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741章 用心良苦
  第741章 用心良苦
  “母后可以讓豫章姐姐陪兒臣去啊,她和皇姐關系最好了,皇姐出嫁後,她還沒去皇姐家裡去過呢。”李治說道。

  “不行。”長孫皇后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說道:“豫章和房家二郎的婚期將近,此時不適合出宮。”

  唐朝對公主的限制沒有明朝那麽大,豫章公主雖然為出嫁,出宮玩耍一下還是可以的,要是平常她就答應了。

  但是還有一個月就是豫章公主和房遺愛的婚期,此時豫章公主出宮難免造人詬病。

  房玄齡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到時候難免心中不悅。

  李治哪裡懂這些,還以為長孫皇后不讓他去呢,因此有些委屈。

  長孫皇后想了想說道:“明天正好休沐,讓高明陪你去吧。”

  休沐從字面看,就是休息、沐浴的意思,也是對古代官員的休息日的稱呼。

  普通百姓自然沒有休息日一說。

  從西漢開始,朝廷就有明確的規定,官員五日一沐,也就是說,官員工作四天可以休息一天。

  這個制度一直被各朝代沿用,南北朝時期雖然有所變動,但是到了隋朝依舊沿用了五日一沐的規定。

  唐承隋製,也是五日一沐,一直到李治繼位後,國事頻擾,改為了十日一沐。

  而此時是貞觀時期,依舊采用五日一沐。

  在休沐的日子,不僅官員放假,就連早朝都不用上。

  長孫皇后讓李承乾陪李治去,也是有一些私心的。

  之前林軒和李承乾走的比較近,但是這段時間林軒好像在刻意的疏遠李承乾。

  以長孫皇后的聰慧,不難猜出,應該是李世民敲打過林軒。

  作為李世民的枕邊人,長孫皇后自然非常了結李世民。

  因為有自己的前車之鑒在,李世民雖然封了李承乾為太子,但是卻沒有給他任何實權。

  不僅如此,李世民也不願意李承乾和朝中大臣交往過密。

  長孫皇后讓李承乾陪李治去,並沒有想幫李承乾培植勢力的想法,只不過想讓李承乾多和林軒接觸,搞好關系。

  林軒此時雖然只是一個縣侯,統領的也不過才一萬兵馬,但是長孫皇后非常清楚,那是因為林軒太過年輕,李世民在刻意打磨林軒。

  再過幾年等林軒年紀大一些,成熟一些,李世民肯定要中用林軒的。

  林軒和李承乾的年紀相仿,等李承乾繼位的時候,林軒已經是朝中重臣了。

  李承乾剛剛登基,林軒能夠盡心輔佐,對李承乾掌握局勢有很大的幫助。

  作為一個母親,長孫皇后這麽做,可謂是用心良苦了。

  “多謝母后。”李治大喜,對於誰陪他去他並不在乎,只要能去就行了。

  ……

  東宮
  李承乾揉了揉有些酸澀的手腕,說道:“一天到晚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從貞觀五年開始,李世民就下旨把一部分不重要的奏章送給李承乾批閱。

  一開始李承乾還非常興奮,雖然都是一些不重要的時期,但是他依舊仔細思考,殫精竭慮,就是希望能得到李世民的讚賞。

  但是時間久了,他就有些麻木了,沒有一開始的乾勁了。

  “太子殿下慎言,陛下這是想鍛煉太子殿下的理政能力。”杜荷隱晦的看了看那些伺候的太監和宮女。

  李承乾反應過來,說道:“父皇的苦心孤自然知道,只是孤想替父皇多多分憂分憂。”

  “殿下仁孝,陛下知道了肯定會非常欣慰的。”杜荷誇讚道。

  “你們都下去吧。”李承乾對兩邊站立的宮女太監說道。

  “是。”宮女太監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等書房就剩他和杜荷的時候,李承乾說道:“剛剛是孤疏忽了,不過東宮的人都是伺候孤多年的老人了,不會亂說的。”

  “太子殿下,小心無大錯,萬一這些人私底下議論被別人聽了過去,到時候被有心人利用,就麻煩了。”杜荷說道。

  這種話心裡想想,私底下說說,倒也沒事。

  而一旦被傳出去,麻煩可就大了。

  “孤知道了,以後會注意的。只是這些奏章本就是尚書省處理的,就算孤處理了,最終還是要尚書省的人重新批閱。”

  奏章送上來後,會有專人分揀一下,特別重要的才會由皇帝親自處理,大部分的奏章都是由宰相處理的,最後皇帝過目一些便可以了。

  如果皇帝覺得有不合適的地方,會重新批閱,沒有不同意見的,只需寫一個閱就行了。

  如果一個國家的奏章全由皇帝處理,皇帝一天到晚啥也不乾,光看奏章和睡覺,都忙不過來。

  當然了有一個人除外,這個人就是朱元璋。

  明初,朱元璋覺得丞相權利太大,胡惟庸案後,就撤銷了丞相制度,胡惟庸也被稱之為最後一個丞相。

  這樣一來,朱元璋牢牢的將權利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

  但是這麽做也有一個壞處,那就是所有奏章都需要朱元璋一個人處理。

  根據史書統計,朱元璋曾在8天中處理1160件奏章,如果保守的算一件奏章是1000字,那麽1160件奏章就是116萬字,平均每天閱覽奏章的字數就是15萬字。另外一件奏章不可能只寫一件事,這8天當中奏章所涉及的事情是3391件事情,那麽朱元璋平均每天要處理423件事,用日理萬機形容都有點謙虛。

  處理奏章需要閱和批,還需要需要仔細思考。

  這就導致了朱元璋每天天沒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深夜。

  這樣的日子,人家過了三十一年。

  不管後世對朱元璋怎麽評價,但是他的勤奮,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能夠比擬。

  最讓人佩服的是,人家這麽忙碌,還沒忽略后宮的美人,兒子女兒生了一大堆。

  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就沒有朱元璋的本事了。

  雖然後來明朝建立了內閣制度,但是每天需要皇帝處理的奏章依舊非常多。

  皇帝不敢違背祖訓,怎麽辦呢?

  就把奏章叫給太監處理。

  這也導致了明朝的太監權利非常大。

  明朝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被稱為‘內相’,其權勢可見一斑。

  遍觀歷史,明朝太監亂權事件是歷朝歷代最多的。

  言歸正傳,尚書省送給李承乾批閱的奏章實際上都是需要尚書省處理的那一部分,而且李承乾批閱以後還需要尚書省重新批閱後,才會呈報給李世民。

  這也是李承乾慢慢失去熱情的原因。

  他覺得自己批不批閱,並沒有什麽意義,他批閱的結果並不會起到什麽作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