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外科教父》第590章 搬運三人組
  第590章 搬運三人組

  平時蘇教授不動聲色,可是暗地裡對這個女婿愛護有加。

  當初巨頭公司封殺銳行,老蘇發怒,給予巨頭公司釜底抽薪般的回擊。

  針對我自己可能還不會這樣下狠手,要是針對我女婿,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蘇教授就是這個邏輯。

  “有脊柱外固定架的成績,楊教授下一個課題申請傑青希望很大。”

  鄒教授不愧是蘇教授的得意弟子,想法能夠碰到一塊。

  傑青是指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全國每年評選只有200人左右,用於培養年輕的科研技術人才,向世界前沿科技領域,造就一批優秀學術帶頭人。

  傑青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資助科研經費上限100萬元,下限80萬元,經費使用期限為四年。

  參與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選最低要求為具有高級專業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

  楊平目前博士還沒畢業,所以這一條是個卡口,首要的任務是將楊平的博士提前畢業。

  拿到博士學位,再進軍傑青,希望非常大。

  蘇教授仔細評估過,有九成把握。

  如果楊平的脊柱外固定架可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再加上他眾多的頂尖雜志論文,那麽傑青就有十成把握。

  蘇教授深諳其道。
——
  手術進行得很快,第一台做完,第二開始準備。

  每一台手術,無論是擺體位還是過床,奧古斯特都非常賣力,顯得比另外兩個人都要賣力,可能德國人踏實的形象給他加分不少。

  不知道實情的,可能以為附一雇了個外國人來當護工,專門負責抬病人。

  有幾個博士聚在一起,低聲討論。

  “聽說那個老外是歐洲脊柱大神奧古斯特?”

  “怎麽可能呢?長得像吧,反正歐洲人只要身高體型差不多,我是分不清。”

  “你腦水腫吧,奧古斯特幫你乾苦力,抬病人。”

  “是呀,剛剛擺體位沒到位,還被楊教授訓斥,要是奧古斯特,怎麽可能讓楊教授訓斥,他訓斥楊教授吧?”

  “不用多想,我剛問過我老板,不是奧神,長得像而已,奧古斯特是歐洲脊柱外科協會主席,跑中國來給伱屁顛屁顛地抬病人,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怎麽可能。”

  “也是,鄒主任不是去過德國留學?聽說奧古斯特是他導師,要真是,不可能兩人互不理睬吧?”

  “我老板也去德國留過學,跟過奧古斯特,他剛剛說不是。”

  幾個博士擠在示教室最後面,聲音壓得很低。

  附一脊柱外科的教授經常出國參加學術會,除了鄒教授,也有其他教授在德國進修過,所以好幾個認識奧古斯特。

  骨科醫生,沒到一定層次沒有出國的機會,到了一定層次就開始分亞專科,隻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

  脊柱外科醫生不認識創傷骨科和運動醫學大牛,不足為怪。

  所以這些醫生有人認識奧古斯特,沒人認識高橋和羅伯特。

  而羅伯特的學生林浩現在不在現場,他在運動醫學科,所以沒有和羅伯特碰面。

  歐立春和曾醫生擠在一塊,站在角落裡觀摩。

  曾醫生正在和旁邊的醫生吹噓,自己和楊教授同桌吃過飯,其實就是三博醫院開學術會的時候,中午吃自助餐,大家圍著一張桌子坐過,沒有聊過一句話,沒有任何交情。

  但是不妨礙曾醫生吹噓跟楊平同桌吃過飯。

  “等下做完手術,你和跟楊教授打個招呼?”

  有人看不慣曾醫生的嘴臉,故意給他難堪。

  曾醫生硬著頭皮:“我等下打招呼給你們看!”

  等下衝上去跟楊教授打招呼握手,他應該不會拒絕吧,當教授的人應該很有涵養。

  其實,大教授一般不會拒絕別人的善意問候,有時候開學術會,很多醫生會找知名教授合影,一般也不會被拒絕。

  跟知名教授合影,就跟娛樂圈蹭紅地毯差不多。

  有人將這些與教授的合影照片放在辦公桌上,故意讓人聯想他們有師徒之情,以提升逼格。

  每次閑聊聊到這位教授的故事時,就會以知情人的姿態多說幾句。

  歐立春跟曾醫生相反,不喜歡拿這些顯擺,只是覺得曾醫生好笑。

  我跟楊教授八年同學,我驕傲了嗎?
  我經常可以和楊教授一起吃飯,我膨脹了嗎?

  當年跟楊教授一起溜出校園玩遊戲吃宵夜,我跟人說過嗎?

