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大唐能簽到》第718章 焚書坑儒?
  第718章 焚書坑儒?

  “臣等參見陛下!”眾人躬身一禮。

  李世民臉上依舊殘留著憤怒之色,擺了擺手說道:“免禮吧,你們是因為宮外那些人來的?”

  “回陛下,正是。”

  房玄齡作為尚書左仆射,在眾人中官職也是最高的,代表眾人站出來說道。

  李世民臉色難看的說道:“那些人目無尊上,竟然敢抬棺堵宮門, 自古以來都未有如此荒唐之事,朕已經下旨,把那些人全部下獄問罪,你們不用說了。”

  “陛下,萬萬不可啊,如果只是賀瑜的一些弟子,如此做倒是沒什麽, 但是現在外面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在宮門外跪坐的士子已經達到三百多人了,如果全部問罪,恐失天下士子之心啊。”房玄齡急忙說道。

  “朕只是處置一些亂臣賊子,何來失天下士子之心一說?如果大唐的讀書人都是如此不辨是非,黑白不分之人,那麽要他們何用?”李世民冷聲道。

  “陛下莫不是要學那始皇帝,焚書坑儒不成?”魏征質問道。

  “放肆!”李世民臉色鐵青。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但是焚書坑儒之舉,讓他背負了千年罵名。

  當然了這和後來儒家當道也有很大的關系。

  李世民立志要超越秦皇漢武,但是他想超越的是功績。

  魏征沒有絲毫懼怕,淡淡的說道:“那些士子抬棺逼宮,確實不妥,但是如果陛下直接將所有人治罪,和始皇帝焚書坑儒有何區別?始皇帝焚書坑儒失去了天下士子的心,陛下如此做,也會失去天下士子的心。”

  不得不說,魏征是真的不會勸人。

  從李世民沒有叫李木繼續去傳旨,就可以看出,李世民之前也是憤怒之下做出的決定, 但是又不好朝令夕改。

  而房玄齡等人的到來,也讓他有了台階下。

  他本來準備,等房玄齡他們勸一勸,他再順著台階下來,然後商議處理辦法。

  結果房玄齡才勸一句,魏征就跳出來說他想焚書坑儒。

  “陛下,魏國公之話確實有些危言聳聽,但是我大唐言論自由,這些人抬棺逼宮確實有罪,但是其中也有許多人只是被蠱惑來的,如果全部治罪怕是不妥。”長孫無忌說道。

  雖然他對魏征不爽,但是這個時候不是報復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先消除李世民的怒火,解決眼前之事。

  李世民冷著臉說道:“那你們說此事應當如何辦?”

  房玄齡躬身說道:“陛下,臣願意親自去勸他們回去。”

  李世民揉了揉頭,房玄齡追隨他這麽多年,他繼位以後房玄齡又一直輔佐他處理政務, 他對房玄齡豈能不了解。

  房玄齡如果有辦法, 肯定會說出來, 現在直接提出要親自去勸說, 可見他此事也沒有好辦法。

  房玄齡此去無非是想利用他的聲望,把那些人勸回去。

  但是李世民非常清楚,這件事是世家在背後操縱的,哪有那麽容易被勸回去。

  長孫無忌目光一閃,說道:“陛下,臣覺得解鈴還須系鈴人,涇陽縣侯能贏得比試,可見其才思敏捷,或許他會有什麽辦法呢?”

  至於真的把林軒處死,長孫無忌根本沒想過。

  李世民要是放棄林軒,等於向世家妥協,世家嘗到了甜頭,怕是以後類似的事情會經常發生。

  “李木,去把林軒召進宮來。”李世民說完又叮囑道:“讓他走玄武門。”

  玄武門位於太極宮北面偏西,並不是常用宮門。

  而因為玄武門之變,也讓‘玄武門’眾人皆知。

  事實上,玄武門是東宮進宮最近的宮門,尋常只有太子進宮才會走這裡。

  自從玄武門之變以後,‘玄武門’這個名字,很少有人再提起。

  “是。”李木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

  賀瑜死了,他的弟子抬棺在宮門口跪坐,這麽大的事情,林軒自然得到消息了。

  “夫君,妾身現在就進宮去見父皇,那些人太可惡了,他自殺和夫君有什麽關系。”李麗質氣憤的說道。

  林軒笑道:“不用慌,沒事的。”

  說真的,一開始林軒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也有些慌的。

  歷史上,皇帝頂不住壓力,臣子淪為棄子的事情,並不少見。

  不過很快林軒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李世民不可能放棄他。

  之所以林軒這麽認為,倒不是他覺得他對李世民有多重要。

  這次的事情,上層都知道是李世民和世家的博弈。

  如果李世民放棄他,等於向世家妥協,而且還會寒了其他人的心。

  以後再想打壓世家,就非常難了。

  就拿宋朝來說,兩宋期間改革變法不斷,王安石變法,慶歷新政,都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且對後世有著非常寶貴的指導意義和歷史作用。尤其是在北宋,北宋的皇帝還算勤勉,歷代皇帝勵精圖治,改革一直是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然而真正成功的卻寥寥無幾,甚至王安石被稱作大奸臣,被列入了奸臣轉之中。

  商鞅變法使秦國從邊陲小國一舉成為戰國七雄之首,並最終統一全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的國運昌盛。然而,無論是北宋的熙寧變法還是慶歷新政,亦或是南宋的孝宗中興改革,無一例外,全部以失敗而告終。

  因為本質上都觸動了地主階級世家大族的利益,世家大族左右朝堂的問題,在宋朝乃至之前的唐朝都解決不了,皇權不夠強硬,甚至仁宗臨陣倒戈,這都導致了變法之路在宋朝走不通。

  幾代皇帝缺乏魄力,也讓那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強已經對變法有了經驗,這也是宋朝變法一直失敗的重要原因。

  以李世民的才智,自然能明白這一點,至於魄力,李世民同樣不缺。

  李麗質不知道林軒為何這麽自信,臉上依舊帶著憂色。

  其中的緣由,林軒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他總不能說,你爹可是殺兄囚父的狠人,沒有那麽容易被世家逼迫吧。

  “侯爺,駙馬,宮裡來人了,已經前往前廳了。”春月走進來說道。

  “夫君,怎麽辦?”李麗質有些慌亂的說道。

  林軒柔聲道:“別擔心,應該是陛下派人來召我進宮商議此事,你在家等我回來。”

  說完,林軒整理了一下衣服,前往了前廳。

  等了一會,下人來報,林軒跟隨宮裡來人進宮去了。

  李麗質咬了咬牙,讓人備車,往皇宮而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