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417章 詢問
  第417章 詢問
  西突厥面臨的情況,薛延陀也有。

  當初李世民為了消除東突厥的勢力,冊拜夷男為珍珠毗伽可汗,賜以鼓纛。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國。

  貞觀四年,唐滅東突厥後,把大多數東突厥部眾遷到黃河以南安置,設置了很多羈縻州府,委任原東突厥貴族擔任州府長官。這樣以來,朔塞空虛,薛延陀趁機迅速擴大勢力,佔據了大部分原東突厥的地盤,並將牙帳由鬱督軍山遷至都尉捷山北獨邏河之南,有精兵二十萬,進入了全盛時期。

  夷男算是薛延陀的開國皇帝,雖然因為遊牧民族是部落製,但是夷男對薛延陀的掌控力度,可不是泥熟這樣半路奪權的人可比的。

  薛延陀雖然也有人到大唐劫掠,卻都是小部隊,人數比西突厥少不說,也沒那麽明目張膽。

  因此,夷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不知道。

  冬季到其他地方去劫掠,已經是遊牧民族的習慣了,即便他嚴格限制,那些部落頭領不帶人去,依然會有人偷偷去。

  遊牧民族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算得上全民皆兵,加上每家都有很多奴隸,只要幾家聯合,就能到大唐境內劫掠了。

  對於這種情況,要想完全杜絕,根本不現實,只要各部不過分,夷男也不在意。

  ……

  嶺南,耿國公府。

  馮盎的目光在幾個兒子身上巡視了一番,最後定格在馮智戣(kui)身上,說道:“智戣,對智戴傳回來的信,你怎麽看。”

  馮智戣說道:“爹,涇陽縣侯只不過是一個侯爵,和我馮家合作,竟然隻給我家一成,實在太少了。”

  馮盎臉色平淡的說道:“你沒看到信上說,其中陛下佔了四成麽?”

  馮智戣點了點頭,說道:“父親說的我都看了,不還剩下六成麽?造船的工匠需要我們馮家出力,出海的海口也在我馮家的勢力內,我們馮家隻拿一成,實在太少了。”

  信的內容他自然知道,又很多勢力參與此事,李世民佔四成,剩下的六成,由其他勢力分。

  按理說馮家佔一成並不算少,馮智戣反對,是因為這件事是馮戴智想要促成的。

  馮家能賺多少錢,馮智戣根本不在乎。

  如果不能繼承爵位,馮家大多數的財產,都和他沒有關系。

  古代只有繼承家業的兒子,才能得到大多數財產,剩下的兒子,加在一起,也只能分那一小部分。

  馮盎有三十多個兒子,馮家再有錢,他繼承不了爵位,又能分多少?
  因此,馮智戣根本不在意馮家能獲得多少利益,只是單純的想阻止此事。

  馮盎看著馮智戣的眼神,有些失望。

  馮智戣的那點小心思他自然知道。

  他雖然許諾過爵位由馮戴智繼承,馮戴智離開嶺南多年,雖然時常有書信聯系,但是現在變成什麽樣,馮盎也不清楚。

  因此,他現在並沒有確定繼承人,還在暗中考驗。

  剛剛他問馮智戣對這件事的看法,就是在考驗馮智戣。

  但是馮智戣的表現他讓他失望了,爭權奪利並沒有錯,但是前提是要把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馮智戣這樣一點都不考慮家族利益,如何帶領家族?
  馮盎看向其他兒子,說道:“你們怎麽看?”

  “爹,我認為大哥說的對。”

  “是啊,我們馮家拿一成太少了。”

  其他人紛紛說道。

  他們其中有一些是被馮智戣拉攏了,另一部分只是單純的覺得馮家拿的太少了,因此反對。

  馮盎有些疲憊的揮了揮手,說道:“你們下去吧。”

  “爹,孩兒告退。”馮智戣兄弟十幾人,起身行禮退了出去。

  然而有個五十歲左右的文士裝扮的男子,依然坐在那,並沒有走。

  此人剛剛一直就在,馮盎詢問兒子看法的時候,他臉色帶著笑意,一直看著,從未插嘴。

  馮盎看向那個文士,和顏悅色的說道:“先生,你對此事怎麽看?”

  沈學義笑道:“老爺不是已經有了決斷麽?”

  馮智戣他們反對,馮盎並沒有表態,明顯就是想同意此事。

  “陛下雖然現在表現的非常信任老夫,但是心裡怎麽想的誰也不知道,別說給我一成利益,即便不給,老夫也會答應下來。”馮盎說道。

  沈學義點了點頭,說道:“老爺的決斷沒有錯。”

  馮盎見沈學義讚同他的看法,笑道:“既然先生都這樣說,那麽這麽做,肯定錯不了。”

  當初因為和嶺南其他勢力爭鬥,馮盎很久沒有入朝。

  那些勢力,聯合起來上奏,說他謀反。

  當他知道以後,驚恐不已,當時就準備起兵。

  並不是他真有造反的心思,而是他知道,他當初本就是一方諸侯,雖然投靠了大唐,但是手上的兵權依然在。

  加上他在嶺南的聲望,朝廷本來就在懷疑他。

  現在有人舉報他造反,朝中根本不會聽他解釋。

  就在他準備起兵自保的時候,沈學義建議他先不要做什麽動作,看看情況再說。

  馮盎將信將疑的按照沈學義說的按兵不動,沒想到朝廷不僅沒有派兵,反而派人前來慰問他。

  最後他和沈學義商議,把最喜歡的兒子馮戴智送往長安為質。

  貞觀五年的時候,他還曾去長安覲見李世民。

  李世民不僅設宴款待他,賞賜也非常豐厚。

  從此以後,馮盎對沈學義非常看重,遇到大事,都會詢問沈學義的看法。

  沈學義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選擇留在嶺南,除了馮盎對他有恩,另一個原因就是馮盎非常清醒。

  隋末天下大亂,各方諸侯都起了爭奪天下之心。

  而馮盎只是佔據嶺南,就沒有其他動作了。

  武德五年,大唐還沒有平定天下,但是馮盎知道大唐統一天下,已成定局,選擇了投降大唐。

  可以說馮盎選擇的時機非常好,當時天下還未平定,一方諸侯投降,不管是為了顯示胸懷,還是為了做給其他諸侯看,都不會虧待馮盎。

  如果太早,局勢不明。

  如果太晚,大唐平定了天下,馮盎投降,想掌權是肯定不可能的。

  “既然先生讚同,老夫這就給戴智回信,涇陽縣侯林軒的大名,老夫在嶺南也有所聞,倒是想見上一見。”馮盎笑道。

  沈學義神色認真的說道:“老爺不要小看此人,我仔細研究過此人,此人並不簡單。”

  “先生放心,一介商賈子嗣十五歲封侯,自然不會簡單,老夫不會小看他的。”馮盎說道。

  “先生,你覺得誰來繼承老夫的爵位合適?”馮盎問道。

  沈學義有些頭疼,自古以來,參與這種事裡面,一個不好,就會惹來殺身之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