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659章 遷都?
  第659章 遷都
  松讚乾布接過禮單,隨意的看了一下,問道:“東西什麽時候可以送來?”

  禮單上面的東西他根本沒有仔細去看,所謂的賠償,只是給他一個退兵的台階罷了。

  鄧卓一喜,說道:“只要國主答應退兵,東西兩日內就可以送到。”

  來的時候侯君集雖然和他說了,吐蕃國內不穩,現在大唐插手,吐蕃只能退兵。

  但是鄧卓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沒底,現在看松讚乾布的反應,明顯是答應退兵了。

  松讚乾布沉默了一會,說道:“吐谷渾把答應的東西送來,吐蕃立即退兵。”

  “國主深明大義,讓兩國化乾戈為玉帛,在下這就回去告知吐谷渾國主,一定盡快把賠償送過來。”鄧卓說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留唐使了。”松讚乾布淡淡的說道。

  大唐插手導致他沒能吞並吐谷渾,松讚乾布心裡非常不爽。

  雖然吐蕃國內已經被他一統,但是他對那些投降的舊貴族依然不放心。

  除此之外,吐蕃邊上還有個羊同,之前羊同被他打敗,已經向吐蕃稱臣,他為了籠絡羊同國王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羊同王為妃,但是如果他和大唐交戰,被拖入了戰爭的泥潭,他不能保證羊同不會乘機出兵。

  正是因為有重重顧慮在,松讚乾布才會借機答應退兵。

  之前求婚被拒,加上這次大唐逼迫他退兵給他帶來的屈辱,讓松讚乾布深深的恨上了大唐。

  看著鄧卓離去的背影,松讚乾布拳頭緊握,胳膊上青筋暴起,恨恨的說道:“總有一天,我會讓大唐付出代價的。”

  當祿東讚回來的時候,松讚乾布已經冷靜了下來。

  “國主,現在是否收攏士卒,準備撤兵?”祿東讚問道。

  松讚乾布說道:“撤兵可以,但是你通知下去,讓各城的守軍離開的時候把城池裡的富戶全部給洗劫了。”

  吐谷渾賠償的那些錢財,只能彌補他這次出兵的消耗,他忙活了這麽久,什麽便宜都沒佔到。

  而且打仗的時候,那些士兵有很多立了功勞,還需要賞賜。

  等於說他這次白忙活不說,還要損失不少的錢財,他自然不甘心。

  要不是怕吐谷渾偷襲,他都想把這些城池的百姓一起帶走。

  祿東讚勸阻道:“國主,如果劫掠那些富戶,一會再進攻吐谷渾,那些人定會拚死抵抗,還請國主三思啊。”

  他反對打吐谷渾是因為吐蕃內部不穩,並不是說他不支持。

  古代打仗,一般很少出現屠城和縱兵劫掠的事情。

  因為這樣一來當地的百姓畏懼之下就會幫助守軍。

  歷史上曹操為父報仇,攻打徐州,進行了屠殺,這就導致徐州上下一心,最後便宜了劉備。

  即便後來佔領了徐州,也經常發生叛亂,這就是屠殺留下的隱患。

  劫掠雖然沒有屠殺那麽殘酷,但是那些富戶在當地的影響力非常大。

  一旦做出劫掠的事情,以後吐蕃再次進攻吐谷渾的時候,那些富戶擔心被劫掠,肯定會不惜代價的幫助守軍守城,這樣一來,攻城的代價就會大增。

  然而松讚乾布現在真在氣頭上,根本不聽勸,說道:“我能打下吐谷渾一次,下次依舊能打下來,如果不劫掠富戶,那些士兵的獎賞哪裡來?”

  祿東讚啞口無言,吐蕃剛平定不久,財政方面確實比較拮據。

  士兵立功要是得不到賞賜,肯定會軍心不穩,如果不劫掠,吐蕃後面的日子確實會非常難過。

  國之大,好戰必亡。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打仗打的就是錢。

  士兵死了要撫恤,立功要獎賞,打仗的時候要讓士兵吃飽,無論哪一樣都離不開錢。

  漢武帝打匈奴是打贏了,但是也把大漢打空了,加上後面天災不斷,朝廷國庫空虛,漢武帝晚年,西漢已經有了衰敗的跡象了。

  漢文帝、漢景帝采用了與民休息的政策,輕徭薄賦,經濟慢慢發展了起來,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來,所以這兩位皇帝在位期間也被稱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也給漢武帝積攢了豐厚的家業,為漢武帝北擊匈奴奠定了基礎。漢武帝繼位了之後,開始北擊匈奴,每次攻打匈奴都會耗費大量的軍費,於是漢武帝加重了民間賦稅,還使用很多酷吏去民間強製征稅。

  老百姓們苦不堪言,所以社會矛盾激化,一些人甚至發出來要求漢武帝禪位給其他有能力的人的呼聲。

  松讚乾布選擇劫掠雖然是憤怒之下做的決定,但是他並沒有完全被憤怒蒙蔽理智。

  如果他不下令劫掠,回去以後必定就要增加吐蕃百姓的稅收,這樣對吐蕃來說也不是好事。

  至於以後征伐吐谷渾,百姓會不會拚死抵抗,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

  想通了這些問題,祿東讚沒有在勸阻,而是說道:“國主,劫掠可以,但是必需嚴零那些將士不準亂殺人。”

  祿東讚不用想,也能想到,一旦這個命令下達下去,將士在劫掠的時候,肯定會為自己弄一些好處。

  那些將領可以貪墨一些劫掠來的錢財,士兵分不到,自然就會去搶那些百姓的。

  這樣一來會造成大量的殺戮,祿東讚同意劫掠,但是想把這個影響降到最低。

  松讚乾布點了點頭,下令讓各地守軍劫掠當地富戶,並嚴禁對普通百姓動手。

  為了防止有人陽奉陰違,松讚乾布還把自己的親兵派出去一部分到各地監督。

  安排好了這些以後,松讚乾布對祿東讚說道:“國師,此次回去以後,我準備遷都。”

  “遷都?”祿東讚震驚的看著松讚乾布。

  一個國家的首都,不是說遷就遷的,吐蕃從一個小部落,傳承到松讚乾布已經第三十三代了,都城一直在雅隆河谷。

  這裡有松讚乾布父親和祖先的墳墓,也是吐蕃的發源地,可想而知遷都會面對多大的阻力。

  “沒錯,我準備把都城遷到邏些去,那裡的險要地理形勢,有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達拉山。最重要的是那裡是吐蕃的中心地區,可以居中控制四方。”松讚乾布說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他平叛之前,曾在邏些招集士卒,訓練軍隊,與這裡的部落首領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並得到他們的擁戴,他平定叛亂的武力,都是這裡的部落成員,如果想控制著這支兵力,就不能遠離這個地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