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587章 只能是他
  第587章 只能是他
  等所有人都退下後,李淵說道:“說吧,什麽事要來和我一個老頭子說。”

  “父皇,兒臣錯了,不該因為當初你消弱兒臣的勢力,心懷怨恨。”李世民聲音低沉的說道。

  他並不後悔殺李建成,當時兩人已經視同水火,如果李建成登基,也不可能放過他。

  他只是覺得愧對李淵,從小李淵最喜歡的就是他。

  但是在他和李建成明爭暗鬥的時候,李淵卻幫助李建成來打壓他。

  對於這件事,李世民一直耿耿於懷,難道李淵不知道李建成登基後容不下他麽?
  李淵肯定明白,卻依然選擇打壓他。

  這在李世民看來,無疑是為了李建成而選擇放棄了他。

  玄武門之變以後,他多年未曾去見過李淵。

  除了李淵不給他好臉色外,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在。

  但是當他處理自己兒子的問題的時候,才體會到李淵當初的心情。

  他對李泰那麽好,並不是因為不喜歡李承乾,相反,他對李承乾的期望可謂是非常高。

  只不過因為李泰天生體胖,禦醫又說李泰不是長壽之相,他才對李泰特別偏愛。

  動物會為了保全其余的孩子,選擇放棄弱小的孩子。

  但是人不會,相反會對弱小的更加寵愛。

  這也許就是人和動物的區別吧。

  李淵本來平靜的目光閃過一絲波瀾,身軀微顫。

  “二郎,你現在是真的長大了,能體會到做父親的不容易了。”

  李淵的光芒雖然因為被李世民的掩蓋,並不像其余開國皇帝那麽耳熟能詳,但是能打下大唐江上,其能力、心智、計謀都是不缺的。

  當初他不是沒有動過立李世民為太子的想法,但是上有長兄,立李世民為太子,置李建成於何地?

  他雖然知道兩人視同水火,依舊選擇李建成,打壓李世民,也是有他的考慮的。

  李建成是嫡長子,各方面能力也不弱於李世民,更加的名正言順,如果選擇李世民,李建成必死無疑。

  相反,如果消弱李世民的實力,李建成很可能會容的下李世民。

  他只是想保全自己的兩個兒子,不至於兄弟相殘。

  這些年,他被軟禁在大安宮裡,也仔細思考過,為什麽會出現那樣的結果。

  後來他想明白了,無論誰當皇帝,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都只能活一個。

  即便他消弱了李世民的勢力,李建成繼位以後也不可能容的下李世民。

  因為他們是親兄弟,非常了解對方,加上李世民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李世民發掘提拔的。

  試問這樣的一個人存在,李建成能睡的著麽?
  想明白這些,李淵對李世民殺李建成之事,雖然心有芥蒂,卻談不上怨恨。

  但是他心裡依舊多李世民有恨,他恨李世民斬盡殺絕,連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都不留一個。

  李淵能明白李世民這樣做的用意。

  李世民不可能把李建成手底下的官員全部殺完,如果留著他們的子嗣,那些人不可能真心歸附。

  只有真正斷絕了那些人的希望,李世民才能盡快的控制局面。

  明白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李淵心裡對李世民依舊有恨。

  李世民聽到李淵喊他二郎,渾身顫抖,眼睛微紅。

  自從玄武門之變後,這個稱呼他再也沒有從李淵口中聽過了。

  當初他滅掉東突厥,李淵都沒有這樣叫過他。

  “朕當年和你說的那句話,你還記得麽?”李淵問道。

  李世民聞言臉色非常難看,當初他逼李淵讓位的時候,李淵和他說了一句話。

  “你今天如此對待我的子孫後代,以後你的後代也一定會像今天這樣。”

  這就是李淵當時和他說的話。

  “你以為朕這是在詛咒你?你的後代也是朕的後代,朕雖然對你有意見,但是卻不關高明他們的事情,朕怎麽會去詛咒他們?”李淵淡淡的說道。

  李世民默然,李淵說的沒錯,雖然這些年李淵不待見他,但是對李承乾李麗質他們卻非常不錯。

  “嫡長子繼承制度存在上千年,不僅皇家如此,就連普通百姓人家都是如此,你知道這是為什麽麽?”

  不等李世民回答,李淵自顧自的說道:“因為這樣可以杜絕其他人的念想,才不至於陷入內鬥。對於這一點,你也非常清楚,不然你也不會一繼位就立高明為太子。”

  李世民張了張嘴,最後還是什麽都沒說。

  他不是嫡長子,按理說應該反對嫡長子繼承制度,然而他一繼位就立李承乾為太子。

  很多人說他得位不正,按理說,他不應該立李承乾為太子。

  這樣做,等於是他自己都在變相的認同嫡長子繼承制度。

  也就是變相的說他自己得位不正。

  歷史的和李世民有相同經歷的,也就的明朝的朱棣。

  不同的是,李世民是造自己父親的反,而朱棣造的是侄子的反。

  但是相同的是,他們都把嫡長子立為太子。

  李承乾如果不造反,皇位肯定是他的。

  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是在打自己的臉麽?

  他們知道,但是他們更明白,嫡長子繼承制度或許不是最合理的,卻是最好的選擇。

  “嫡長子繼承制度,就是為了杜絕其他人的想法,但是你的做法卻給後人起了一個不好的頭。原來嫡長子並不是一定就能繼承家業,還可以靠奪的。朕好像已經看見,大唐以後的皇位充滿了血腥。”李淵有些傷感的說道。

  有時候李淵也在後悔,如果當初不起兵,那麽現在李家是不是任然一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情況。

  不得不說李淵的預料非常準確,歷史上皇位爭奪最血腥的,就屬於唐朝了。

  有唐一朝,基本上每個繼承者都是踏著屍骨走上去的。

  “父皇,兒臣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兒臣已經下旨讓青雀前往封地了,大唐的太子只會是高明,未來的皇帝,也只能是他。”李世民堅定的說道。

  事實上,李世民確實沒有易儲的想法。

  即便他之前對李承乾有些失望,也沒有起過易儲的想法。

  歷史上,李承乾不造反,肯定可以坐上皇位。

  只能說李承乾把一手天排給打的稀爛。

  和李承乾相似的,還有明朝的朱允炆。

  這就和鬥地主一樣,拿著雙王四個二,反而打輸了,怎麽看都覺得不可思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