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536章 藏仙閣
  第536章 藏仙閣

  林軒笑道:“馬尚書說笑了,我這只是淺薄之言。”

  馬周能在李世民時期當上宰相,眼光和胸襟自然是有的。

  他之前沒想到這些,並不是他想到這些,而是根本沒去想過。

  馬周雖然是商部尚書,管理天下商人,但是士農工商這種階級分化,存在上千年了。

  就連普通老百姓,都看不起商人,更別說馬周這樣的文人了。

  “不,侯爺的話如當頭棒喝,不瞞侯爺,老夫雖然是商部尚書,卻看不起商人,現在看來,老夫這個商部尚書,一點都不合格。”馬周有些自嘲的說道。

  “陛下,臣想辭去商部尚書,臣覺得涇陽縣侯比臣更合適。”馬周對著李世民行了一禮說道。

  林軒傻眼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幹了什麽?
  自己這是把馬周說的撂攤子了麽?

  “馬尚書,我出出主意還行,你讓我管理一部,實在是太看得起我了。”林軒連忙說道。

  “不,上者勞智,下者勞力,一部尚書只需要出主意就可以了,其余的自然有下屬去完成。”馬周說道。

  林軒:……

  我勸不了你了是吧?

  “好了,朝廷官職豈能私自相讓?”李世民呵斥道。

  “請陛下恕罪!”

  馬周和林軒兩人連忙起身請罪。

  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坐吧,這次就算了,如果下次再這樣,定當嚴懲。”

  “多謝陛下。”

  李世民看向林軒問道:“你剛剛說王朝更迭,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兼並和橫征暴斂,那麽你有什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麽?”

  林軒:……

  我這是給自己挖了個坑麽?
  要說解決土地兼並的最好辦法,自然是土地國有化,不準交易土地。

  沒有交易,自然就沒有了兼並。

  但是這玩意,在古代根本玩不轉啊。

  王莽就這樣玩過,最後把自己玩死了。

  王莽掌權後,根據古書上記載的井田制度,頒布了一道著名的詔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鄰裡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製,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

  這道詔令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將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即廢除土地私有製,實行土地國有製,私人不得買賣;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畝;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過九百畝者,須將多出部分分給宗族鄰裡;原來沒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二是將奴婢改稱“私屬”,不得買賣。詔令還規定,如果有人敢於攻擊井田制度,煽動人破壞法令,則將其流放至邊境地區。

  王田、私屬製,是王莽針對西漢以來最突出的土地和奴婢兩大社會問題提出來的解決辦法。從主觀上,王莽看到了農民失去土地是由於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而土地兼並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土地買賣。因此,規定土地國有,不準私人買賣土地,便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被拋出土地的現象。

  在這一點上,王莽比西漢歷代統治者都要高明。但是,商周時期的土地國有製,早在戰國以後即被封建土地私有製所代替,經過秦和西漢二百余年的發展,到西漢末年,土地私有已成為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因此,實行王田的詔令剛一頒布,便遭到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強烈反對。一部分地主、官僚甚至舉兵反抗。漢徐亭侯劉快結黨數千人起兵;真定地主豪強也在劉都的率領下舉兵反莽。

  就連朝廷內部一部分原來追隨王莽的人也提出異議:井田雖聖法,其廢久矣。

  土地國有,百姓會獲得大量的土地,不用被剝削。

  但是這樣就動了世家、豪強、地主的奶酪。

  別看這些人佔天下總人數的少數,但是卻掌握著大多數的財富。

  想把土地全部收為國有,就是逼著這些人團結起來。

  至於下場,看王莽就知道了。

  王莽最後都不得不下令取消土地國有化。

  “陛下,朝廷只要盡量防止惡意兼並,在災荒的時候,朝廷能及時賑災,同時想辦法提高糧食的產量。”林軒說道。

  古代土地兼並,除了惡意的兼並,就是碰到自然災害的時候,朝廷賑災不利。

  百姓對土地有很深的眷戀,有土地就代表著有希望。

  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很多人寧願賣兒賣女,也不願意賣土地。

  “橫征暴斂倒是很好解決,大唐現在的稅收並不高,陛下只需要下旨永不加稅即可。”

  唐初的稅收並不高,大概四十稅一,也就是收四十斤糧食,要交一斤的稅。

  這個稅在古代所有的封建王朝中,已經算是很低的了。

  但是古代稅收並不是固定的,完全是隨著皇帝喜好來的。

  朝廷財政不足的時候,就會增加稅收,碰到一些昏君,甚至過個生日都要加稅。

  但是古代有一點好,那就是非常講究禮法和祖製。

  李世民發動兵變奪得皇位,但是他一登基就封李承乾為太子。

  他自己不是嫡長子,卻立嫡長子為太子,證明他也是擁護嫡長子的,這樣不是等於打自己的臉麽?

  朱元璋嫡長子朱標死了後,朱元璋有那麽多兒子,卻選擇立朱允炆為儲君。

  朱棣並不是嫡子,奪位後,為了顯示自己是正統,連自己的生母都不敢認。

  明明不喜歡長子朱高熾,礙於禮法也不得不立朱高熾為太子。

  每當皇帝前,他們可以違反祖製禮法,但是當了皇帝後,他們卻是最守禮法的。

  一旦李世民下旨永不加稅,後面的皇帝想加稅,就會有無數的人站出來反對。

  “如果朝廷財政捉襟見肘怎麽辦?”

  李世民自然知道永不加稅的好處,但是朝廷遇到危機,需要用錢的時候,加稅是很好解決的辦法。

  “陛下,即便遇到天災,糧食欠收,商稅加上糧稅也比大唐之前的稅收多。”

  林軒覺得李世民這是有些飄了。

  以前最高峰的時候,大唐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多少啊。

  現在商稅加上琉璃一些亂七八糟的生意加在一起,就已經超過大唐之前一年的財政收入了。

  “這件事朕要仔細考慮考慮。”李世民說道。

  行吧,你慢慢考慮去吧,反正天下也不是我的。

  就在這時,李木帶著一群捧著托盤的太監走了過來。

  “陛下,藏仙閣把今年的丹藥送來了。”李木說道。

  “按照之前的配置發下去吧,另外給賓王和子初一人一盒。”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