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816章 雖然不要臉,但是好用啊。
  第816章 雖然不要臉,但是好用啊。

  “雖然不多,但也能應應急了。”

  長孫皇后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削減宮廷用度和宗室用度,已經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觀音婢,據朕所知,林家的錢財堆積如山,應該有一千萬貫,要不你和麗質說說,先借朕用用。”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說是借,最後這個錢肯定是不會還的。

  如果林軒在長安,他倒是可以找林軒說,但是現在林軒不在,李世民實在沒臉找李麗質要錢,隻好讓長孫皇后去了。

  長孫皇后微微一愣,這才知道李世民找她逛禦花園,其實就是想和她說這個。

  “陛下應該聽過子貢贖人的典故吧?”長孫皇后說道。

  眾所周知,孔子是戰國時期魯國人。

  當時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不僅可以找官府報銷贖金,還有賞賜。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官府補償的贖金和獎勵。

  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仆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貢用自己的錢做了一件好事,本應該被樹為道德典范,孔子為何反而要批評他?
  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標準超拔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樣使很多人對贖人望而卻步。把道德的標準無限拔高,或者把個人的私德當作公德,兩種做法只會得到一個結果,這就是讓道德尷尬,讓普通民眾聞道德而色變進而遠道德而去!

  所以道德其實應該是一個人人都能夠做到的無損於己的而又有利於人的概念。

  李世民自然知道這個故事,卻不明白長孫皇后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陛下,當時魯國有許多人贖在外的魯國人,是因為贖回去後,官府確實補償了贖金還有賞賜,如果官府沒有說到做到,還會有人去贖麽?”長孫皇后問道。

  李世民明白了長孫皇后的意思,長孫皇后這是在側方面提醒他要說話算話,既然說是借,最後就一定要還。

  “你以為朕不想還麽?等草原戰事結束,還需要在草原建城,需要的錢財更多,朕根本沒錢還他。”李世民苦笑道。

  在大唐建造城池,可以就地取材,花費都非常大,更別說在草原建城了。

  像木料石材草原都沒有,這就需要從別的地方運輸過去,成本自然就會增加。

  “陛下,不一定非要還錢,也可以給其他補償。”長孫皇后說道。

  “其他補償?”李世民有些疑惑的看著長孫皇后。

  “陛下,子初父親還沒有爵位吧?臣妾去找麗質去說借錢的事情,到時候陛下給子初父親封個爵位不就好了。”長孫皇后說道。

  “不行,這不是賣官鬻爵麽?”李世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賣官鬻爵都是昏君乾的,他要是這麽做,以後史書記載下來,他的名聲不要了麽?
  “陛下,這怎麽能說是賣官鬻爵呢,子初乃是駙馬,其父親怎麽能沒有爵位在身呢?至於錢是陛下借的,如何能算是賣官鬻爵?”長孫皇后說道。

  李世民有些詫異的看了長孫皇后一樣。

  這個方法怎麽看都有些不要臉,他沒想到竟然會從長孫皇后口中說出來。

  長孫皇后看到李世民的眼神,有些無語。

  她能有什麽辦法,只有這樣做才能把這件事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樣做雖然會給人一種賣官鬻爵的感覺,卻能安那些官員的心。

  不然按照李世民那麽做,會給人強佔臣子錢財的感覺。

  李世民能強佔林家的錢,等沒錢了,難免不會向他們伸手,到時候怕是要人心惶惶了。

  “觀音婢說的沒錯,子初他父親確實應該封爵的。”

  李世民這樣說,等於是同意了長孫皇后的方法。

  雖然不要臉,但是好用啊。

  一個爵位要是真能賣一千多萬貫,李世民弄不好真的會賣幾個。

  ……

  林軒此時還不知道,李世民已經電極上他家裡的錢了。

  即便他知道,也沒功夫理會,因為高句麗出兵了。

  淵太祚遇刺身亡,淵蓋蘇文身受重傷,讓高建武做出來一個愚蠢的決定,竟然親自去了淵家。

  雖然高建武帶了大量護衛,但是淵府是淵家大本營,本就有大量的護衛,另外為了抓刺客,還調集了兩萬兵馬進城。

  高建武這一去,無異於羊入虎口。

  淵蓋蘇文等的就是這一刻,直接派人把高建武給宰了。

  高建武死後,淵蓋蘇文派人把丸都城忠於王室的官員屠戮一空,然後推高葬登上了王位。

  局勢剛一穩定,淵蓋蘇文就迫不及待的調集二十萬大軍,進入了草原。

  李道宗征伐草原,自然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監視周邊國家和部落的動靜。

  高句麗一出兵,就被探子探查到了,連忙召集眾將議事。

  “諸位,高句麗突然出兵,目的不明,伱們怎麽看?”李道宗問道。

  “大總管,高句麗對我大唐一向溫順,莫不是出兵來幫助我們的?”

  “末將覺得許將軍說的有理,西突厥經常欺負高句麗,應該是高句麗看到我大唐即將獲勝,所以選擇了出兵,不僅可以討好我大唐,還能報仇。”

  李道宗卻沒有那麽樂觀,楊廣雖然三征高句麗失敗了,但是高句麗損失也不小,經過這麽多年雖然恢復了不少,但是也沒有恢復到鼎盛時期,只有四十萬兵馬左右。

  二十萬已經是高句麗一半的兵馬了。

  高句麗要是為了討好大唐出兵,為什麽不少派一點兵馬做做樣子?
  林軒聽到這個消息,有種不好的預感。

  從高建武以前的行為來看,膽子非常小,應該不敢主動找大唐的麻煩才是。

  但是要說高句麗是來幫大唐的,怎麽看都不大可能。

  突然,林軒想到了一個人——淵蓋蘇文。

  歷史上就是淵蓋蘇文殺了高建武,然後激起了高句麗和大唐的戰爭。

  雖然林軒不知道淵蓋蘇文具體是什麽時候殺的高建武,但是應該沒有這麽快才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