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809章 封賞
  第809章 封賞
  回到大營,李道宗並沒有請李承乾去休息,而是帶他來到了軍中的點將台。

  李承乾此次來的目的除了犒軍,還有就是宣讀李世民對立功將士的賞賜。

  李承乾在張亮的陪同下登上了點將台。

  李道宗領著眾將躬身而立,等待李承乾宣讀聖旨。

  “詔曰:任城郡王李道宗,統領大軍經略突厥,連戰連勝,揚我國威,功於社稷,遷為江夏郡王,食邑三千戶。”

  “臣,多謝陛下!”李道宗躬身行禮。

  之前他是任城郡王,現在改封江夏郡王,看似還是郡王沒有什麽區別,實則區別很大。

  很多人可能奇怪,歷史上很多武將的封號會經常變動,但是爵位卻沒變,不知道這麽做的意義在哪。

  事實上,從漢朝削藩後,爵位就沒有了實際的地盤。

  像周朝的時候,分封爵位就有實打實的地盤,在自己的地盤上,軍政一把抓,所以才有了諸侯的稱呼。

  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國家就是周朝時期的諸侯,只不過經過不斷吞並,最後剩下了七國罷了。

  漢朝事情,也學習周朝時期,只不過分封的是宗親。

  所以漢朝時期的郡名才有許多是某某國。

  只不過後來漢朝削藩,那些國的名字雖然依舊保存了下來,但是那些宗親對其已經沒有掌控權了,能享受的只有食邑了。

  唐朝除了親王,不管是郡王還是國公都沒有封地的,只有食邑。

  很多人對食邑不是很理解,食邑又稱食祿,擁有食稅權,故稱為食邑。

  簡單來說,食邑多少戶,就是多少戶百姓不需要向朝廷交稅,其稅收歸勳爵所有。

  但是有的地方富裕有的地方窮,百姓收入不一樣,交的稅自然不一樣。

  這個食邑的百姓怎麽選呢?

  看的自然就是封號。

  李道宗之前是任城郡王,食邑自然只能在任城劃分。

  現在改封江夏郡王,食邑自然就到了江夏。

  而江夏可比任城富裕多了,等於無形中每年的收入也提高了。

  簡單來說,食邑就好比後世的公司股份。

  而封號代表了不同的公司。

  在股份一樣的情況下,自然是公司越值錢,股份也就越值錢。

  當然了,食邑三千戶,並不是說真的有三千戶。

  正常來說,所封的食邑有一半都是虛的,實封的只有一半。

  李承乾把聖旨交到李道宗手上,拿起另一份聖旨,念了起來。

  “宿國公程知節領兵突襲木昆部落,後破十萬大軍,又輔助李道宗大破同娥設二十萬大軍,功於社稷,遷盧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臣,多謝陛下!”

  程咬金非常興奮,盧國公對他有著非凡的意義。

  他乃是山東東阿縣人,他們老家那一代古稱盧國,現在他受封盧國公,對他的意義可想而知。

  李承乾繼續拿出聖旨念道:“昭曰:涇陽縣侯林軒,輔助程知節偷襲木昆部落,大破敵人十萬騎兵,又獻策大破同娥設二十萬騎兵,功於社稷,遷涇陽郡公,食邑一千戶。”

  對於林軒的賞賜,李世民有些為難。

  正常來說,林軒娶了李麗質,哪怕之前只是白身,也會封一個郡公。

  所以李世民才會把女兒嫁給朝中重臣,一方面是為了拉攏安撫,一方面也是給他們一些好處。

  然而林軒不同,按照其功勞,如果不是年紀太小,都已經夠封個郡公了。

  李世民擔心其再立功,賞無可賞,特意壓製,就連他娶李麗質的時候都沒有給他升爵。

  但是林軒這次功勞非常大,賞了別人不賞林軒,難免留下一個賞罰不明之名。

  而全都不賞,顯然也不行。

  “臣,多謝陛下!”林軒躬身一禮。

  他對這些看的倒不是很重,爵位重要的是世襲罔替。

  哪怕以後後人不爭氣,有爵位在,也能保證家族富貴下去。

  但是自古以來正真能世襲罔替的又有幾個?

  再說了,食邑那點收入林軒也看不上。

  “昭曰:阿史那社爾棄暗投明,活捉同娥設,屢立戰功,朕心甚慰,拜左驍衛大將軍,封畢國公,食邑一千戶,另賜婚衡陽公主,班師回朝後擇日完婚。”

  衡陽公主乃是李淵的女兒,話說李淵登基後一點沒閑著給李世民添了許多弟弟妹妹,被軟禁後,天天沒屁事,那孩子生的更多了。

  女孩還好,還能用來聯姻拉攏人,男孩就不同了。

  再怎麽說也是他的兄弟,必須要封王的,封王就要有食邑,即便按照最低標準,也讓李世民非常心疼了。

  幸好這兩年李淵年級大了,沒有再給他添弟弟妹妹了。

  言歸正傳,阿史那社爾本以為李世民最多封他一個郡公,沒想到不僅封他為國公,拜他為左驍衛大將軍,還賜婚公主給他。

  這讓阿史那社爾對李世民心悅誠服,發誓一定要報答李世民的恩情。

  倒不是阿史那社爾眼界這麽窄,一點好處就被收買了。

  事實上,作為頡利可汗的侄兒,突厥的王族,阿史那社爾德身份非常高貴。

  只是李世民的賞賜遠超他的預期,讓阿史那社爾徹底歸心了。

  “臣多謝陛下!”

  “其余諸將皆有賞賜,孤就不一一念了,稍後自會有官員告知。”李承乾說道。

  李道宗、程咬金、林軒和阿史那社爾幾人功勞最大,李承乾自然要親自宣讀。

  其余人功勞就要小上許多,加上人數眾多,自然不需要他來念了,不然他什麽都不要幹了,一天都不一定念的完。

  “太子殿下舟車勞頓,先去休息休息吧。”

  李道宗領著李承乾去休息,杜荷則是領著禮部的官員,宣讀其余人的賞賜了。

  當侯君集聽到自己的賞賜,臉色非常難看,卻不得不強裝笑容的謝嗯。

  他的賞賜只不過是加了一些食邑罷了。

  和侯君集同樣的還有李績,只不過李績對此非常平淡。

  而其他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不像程咬金他們,到了國公,基本也沒什麽賞賜了,無非換個封號加點爵位。

  基本上有爵位的都升了一級爵位,沒有爵位的,也有了爵位。

  不過他們的爵位並不能世襲,只能傳三代而已,而且還要逐漸降爵。

  但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光宗耀祖之事了。

  就連沒有爵位的薛仁貴,也撈了一個龍門縣子的爵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