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長隨》第448章 心安
  第448章 心安
  而這實際上是他最初的努力改命喚運的做法的延續。

  而想到這裡,李桂驀然發現他的心其實一直沒有安寧……這股不安寧其實是促使他,自從來這裡後,做這做那的根本原因。

  “是什麽使我的心如此不得安寧?”

  李桂心中思忖著,驀然發現這個問題與人的心裡有關,與這個時代有關,與他知道的歷史知識有關。

  人總是本能的尋求最大的安全系數,在這個前提之下,獨自來到這裡,異鄉異客,為了最大的安全系數,最好是做皇帝,但現在又是相對承平的年代,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大隱隱於朝,但歷史知識又告訴他,所寄生的王朝敗落的不可避免……

  總而言之,所有的這一切促成了他以上的選擇,而所有的選擇也都是為了心安而已!

  “如果我還在上一世,應該不會有這些追求,為什麽我會來到這裡?”

  李桂心中喃喃著,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以前一個論壇上關於物質的論點,具體說是佛家的論點,一個人站在那裡,唯物主義者認為他是存在的,但佛家不這麽認為,佛家認為他看似在那裡,但本性卻是空的,之所以現在存在,只不過是暫時緣法匯集在那裡,隨著緣法的消散,人也歸於虛空……

  “或許我就是因緣法匯集而來,緣雖然終將消散,但緣起緣滅之中有一種心境……”

  ……

  忙忙碌碌最終是空。

  慧空之所以問李桂這樣的話,主要是想下一步以佛家苦寂的觀點勸說李桂少折騰了,最少讓別讓他跟著折騰。

  當然這也是隱晦的表達不滿,為下一步向李桂討要銀子作準備,誰知李桂在張了下嘴巴後居然沉默了起來。

  “他怎麽了這是?不好回答嗎?觸動他了,開悟了,還是想著避開我的話?”……

  隨著李桂的停頓,慧空不由得思緒紛飛。

  而其實李桂的思考的雖多,但思維何等快捷,外在也就只是一頓,就在慧空思忖之間,李桂已經開口說道:“緣起性空,緣滅而散,緣起緣滅,其中只求心安。”

  說罷,突然之間李桂心裡沒了與慧空青雲談給他們補貼的興致了,覺得他們暫時不吃豆腐,隻吃些青菜也是可以的!

  “……老和尚居然想點化我,亂我心境,這是因,我這樣做是果……”

  思忖之間,李桂長身而起,抱拳而去。

  ……

  按照佛家的觀點緣起緣滅就是人之一生,而李桂的“緣起緣滅,只求心安”實際上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人生行事的態度,心安為準;一是人生的追求——心安。

  心安為靜,這其實和佛家修行要求達到的精神狀態是一致的!

  不過李桂在慧空與青雲心裡,李桂是地地道道的儒家門徒,他們都沒想到李桂居然能說出如此具有禪意的話!因此聽到李桂的話後都不僅呆了一呆,然後才高誦著佛號、道號,禮送了李桂。

  ……

  “沒想到李大人居然如此有慧根,若皈依我佛,必為一代高僧。”送走李桂,慧空立刻歎道。

  “是啊,人道紅花、綠葉、白藕是一家,果然如此。”青雲答道。

  道士遊歷紅塵煉心,佛家於紅塵中吃齋念佛,儒家行事直問本心,不論途徑如何,“心”是歸宿,心安是追求,所以青雲才有如此之歎。顯然他也是有了些感觸的。

  ……

  從慧空那裡出來之後,外面依然是毛毛的細雨,天空陰沉,但不知為何李桂突然覺得天宇開闊。

  ……

  而李桂剛進入他官房的小院,卻見詹光、乾植雲、朱延喜、劉廣茂四個人等在他房門口了。

  一看這陣勢李桂就知道出事了,“什麽事,怎麽了?”隨即李桂問道。

  “回大人,被關押的幾位裡正、管事家裡有幾位被砸搶了,虞城、上緣幾縣都有。”隨即乾植雲躬身答道。

  這就屬於過激的行為了!出現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這些死鴨子嘴硬的管事、裡正在鄉民的心裡已經自然的成了他們的對頭,當然也有可能別有用心當然,不論如何這種事不應該允許存在,而且這種苗頭很危險,在有心人的指引下有可能發生暴亂!
  “此事不可等閑視之,你和修主事派兵去,聲勢一定要浩蕩,但隻拿首惡,查明原因。另外,你把這些事也告訴牢裡的裡正、管事。”李桂鄭重的安排道。

  “是。”乾植雲領命而去。

  ……

  須臾,監牢裡傳來了一片長籲短歎之聲……

  ……

  世間的事物往往是一體兩面,下面鄉民的暴亂雖然給金陵地區帶來了不穩定,但同時更讓監牢裡的裡正、管事如坐針氈。

  不過這樣也給了他們低頭的理由……如此三天以後,十月二十一,監牢裡又回復了以前的平靜——在這期間其實是頗為曲折的,有的是沒忍受住乾植雲他們都持續威懾,有的是擔憂後門失火,最後一批人離去,則是因為他們的主子來了信,直接打擊了他們堅持的心。

  ……

  而鄉民暴亂在大兵之下也平息了,只是主犯楊召,諢號“四眼狗”的跑了,據鄉民說,“四眼狗”與平樓村管事張彪來往甚密。

  李桂清楚這裡面一定有內幕,說不定借此搞倒許壽都有可能,但此時卻不是做這種事的時機,原因一是他覺得他和許壽雖然有很多齷蹉,但還沒到你死我活的那一步。

  另一個因素是雍元帝,李桂清楚雍元帝現在只怕也沒有節外生枝的心情。

  但是為了震懾許壽,也是為了防止其他人有不良的想法,也是為了安撫民眾,李桂還是對楊召下了海捕文書。

  ……

  而隨著這些管事、裡正背後主子的書信的到來,雍元帝特意給李桂的書信也隨之而來。

  李桂接到驛差送來的書信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其時李桂正想回去,但是他還是打開了雍元帝給他的信。

  其實李桂並沒想到雍元帝會專門給他來封信,他還以為是他密奏的批複,因此打開之時微微愣了一下。

  然後他就看到了雍元帝親切的稱呼:李愛卿,你之行事,朕已知矣,愛卿一心為國,公而忘私,朕心甚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