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217章 反對
  第217章 反對
  第二天天還沒亮,林軒就被春月叫起來,準備上朝了。

  想想以後都是這樣的日子,林軒就有些頭疼。

  當林軒騎馬來到宮門口的時候,宮門口已經又很多人了。

  “子初,快過來!”程咬金看到林軒,連忙招呼道。

  林軒把馬交給劉大,走過去說道:“見過幾位伯伯。”

  “這是你第一次正式上朝,規矩學的怎麽樣了?”程咬金問道。

  林軒說道:“程伯伯放心,基本的禮儀都學會了。”

  昨天禮部來的幾個人,教了他一下午,你不習慣麽。

  “學會就好,你之前沒加冠,就算有失禮的地方,一般人也不會那這個說事。但是你現在已經加冠了,要是失禮,就會成為別人找你麻煩的理由了。”程咬金說道。

  林軒點了點頭,說道:“多謝程伯伯告知。”

  ……

  “臣等參見陛下!”

  “諸卿免禮!”

  行完禮,眾臣按照各自位置坐了下來。

  宋朝之前,上朝還是比較人性化的,都是可以坐的。

  林軒的位置不錯,邊上還有一根大柱子,正好可以依靠一下。

  “諸卿有何事要奏啊?”李世民的眼光在眾人身上巡視一遍問道。

  “陛下,臣有本要奏!”侯君集起身出列說道。

  “侯卿有何事啊!”李世民眼睛一眯問道。

  “啟稟陛下,邊關上報,邊境很多城池和要塞,久經戰亂,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了。臣請陛下撥款,整修城池要塞。”侯君集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邊關城池和要塞,關乎大唐安危,馬虎不得。侯卿邊關城池要塞,修整一遍,大概需要多少錢?”

  “臣找人估算過,如果只是全部修整一下,大概只需要五十萬貫就可以了。如果想加固,大概要兩百萬貫。”侯君集說道。

  李世民看向戴胄問道:“民部能拿出多少錢來?”

  戴胄起身說道:“回陛下,民部現在最多只能拿出十萬貫,如果再等幾個月,秋收以後,就沒有問題了。”

  李世民眉頭一皺,說道:“民部為何只有這麽一點錢?”

  如果等到秋收,天氣沒多久,就會轉冷,哪還有時間啊。

  “陛下,工部和各地官府製作的貞觀犁,都是免費發放給百姓的,這個錢都是民部出的。”戴胄說道。

  “那民部也不可能只有這麽點錢啊。”李世民說道。

  “陛下,之前因為缺錢,各地水利河道,多年未曾修繕過了。陛下下令讓各地修繕水利,錢都撥下去了。”戴胄說道。

  李世民這才想起來,確實有這麽一回事。

  “朕知道了,錢的事朕來解決,既然要修,就不僅要修繕,直接加固好了。朕會讓內務府撥款兩百萬貫到工部,由工部負責邊境城池要塞的修繕和加固。”李世民說道。

  侯君集拱手一禮,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李世民看戴胄還站著,問道:“戴卿還有事麽?”

  “啟稟陛下,民部之稱有所忌諱,應當改名。”戴胄說道。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那就改為戶部吧。”

  在李世民登基的時候,就有人提過這個問題。

  當時李世民因為該了很多李淵在位定下的規矩,擔心惹人非議,對一些不重要的就沒做改動。

  現在時間已經過這麽久了,改過來也沒有什麽影響了。

  “是!”戴胄應了一聲,坐了回去。

  “陛下,臣有本要奏!”房玄齡起身說道。

  “房卿,有何事要奏啊?”李世民有些驚訝的問道。

  房玄齡做為宰相,一般的小事,他也不會上奏,而一般的大事,李世民也會知道。

  他實在想不到,房玄齡有什麽事要奏。

  “陛下,臣認為琉璃閣掌握在內務府,不太合適,應當由朝廷掌管。”房玄齡說道。

  “房卿何出此言?”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道。

  內務府是他的私人小金庫,他想怎麽用就怎麽用。

  但是一旦歸朝廷管,錢是要入國庫的,就不是他想怎麽用就怎麽用的了。

  “陛下,內務府掌握的皇莊和一些其他產業,已經夠皇族的用度了。而朝廷缺錢,琉璃閣能產生大量的利益,甚至堪比大唐一年的稅收,陛下覺得掌握在內務府合適麽?”房玄齡說道。

