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血疫余生》第246章 戰略規劃
  第246章 戰略規劃
  艾格這次帶隊過來和上次還有一些不一樣。

  簡單的講,上次的聯合行動主要目的是殺怪,這次聯合行動,除了殺怪,還牽涉到一個戰利品的分配問題了。

  對於這點,艾格已經提交了長期聯合外勤行動的提案,並得到了通過。艾格通過這個提案,試圖明確參加聯合行動各方的責權和收益。

  簡單的來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次行動開始之前按照出資多少折算股份,戰役完成後根據股份對戰利品進行比例分配。

  折算的高價值戰爭資源,依次為人力、高價值消耗品、低價值消耗品、耐用品。

  人力折算價最高,是因為人力在行動結束後需要發放額外的物資獎勵,而且人力還牽涉到負傷和死亡。

  艾格明確了,負傷和死亡人員,由出人力的團隊負責。比如說第一次聯合行動中死亡的2名隊員,就由開墾團自行承擔。

  消耗品就不提了,每次行動完大概率都會消耗光,不然消耗品就沒有準備的意義了。當然了,剩余的消耗品可以作為戰利品進行再次分配。

  耐用品是可以多次使用的,雖然也很重要,但是畢竟安全系數最高,幾乎每次都可以得到完全回收。這裡就包括了車輛、槍械、刀具、防具等裝備。

  根據艾格的這個聯合行動提案,第一次行動中,福音團隊和福音開墾團的收益分配為50:50,包括那天外勤隊員被困的南城廣場建築群,這些都是收益對半分。但是從第二次行動開始,就應該按照雙方實際出資情況進行分配。

  當艾格提出這個提案時,董事會一片嘩然。

  剛剛被選上董事長的安迪,在艾格提出這個提案後,就直接動用董事長權限強行通過了提案。

  安迪這樣搞,主要是怕有不懂事的董事提出反對意見,導致這個提案作廢。

  洛克神父剛剛去世,艾格就在董事會上提出這個提案,給人一種想要分家的感覺。

  但是安迪知道,就正是因為艾格不想分家,他才提出這個提案。

  第一次聯合外勤行動就可以看出來,開墾團的人員不管是數量還是精銳程度已經遠超福音團隊了,在後續的外勤行動中,如果福音團隊的人員數量跟不上,那麽就會導致必然有人對利益平均分成有看法。

  當有看法的人越來越多後,艾格一個人也未必能壓得住,他需要照顧手下人的情緒。最終的結果就是開墾團不帶福音團隊了,自己玩。

  到了這種程度,無論大家還想多麽親密,已經是事實分家了。

  而現在這種模式,顯然是有利於物資更為充沛的福音團隊。

  對於艾格的示好,安迪自然是心生感激,於是他連忙趕在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之前,秒通過了這個提案。

  果不其然,艾格真的是回去整編了一下隊伍後就帶著人過來了,這次開墾團的外勤隊員數量比上次還多。

  福音團隊這邊有點抽不出人來了。上次那批隊員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休整,安迪一咬牙,他把內勤保安隊給拉出去了。

  保安隊才12人,人數還差很多,安迪又從一般內勤人員裡面點出來2人,湊齊14人,再辛苦尼古拉斯繼續帶隊,這樣剛好5個小隊,勉強達到了聯合外勤隊的人員要求。

  當聯合外勤隊正在進行最後的出征準備時,艾格召開作戰會議,他把阿倫、昂德還有尼古拉斯這幾人叫到一起,然後尼古拉斯打開自己的電腦,艾格拿著一杆掃把充當指揮棒,指著地圖講述他的戰鬥計劃。

  “通過第一次聯合外勤任務我們可以得知,要消滅感染者收復普多市是一件極為艱巨、而且漫長的戰役。

  雖然我們的外勤隊員作戰極為英勇,但是因為我們與感染者的人數比懸殊極大,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像是一隻很強壯的螞蟻試圖暴打一頭大象。”

  艾格講道這裡,大家都笑了一下。

  “所以,第二次聯合外勤任務,我們需要改變一下戰鬥思路。”艾格說道:“第一,我們需要提高戰鬥效率。所以,這次外勤任務中,我要求舍棄冷兵器,所有隊員使用槍械擊殺感染者。”

  艾格這麽一說,尼古拉斯想舉手說話,不過他的手舉了一半就放下了。

  “尼古拉斯,你說。”艾格看到了尼古拉斯的動作,他示意尼古拉斯把當講不當講的話講出來。

  “隊長,我們嘗試過用槍械射擊,但是效率太低了。”尼古拉斯對著艾格說道。

  “關於效率問題,等一下我會專門講。”艾格對著尼古拉斯說道,然後他繼續說道:“第二點,我們需要改變刷怪的思路,不能單純的刷死怪,要想辦法把感染者拉散開。

  我認為,想要有效降低感染者變異的概率,首先就要降低他們的規模與密度。

  當然了,這點完全沒有依據,只是我個人猜想。但是在無法徹底清除普多市的感染者之前,首先將盤踞在普多市的感染者拉散開,對我們的行動更有幫助。

  最大的幫助就是,我們可以觀察他們的行動來推測是不是又有新的血疫之心形成。”

