  “不錯,你做的很好。”林軒誇讚道。

  “當不得侯爺讚,這都是侯爺的功勞。”周滿倉黝黑的臉龐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雖然是裡正,但是認真算起來別說官了,就是吏都算不上。

  平常也只是配合朝廷收稅,或者安排一下徭役罷了。

  而周莊有一半多的土地都是林家的,他家也種了一部分林家的田地。

  林家的話對於他們來說,甚至比皇帝的話還管用。

  這話可一點都不誇張,為什麽說,土地兼並是歷朝歷代都要面對的問題。

  世家兼並那麽多土地,他們自己也不可能種的過來,最終還要租給百姓種。

  這麽看來,土地兼並並沒有那麽大的危害。

  畢竟不管是世家還是地主,田地還是要交稅的。

  然而當百姓成為世家或者地主的佃戶後,被他們剝削,累死累活的收成大多都被地主和世家拿去了,他們剩下的能夠一家人勉強戶口就算是地主和世家心善了,大多數的佃戶連勉強糊口都做不到。

  而百姓沒有糧食只能找他們借,但是百姓根本還不起。

  而那些地主和世家也沒指望他們還,只是通過這種手段掌控那些佃戶。

  而那些佃戶沒有田地,又欠下了債,只能依附於世家和地主。

  不然世家那些私兵都是哪裡來的。

  而那些百姓被剝削的根本沒有余糧,出現天災人禍,他們一點抵禦能力都沒有。

  只能靠朝廷賑災,這樣對朝廷的壓力就非常大了。

  百姓自己有土地,就算出現天災也有些余糧,朝廷的壓力就要小很多。

  一個王朝強盛的時候還好說,但是一個王朝怎麽可能一直保持強盛。

  土地兼並等於是在吸食朝廷的血肉,壯大自身。

  而歷代皇帝自然也知道這個問題,也想過很多方法,卻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人認為,土地兼並是因為古代制度的問題。

  如果說是制度導致的,那為什麽要繼續這樣的制度,千百年來重複著這樣的不能解決的問題?

  制度是由皇帝的利益決定的。周代井田製強迫百姓耕種王田,百姓留下能使自己活下去的口糧,其他生產的一切歸王室貴族,結果百姓以偷懶為武器來反抗,造成生產萎縮。結果皇帝采用土地私有,讓土地的主人交完稅,剩余都是自己的,提高了民眾生產積極性。但是土地私有就是土地可以自由轉讓買賣,這樣一來也就有了土地兼並。

  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麽?

  任何問題都是有辦法解決的,但是解決的辦法肯定會帶來另外的問題。

  要想解決很簡單,土地國有化,百姓只有使用權,沒有交易權,這樣自然就兼並不了了。

  但是這種辦法在古代根本玩不轉的,王莽就這樣乾過,結果也頂不住壓力,不得不叫停。

  林軒前世看一些小說,很多人穿越者穿越到古代,想各種辦法解決了土地兼並的問題。

  但那只是小說而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沒解決的問題,歷史上那麽多名臣都束手無策的問題,你憑什麽解決?
  以李世民的才智,王莽改製的歷史他肯定了解,也明白土地國有的好處,但是他有打算這樣做麽?

  什麽是權利?

  林軒覺得權利就是認同,認同你的多了,你自然有權利。

  這也就是所謂的人心。

  楊堅為什麽能代周立隋,就是因為認同他的人多了,皇帝沒人支持,就成了傀儡。

  趙匡胤也是同樣的。

  李世民自然明白他要是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他這個皇帝也做不安穩了,因此他只能去打壓世家,遏製這種情況。

  但是他也非常明白這種情況是遏製不了的,就算五姓七望消失了,也會有新的世家代替他們。

  都說唐朝以後世家消失了,但是真的如此麽?
  只不過那個時候的世家,已經不像唐朝以前的世家影響力那麽大了而已。

  林軒不認為自己能改變,甚至這方面的事情,他碰都不會碰。

  歷史上改革的有幾個好下場的?
  不過他也會盡力為這個時代做一些事。

  他開發海外,不就是為了讓上層人物,把目光放在海外,別盯著那點土地麽。

  有沒有用他不知道,但是最起碼做了,不是麽?

  林軒點了點頭,古代的農民對於農作物非常謹慎,宋朝的時候佔城稻就被引入了中原,卻經過多年才推廣開來。

  對於百姓來說,田地的收成關乎他們一家人能不能吃飽獨子,萬一種其他的,收成不好怎麽辦?
  不過因為有土豆的前車之鑒在,周莊的百姓倒是對林軒讓他們種植玉米和土豆沒有太大的抵觸。

  “棉花呢?”林軒問道。

  棉花又不能吃,至於跟百姓說什麽保暖,我肚子都吃不飽,想什麽保暖。

  別以為貞觀時期,百姓的生活就有多好。

  即便是歷史上那幾個非常出名的盛世時期,依然有許多百姓吃不飽。

  想象後世七八十年代就知道了,那時候條件再苦,也比古代強吧?

  但是還不是有很多人吃不飽飯。

  周滿倉有些遲疑的說道:“棉花種植的並不多,不是他們不聽侯爺的,而是各家田地都比較多,根本忙不過來。”

  什麽忙不過來,是根本不重視吧。

  棉花種植又不需要耕地,只需把育好的苗挖坑種下去就可以了,有什麽忙不過來的。

  “總共種了多少?”林軒問道。

  “只有二十多畝。”

  林軒無語了,整個莊子幾百戶人家,二十多畝平均下來,一戶都不到一畝。

  看來還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熱情才行。

  宋朝的時候棉花就已經開始利用起來了,但是到明朝的時候都沒有大規模種植,導致朱元璋不得不下旨,逼著百姓種。

  更別說現在的百姓連棉花具體有什麽效果的不知道,你能指望他們多用心?
  “這樣,你告訴莊上的百姓,只要他們用心照料,種出來的棉花我全收了,保證一畝地的手入,不會比他們種糧食收入少。”

  靠自覺是不行了,那就只能靠利誘了。

  就跟養蠶一樣,都知道能賣的出去,收入還不低,很多地方都有百姓以養蠶為生。

  百姓眼光淺,只要有利可圖,不怕他們不用心。

  至於他要那麽多棉花幹什麽。

  沒見簽到獎勵的織布機還沒利用起來麽。

  那個織布機根本不是用來織普通的布的,而是織棉布的,沒有棉花怎麽行。

  棉布可比現在市面上的那些粗布和絲綢什麽的保暖效果好多了。

  到時候根本不愁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