  內務府的錢財,沒有皇帝的同意,朝廷是動用不了的。

  而皇帝手中掌握大量錢財,從長遠來看,並不是什麽好事。

  “可是朝廷缺錢的時候,朕不是已經讓內務府撥款了麽?”李世民說道。

  他知道房玄齡是為了大唐好,但是他缺錢這麽久,好不容易財政自有了,讓他交出去,他實在舍不得。

  “陛下,總不能朝廷每次缺錢都讓內務府來撥款吧?”房玄齡說道。

  他並不是擔心李世民,而是為大唐長遠去考慮。

  內務府掌握大量的錢財,李世民願意拿出來,用於朝廷。

  但是其他的皇帝呢?

  這種事誰也說不清,還是早點杜絕為好。

  李世民一時間有些語塞,他承認房玄齡說的很對,但是他就是不想交出去。

  “陛下,臣反對此事!”林軒本來準備上朝一言不發的,現在不得不站出來了。

  “涇陽縣侯你為何反對?”房玄齡看著林軒問道。

  “房相,你說的那些很有道理,那我問一下,琉璃閣收歸朝廷,那麽由誰來管理琉璃閣?”林軒問道。

  “琉璃閣收歸朝廷以後,歸戶部管轄,戶部自然會派官員去管理。”房玄齡說道。

  林軒笑道:“這正是我反對的理由。朝廷掌管的生意應該不少吧?請問房相,哪些不是在虧損?”

  “朝廷掌管的生意,需要為朝廷服務,虧損是很正常的事。”房玄齡不在意的說道。

  在他看來,朝廷的產業不賺錢很正常。

  比如說鐵,雖然是朝廷專營,但是大部分的鐵,都是用來造兵器鎧甲,少部分賣到民間,用來製作一些生活用品,虧損不是很正常的麽?
  “這在房相看來很正常,但是我卻覺得很不正常。在我看來,任何生意都是能賺錢的,之所以不能賺錢,那是因為管理的官員,隻想著怎麽管理好就可以了,至於怎麽賺錢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林軒說道。

  賺再多的錢,他們又拿不到,他們怎麽可能會去想著怎麽賺錢?

  相反,他們在管理過程中,反而會想著怎麽貪汙。

  這樣以來只會加速虧損。

  琉璃閣要是交到朝廷手裡,派去管理的官員,只會按部就班的去做。

  開始還能賺錢,但是時間久了,當別人也會製作琉璃的時候,他們任然不會有任何改變。

  最終就會導致,錢賺的越來越少,甚至虧損。

  “涇陽縣侯的話,老夫不敢苟同。朝廷官員怎麽能一直想著怎麽賺錢呢?”房玄齡說道。

  林軒聳了聳肩,說道:“朝廷的官員並不適合做生意,所以我反對朝廷接手琉璃閣。”

  後世的國企,就是因為管理者大多數根本不懂得做生意。

  每天想著就是完成上面的任務,別人在進步的時候,他們任然在原地踏步。

  當企業出現危機的時候,他們也不著急,反正他們是給國家打工的,工資又不會少一分。

  “那涇陽縣侯有沒有想過,內務府掌握大量錢財的危害?”房玄齡質問道。

  一個皇帝掌握大量錢財,還不需要經過任何大臣,是非常危險的。

  像李世民這樣,心思堅定的還好,要是那些定力不強的,可能就會安心享樂了。

  雖然碰到昏君,依然可以從國庫拿錢享受,但是最起碼朝中大臣可以製約。皇帝也不可能做的太過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