  艾格這麽一講,大家就明白了。

  形成血疫之心時,感染者都會朝一個方向聚集。如果他們原本就密集的蹲在一起,有沒有變化誰都看不出來。

  但是如果感染者是離散狀態,只要發現感染者突然開始朝著某個方向聚集了,那麽就可以推測出某處大概率正在孵化血疫之心。

  艾格這麽一說,大家對第二次外勤行動的整體思路就很清晰了。

  艾格這時候用掃把敲了敲那個工字型建築群,他說道:“第三點,這也是第一點和第二點行動能否順利開展的基礎。那就是在這裡建立起潮汐式永久前哨站。

  這個潮汐式永久前哨站是福音團隊和開墾團共有,也包括共享裡面的所有資源。

  我們首先到達這裡並佔領此處,隨後利用這裡的物資武裝自己。如果這裡的槍店擁有足夠的槍械和彈藥,那麽我們就可以直接開展作戰行動,如果槍支彈藥不夠,當然了這個概率非常小,我們則需要規劃再打下最近的另外一個槍店。”

  聽到艾格的話後,大家都覺得這個計劃的可執行性非常高。

  其實在上一次的外勤行動中,大家最開始也是為了獲取各種物資才想到打下大商場的。至於槍店裡面槍支和子彈夠不夠的問題,這在座的阿美利堅人根本就沒考慮過。

  以前每年一到促銷季,比如說黑色星期五、感恩節、聖誕節,各路商家都要想方設法打折促銷,軍火商也不例外。

  除了槍支大促銷外,軍火商也會推出各種子彈大禮包。

  比較出名的聯邦子彈公司曾經別出心裁的直接用大鐵桶來裝子彈,以論桶來賣。這種量大管飽又便宜的促銷方式直接就讓子彈桶給賣瘋了。

  它的競爭對手Hornady公司更厲害,有樣學樣,也是用桶裝。但是同樣的大鐵桶,他們由於把子彈裝得更均勻,所以就塞得更滿。同樣的價格,他們家的一桶子彈可以多裝1400發左右,每桶平均13800發子彈上下,最低也不會少於13500,超過14000的也很多。

  這種大鐵桶,一個就是上萬發子彈,槍店裡面不屯個上百桶子彈,簡直不好意思開店。

  打仗,窮有窮的打法,富有富的打法,土豪有土豪的敗家法。

  之前艾格教導外勤隊員用槍械射擊感染者時,盡量瞄準頭。說是什麽效率,其實都是狗屁。那還不是窮惹的。

  一個鄉下小鎮的槍械店,子彈再多也經不起整個團隊的人禍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於是艾格也習慣了將自己的射擊能力運用到最大。

  現在根本不用考慮命中率,把感染者引出來,直接突突突就完事。步槍多帶幾把,槍管打燙了就換槍,一個小隊分一桶子彈,打不光不準回家。

  如果能找到班用機槍,那就更爽了,皮卡車架機槍,用過都說好。

  艾格這麽一番講解,大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很容易陷入路徑依賴。能打破自身路徑依賴的人,都是極為了不得的人,這類人太少了。

  第一批外勤任務時,最開始大家使用冷兵器一方面是確實存在槍械射擊效率不高,彈藥供應存在困難的實際難題。

  在權宜之下,開始使用冷兵器。

  隨後發現使用冷兵器效率比使用槍械似乎還要高一些,於是思維漸漸就落入了一個定式思維中了,就是要最大化利用感染者的離線狀態。所以他們越打越安靜,最後全部是用刀和長矛在殺。

  在保持靜默的情況下,這種方式確實能達到最佳效率;但是冷兵器的效率是有極限的。

  當大家陷入定式思維時,就會出現非常經典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情況,艾格恰好是局外人,他首先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啥我一定要保持戰鬥靜默呢。

  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捋,一點一點從結果倒推條件,推到盡頭後,發現這個條件我有。

  那麽整條邏輯鏈就可以點亮了。

  這就是艾格的一個思考習慣,倒排工期逆向思維法。

  阿倫聽到艾格的戰略部署後,覺得中規中矩,沒有什麽奇特的地方。

  說實話,對於貝拉做出帶領全員加入福音團隊的決定,阿倫心裡意見很大。畢竟這是好不容易才拉起來的隊伍,就這樣白白送人,他不服。

  當然了,這些天來的所見所聞讓阿倫也想不明白,開局只有5個人的福音團隊,為什麽能在短短幾個月建立起如此龐大的營地,而自己帶領著如此眾多優秀的隊員,結果卻越打越狼狽。

  阿倫決定好好觀察一下。

  “大家還有什麽疑問沒有?”艾格習慣性的對著所有人問道。

  “沒有。”所有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好,出發。”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