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長隨》第421章 親王
  第421章 親王
  李桂最後邁出了太和殿。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朝堂、官場的規矩,這朝堂的進出都是官職品級高的先行。

  當李桂出了太和殿之後,“後庭。”沈正陽的聲音溫和的從大殿的台階下響了起來。

  “先生。”李桂一邊應著,一邊下了台階。

  ”後庭你不該替我出頭。”隨後沈正陽歎了口氣說道。

  李桂也清楚自己那麽做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對於這件事他本想著怎樣退縮的。

  但是這樣做卻讓他的心感覺舒服!因此聞言李桂笑道:“這本來就是學生該做的,畢竟這個提議是學生提出來的,只是當時沒想到竟會連累到先生。”

  “這也不是什麽連累,畢竟你此策也是利國利民,正是我被該行之事。不過你這番見識當真令為茅塞頓開!”

  “先生過講了。”

  ……

  大虞內閣成員在紫禁城外城西,各有一出小房,之所以這麽近,也是為了方便皇帝垂詢。

  兩人邊走邊談,往沈正陽的官房而去。

  ……

  而在李桂與沈正陽出宮的時候,和親王與安親王也被召進了宮裡。

  雍元帝讓和親王與安親王一起去做這事,用意識很多的,也是很明顯的,首先這是繼續向外展示他對“攤丁入畝”這個政策的重視;其次則是培養國之儲君了,這等大事正是讓他們學政的好機會。雍元帝不會錯過。

  至於派了和親王和安親王兩人,是因為雍元帝對這兩人都比較滿意,需要在做事中觀察他們。

  而這一招其實是雍元帝跟著泰寧帝學的,對於這一招,雍元帝對泰寧帝很是佩服,認為此法甚好。

  “他們極為都是我朝之能臣,國之棟梁,你們兄弟二人去後,只需要用眼睛看,不需要動嘴巴,你們明白嗎?”

  雍元帝對和親王與安親王淳淳教導著。以他的閱歷與經驗是不會讓和親王與禮親王去指揮李桂這幾個人的,因為他清楚李桂、劉正德、沈正陽、丁貫九幾個人,不僅是將才,更是帥才,不需要和親王、安親王的指揮,他們需要的只是觀摩。

  和親王與安親王對雍元帝的意圖心知肚明,齊齊躬身說道:“孩兒遵命。”

  ……

  李桂與沈正陽到了沈正陽的官方之後,一個長相比較憨厚,行動也並不靈敏的小廝往銅盆裡倒了水,然後又給兩人倒了茶。

  這樣的人據說是特意挑選的,軍機重地容不得其他心思活潑、機靈的人,所以挑選的雜役不僅根兒清、笨拙,而且腦袋還不靈活。

  而李桂和沈正陽剛剛坐下,丁貫九、劉正德便先後到來,劉正德見到李桂“哈哈”一笑,一拱手說道:”不想你我再次同處一事,真是緣分。”

  李桂心知劉正德說的是他以前對付賴大之事,一抱拳回禮道:“以前多謝劉大人照顧。”

  而上一次處理李桂與賴大的矛盾,劉正德實際上就顧忌重重,猶如走鋼絲一般,頗為艱難,而現在這件事雖然知道這是雍元帝對他的賞識,對他的培養、重用,但同時也讓他走上了風口浪尖!
  “這小子!遇到他就沒什麽好事兒!”

  隨後劉正德心裡嘀咕著,對李桂拱了拱手,笑道:“彼小事兒,何足掛齒。”

  隨後眾人分大小做下,而後丁貫九說道:“是不是去請兩位王爺。”

  丁貫九、劉正德之所以這麽匆匆而來,是因為他們已經琢磨到雍元帝的性子,知道雍元帝的性子很急躁,特別是有事之時,更是如此,所以他們也不敢怠慢。

  而這事雍元帝既然要和親王與安親王參與,那就應該等他們來,但現在他們還沒來,所以丁貫九才有這麽一說。

  “嗯,稍微等等吧!皇上定然對兩位王爺有旨意……”隨後沈正陽說道。

  而就在這時門口人影一閃,和親王與安親王幾乎同步邁了進來。

  而眾人都知道未來的九五之尊就在這兩人裡面產生,李桂甚至知道誰將是未來的九五之尊,因此和親王、安親王年紀雖輕,但眾人都沒有怠慢,紛紛起身。

  李桂等人知道這兩人身份特殊,而和親王與安親王也知道這一屋子的人個個都是非比尋常,是需要刻意結交的對象,而現在就是機會……

  之所以說是機會,是因為歷代皇帝對皇子結交外臣是極為反感的,出了皇儲,一般不允許皇子結交外臣,這裡面的意思大家心知肚明。

  而從這一點上來說,和親王與安親王已經將其他皇子遠遠的甩到後面去了。

  而這次可以結交的又都是臣中精英,因此敘禮之際和親王與安親王態度相當隨和,滿面春風。

  而在李桂行禮之際,和親王忍不住說道:“沒想到李大人這麽年輕,你哪年生人?”

  問這樣的問題,實際上是有拉進之意,更加的隨和可親,又不著痕跡,李桂卻知道和親王應該就是後來的皇儲,因此倒是不敢大意,也帶著笑容恭敬的回道:“回王爺,微臣乃甲醜年生人。”

  “那倒和我同歲。”和親王笑道。

  而下一刻安親王也笑道:“李大人名傾朝野,沒想到居然還如此年輕!”

  雖然以前在各種規矩之下,和親王與安親王沒有與李桂結交的機會,但是對於他的詩名和事跡,特別是最近“攤丁入畝”的事他們都是知道的。

  他們也知道李桂是個必須拉攏的人物——能提出這樣的政策,有這樣的眼光,在他們眼裡李桂已是不世之才,治國安邦之才!
  “些許微名。”李桂謙遜道。

  ……

  眾人落座之後,沈正陽對和親王、安親王拱了拱手,說道:“攤丁入畝之事的重要性老修就不說了,皇上嚷咱們幾個拿出個章程,不知道兩位王爺有什麽意見。”

  和親王與安親王年紀雖輕,以前又沒有多少從事政事的經歷,算是初出茅廬,但身份再那兒,沈正陽還是要先尊重一下。

  而和親王聞言一擺手,笑道:“不瞞沈大人,我和安親王來時,父皇已經交代了,我倆來此只要帶著耳朵來就行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