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769章 何懼一戰
  第769章 何懼一戰

  “大將軍,屬下認為對方有十萬人,人數是我們的兩倍,而且全是騎兵,兵法有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我們應當避其鋒芒,等待大總管的中軍到來。”一個偏將起身說道。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這是出自《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

  這句話被很多人理解為打仗要靠奇謀,畢竟有個成語叫出奇製勝。

  實際上,這是由於多音字導致的最大誤會。

  “以正合,以奇勝”,是孫子兵法裡被誤會最深的一句話。最大的誤讀,就是以奇勝的奇,不念qí,念jī,是個數學詞匯,奇數、偶數的奇,古人又稱為“余奇”,指的是多余的部分。

  兵法原意是指,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埋伏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jī)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戰鬥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致勝的關鍵。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qí)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簡單來說就是打仗不能投入全部兵力,要留一部分兵力,可以理解為後世所說的預備隊。

  其實古代打仗都非常喜歡留一部分預備隊。

  不會把所有兵力都投入戰場,這樣不管是攻是守,手上都有兵力。

  而此時他們的兵力不足對方一半,其中還有一萬多步兵,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留一部分預備隊,很可能導致正面戰場不敵對方,發生潰敗。

  程咬金不置可否,看向其他人,說道:“你們還有別的看法麽?”

  “大將軍,屬下覺得……”

  “大將軍,屬下認為……”

  接下來連續幾個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程咬金好像並不滿意,並沒有評價什麽。

  “子初,你覺得呢?”程咬金看向林軒問道。

  林軒起身行了一禮,說道:“大將軍,屬下覺得不能退,按照斥候探查到的敵情,對方距離我們不足三日路程,如果對方加快速度,所需的時間更短。如果我們撤退,對方自然知道我們兵力不足,勢必要進行追擊,而我們有步兵,速度肯定沒有對方快。”

  頓了頓,林軒繼續說道:“到時候一旦形成潰敗之勢,甚至可能還會衝擊大總管的中軍。”

  李道宗的中軍距離他們也就五六日的距離,一旦他們撤退,被對方咬住,最後很可能會把迎頭趕上的中軍陣型給衝垮。

  古代打仗的時候都會設立督戰隊,一旦有不聽號令私自撤退的,都會被直接射殺。

  除了擔心他們這種行為影響軍心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怕他們把後面軍隊的陣型給衝垮。

  林軒說完拱了拱手坐了下來,至於怎麽打仗,他根本不懂,也不敢亂說。

  程咬金點了點頭,看向薛仁貴問道:“仁貴,你怎麽看?”

  眾人見程咬金詢問一個校尉,露出了一絲驚愕。

  程咬金領兵向來公正,這種場合校尉別說發言了,就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

  沒看程咬金的兒子程處默都沒能參加麽?
  一開始他們看到薛仁貴一個校尉前來參加會議,就有些驚訝了,此時見程咬金點名詢問,紛紛看向了薛仁貴。

  要是一般人,被這麽多比自己官位高的人看著,多少會有些緊張,但是薛仁貴到底不是一般人,面色平淡的起身向眾人行禮後,說道:“大將軍不是已經有了應對方法了麽?”

  “哦?”程咬金微微一愣,笑道:“老夫有什麽應對方法,你倒是說說看。”

  薛仁貴說道:“大將軍將步兵和騎兵分為南北二營,一旦敵人前來,只需命被營的騎兵列陣以待,對方必定攻打南營,只要南營據營死守,對方久攻不下之時,北營的騎兵趁勢反擊,對方必敗。”

  “荒謬,步兵只有一萬多人,如何守住十萬人?”一個偏將不屑的說道。

  要是守城,只需器械足夠,一萬守十萬,守個一個月,都不算太難。

  但是這裡是平原,雖然在大營外面設置了很多防范騎兵的器械和陷阱,攻破大營也不需要廢太多功夫。

  一旦大營被衝破,步兵在騎兵面前就和待宰的羔羊沒什麽不同。

  薛仁貴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程咬金。

  程咬金笑了笑點了點頭。

  “正常來說,肯定是守不住的,即便守住,傷亡也非常大。我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有諸葛連弩。”薛仁貴說道。

  “諸葛連弩?”

  除了林軒和程咬金,其余人有的驚訝,有的疑惑。

  驚訝的人是因為聽過諸葛連弩的大名。

  那些疑惑的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諸葛連弩是什麽。

  不要覺得不可能。

  在場的將領大多數都是戰場上一步一步立功升上來的,他們中讀過兵法的並不多。

  而諸葛連弩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就失傳了,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諸葛連弩可以裝五十支弩箭,進行連射,老夫此次特意向大總管申請,秘密的把五千具連弩都帶了過來。加上子初那裡還有一千具,就算十萬騎兵,又有何懼?”程咬金傲然道。

  六千具連弩可以連續射出六十萬支弩箭。

  古代的弓箭手一般都是攜帶五十支箭矢。

  並不是因為缺少箭矢,而是古時候的強弓最少都是在一石左右,由於古代每個朝代的計量標準不一樣,這裡的石相當於現在的30~60千克不等。這樣的弓不是一般人都拉起來的,這可是一項很費體力的活。

  長時間的射箭,肩膀,胳膊都會很累的,根本就沒有力氣把這個箭射出去,就算射出了射程也很短,不能起到打擊敵人的目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弓箭手也就攜帶50支左右的箭。

  而六千具連弩就等於六千個弓箭手,而且還是那種不需要費力,可以連續射擊的弓箭手。

  弓箭手射完五十支箭矢左右,就會出現力竭的情況,但是連弩不會,射完以後再繼續裝上就好了。

  這五千具是這段時間工部趕製出來的。

  這還是因為工部的工匠慢慢熟練了,才能造出這麽多。

  而其中的話費讓現在財大氣粗的李世民都感覺到肉疼。

  眾人雖然沒有親自見過諸葛連弩的威力,但是程咬金既然對諸葛連弩如此推崇,必然非常厲害。

  “大將軍,有如此利器,何懼於突厥人一戰!”

  大唐建立不久,不管是士兵還是武將,骨子裡的戰意並沒有消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