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786章 各國反應
  第786章 各國反應
  而淵太祚現在是高句麗新一任的莫離支,手上掌握了高句麗過半的兵馬。

  這些兵馬隻認淵家,高句麗王根本指揮不動。

  按理說兩代人掌握一個國家過半的兵力,又當上了莫離支,很明顯是想造反的。

  即便淵家不反,也沒有一個上位者能容忍這樣的手下存在。

  然而淵家偏偏就是不造反,不僅如此,在隋朝對高句麗動兵的時候,淵太祚不僅毫無保留,更是親自上戰場,抵禦外敵,以至於留下暗疾。

  這一點一直是淵蓋蘇文想不通的地方,要是淵家早點造反,現在淵家就是高句麗王室了,而他也將是高句麗未來的王。

  淵太祚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之前有大隋虎視眈眈,隋朝滅了又有大唐,我們淵家的實力雖然比王室強一點,但是並不多,一旦我們和王室爭鬥起來,就有滅國之危,王室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這麽多年我們才能相安無事。”

  淵蓋蘇文不以為然的說道:“王室根本不是我淵家的對手。”

  “這些話我不想再聽到。”淵太祚冷冷的說道。

  淵蓋蘇文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

  王室傳承這麽多年,在高句麗還是非常有威望的,即便滅掉王室也要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內亂。

  一旦實力消耗太大,拿什麽來應付外敵?
  要不是淵蓋蘇文是他所有兒子中能力最強的那一個,淵太祚甚至都想換一個繼承人。

  他非常擔心淵家會在淵蓋蘇文的帶領下走向滅亡。

  “父親,我知道錯了。”淵蓋蘇文低著頭說道。

  沒人看到淵蓋蘇文眼睛裡的那一絲殺意。

  離開淵太祚的書房,淵蓋蘇文回到自己居住的院子。

  說是院子,實則佔地非常大,算的上是府中府。

  淵家在高句麗權勢滔天,其府邸在整個丸都城隻比王宮略小一點。

  “去把崔旭給我找來。”淵蓋蘇文吩咐道。

  淵蓋蘇文說的崔旭正是當初林軒回家祭祖歸來途中安排人刺殺林軒的那個崔旭。

  崔家本就有生意在高句麗,和高句麗當地的很多貴族都有來往,崔旭來到高句麗以後日子倒是並不難過。

  丸都城作為王城,自然是高句麗最繁華的城市,但是卻連大唐一些大點的郡城都要比高句麗都城繁華許多,更不要說長安了。

  崔旭自知這輩子很可能永遠都回不了大唐了,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天天流連煙花之地。

  有次機緣巧合之下,崔旭結識了淵蓋蘇文,淵蓋蘇文知道崔旭是大唐崔家之人,立馬引為上賓。

  有了淵蓋蘇文的幫助,崔家在高句麗的生意越做越大,賺取的利潤是之前的好幾倍。

  崔家得知後,對崔旭鼓勵了一番,並表示會想辦法讓其回去。

  崔旭得知後欣喜若狂,和淵蓋蘇文接觸的更加頻繁。

  淵蓋蘇文自然不會拒絕,他本來交好崔旭是為了從其口中了解大唐的各種情報,沒想到幫助崔家,反而讓他獲取了不小的利益。

  淵家雖然不差錢,但是淵蓋蘇文還未掌權,能支取的財富並不多。

  兩人各懷鬼胎,又有共同的利益,差點沒結拜成兄弟。

  半個時辰後,崔旭被人引了進來。

  “淵兄,這麽晚了你喊我上門,有何要事麽?要是沒事和老弟我去萬春樓玩玩,聽說今天來了幾個新羅美人。”崔旭笑道。

  淵蓋蘇文神情有些嚴肅的說道:“我找崔兄來,是有件重要的事情想要問你。”

  崔旭有些疑惑,問道:“淵兄想要問什麽?”

  “大唐對草原動兵,你可知道大唐是否有對高句麗動兵的打算?”淵蓋蘇文問道。

  “淵兄,我哪裡知道這些。”崔旭搖了搖頭說道。

  他來到高句麗已經將近一年了,對大唐的事情也是聽那些從長安過來的商隊的人說過一點,但是那些人哪裡知道什麽朝中大事。

  即便他在大唐,像這些事他也不太可能知道。

  “伱們崔家乃是大唐最大的世家,這點消息想要知道應該不難,如果你能幫我打探到這個消息,崔家在高句麗的生意我可以讓利兩成。”淵蓋蘇文說道。

  “兩成?”

  崔旭有些心動,崔家在高句麗的生意,淵蓋蘇文佔了四成,兩成看似不多,但是換算成金錢,可是一筆巨額財富。

  要知道,崔家運到高句麗的都是高句麗稀缺的物資,價格自然昂貴。

  高句麗幾百萬人口,佔現在大唐人數的十分之二,周邊還有百濟和新羅兩個國家,市場之大可想而知。

  “好,我這就傳信給家族,讓他們調查。”

  對於出賣大唐,崔旭沒有絲毫負擔。

  隋煬帝當年征討高句麗失敗,其中也有世家的一部分功勞。

  “那就多謝崔兄了。”

  淵蓋蘇文想知道大唐有沒有攻打高句麗的打算,如果有,他就能說服淵太祚出兵幫助西突厥。

  一方面是擔心大唐滅掉西突厥,實力大增。

  另一方面西突厥的存在,對大唐也是一種威脅,可以牽製大唐許多兵馬,到時候他要是進攻大唐壓力也會小上許多。

  ……

  吐蕃
  自從上次被大唐逼迫退兵回到吐蕃以後,松讚乾布就以鐵血手腕把都城遷到了邏些。

  邏些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作屏障,東連娘波、工布等地,西鄰羊同,南依雅隆河谷,位置適中。遷都邏些,更有利於防禦北面的蘇毗和西方的羊同。

  許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紛紛遷到平原中居住,更多的人從事農耕,過去的遊牧也改變為定居放牧。

  那些部落的首領自然不願意,但是經過鎮壓,短短幾個月時間,不僅完成了遷都,頌讚乾布對吐蕃的統治力度也達到了巔峰。

  松讚乾布準備用幾年時間來強化吐蕃實力,同時解決掉蘇毗和羊同。

  到時候再出兵吞並吐谷渾。

  然而這個時候傳來了大唐出兵草原,大破草原的消息。

  “大相,大唐這是想吞並周邊的小國麽?”松讚乾布問道。

  祿東讚沉吟了一會,說道:“國主,中原和草原的戰爭由來已久,卻從未佔領過草原,因為中原人都是以農耕為主,草原不適合耕種,唐人根本佔領不了,我估計大唐應該是想趁著西突厥內亂,削弱西突厥的實力。”

  松讚乾布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們可否出兵給大唐一些壓力?”

  他並沒有出兵和大唐交戰的打算,而是想屯兵邊境,給大唐一些壓力,牽製大唐一部分兵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