  歐立春心想,我從未說過。
——
  蘇太太整整看完一台手術才離開,閨女這器械護士的水平可是趕上自己年輕時巔峰水平。

  當然,實際上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是蘇太太自己覺得持平。

  看來自家閨女與楊平相識相愛,不僅僅因為漂亮,還有才華。

  “今天這個器械護士水平真的優秀,要不要請她給我們的護士上上課?”手術室護士長不失時機的建議。

  小蘇可是金刀獎最佳器械護士獲得者,來附一講課也不是不可。

  護理部主任邁著長腿,快步離開:“確實優秀,但是上課就不用了,她工作應該挺忙的。”

  第三台手術是機器人手術。

  手術團隊在蘇南晨帶領下移步天璣機器人手術室。

  蘇教授還沒見過楊平做機器人手術呢,今天上午,他推掉其他所有工作,全心全意看楊平的手術。

  團隊轉移陣地,病人還在送來的路上。

  三巨頭並排站在距離手術床一米五的地方,像接受上級訓話的士兵。

  手術間的門打開,送病人的平車被推進來。

  附一本院的醫生還沒反應過來,三巨頭已經衝上去幫忙,停穩平車,相互配合,將病人輕松過床到手術台上。

  手術室的攝像頭有兩組,一組在無影燈上,專門對著術區拍攝;一組在天花板四角,對著手術室裡拍攝。

  剛剛以奧古斯特為首的搬運三人組的表現,全程被攝像頭展示在屏幕上。

  奧古斯特的表情甚至有點滑稽,因為他每次用力的時候,會有憋氣鼓動腮幫的動作。

  完成過床,三人組又自動退回到距離手術台一米五,並排站在不干擾手術的空閑位置。

  這三人特麽今天就是來抬病人過床的。

  大家總算看明白。

  剛開始懷疑是奧古斯特的人,現在打消所以的懷疑。

  那個滑稽的搬運工,怎麽可能是在國際學術會上傲氣衝天的脊柱外科大牛。

  人的外貌可以很像,但是氣質氣場絕對無法相似,想模仿都模仿不來。
——
  機器人手術開始。

  私下議論的聲音也變少,院長就在現場,沒人敢放肆。

  這次,需要增加一個助手,蘇南晨上台。

  第一步,經皮椎弓根釘置釘。

  機械臂在楊平的操控下,性能發揮到極點,只見宋子墨這邊給機械臂安裝導針,那邊用尖刀刺出一個小口。

  機械臂快速移動,在導航下將導針經皮旋入椎弓根,進入椎體二分之一的部位。

  機械臂的速度非常快,宋子墨和機械臂的配合也非常熟練。

  就像挖坑種豆一般。

  幾秒鍾一根導針,密密麻麻,兩排導針幾分鍾插入椎弓根的骨性管道。

  蘇教授和鄒教授看得心驚膽戰,這麽快,要是一針插錯,損傷神經血管,那就麻煩。

  蘇教授剛想進去提醒楊平,放緩速度,雖然是演示,不必為了效果超速。

  可是剛剛想起身,兩排導針已經插完。

  機械臂開始開道,旋入椎弓根釘。

  那條機械臂就像擁有靈魂的手術之王,指哪打哪,又快又準。

  如果此時大家站在機器人旁邊,一定可以聽到機械臂接近極限速度移動時的摩擦聲。

  手術機器人可以這種玩法?
  年輕醫生們腦海裡浮現出遊戲的既視感。

  一場嚴肅正經的手術,硬是被年輕醫生當成一場遊戲來觀看。

  加之大屏幕上的布局,右側是導航屏幕上的脊柱三維立體圖像,右側是機械臂手術操作的視頻。

  一條導航線穿過椎弓根,然後椎弓根釘的影像出現,沿著導航線直線前進,不偏不倚,保持亞毫米級的精度,進到擬定的深度自動停止。

  這樣的演示連續進行。

  有些年輕醫生甚至躍躍欲試,產生一種錯覺,要是自己來玩這遊戲,肯定比導師還厲害,因為自己有基礎呀。

  屏幕上的三維脊柱圖像三百六十度旋轉,展示每一顆螺釘的位置。

  第二步,截骨。

  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截骨也是微創下的精準截骨。

  小切口內,超聲刀帶著噪聲開始工作。

  高科技的優勢被發揮的淋漓盡致,超聲刀的切割隻對骨組織有效,對神經血管等軟組織無效,這種吃硬不吃軟的特性,結合導航設備的精準,幾乎可以讓高危的截骨做到萬無一失。

  每一個椎骨在不同的部位實施截骨,責任椎骨的截骨在十幾分鍾內全部完成。

  最後是宋子墨安裝外固定架。

  整個手術已經釋放出強烈的遊戲氣質,而且是頂尖高手在玩遊戲。

  以至於結束的時候,大家在等待的遊戲結束圖框沒有跳出,才醒悟,這不是遊戲,是一台機器人手術。

  年輕人,居然可以將機器人玩得這麽純熟。

  蘇教授松一口氣,這麽快,終究沒有弄出什麽問題,對自己這個女婿越來越看不透,每次都感覺比上次更優秀。

  楊平從操作台旁走出來,站在旁邊看宋子墨工作,奧古斯特眼尖手快,立刻搬一條凳子放到楊平後面,恭敬地示意楊平坐下,然後自己乖乖地退回三人組的隊伍。

  這畫面太辣眼!

  就像導師坐著,背後站著三個學生,對面有個攝像師喊“茄子!”

  楊平坐在凳子上,等待宋子墨收尾,他完全沒注意後面三人組並排站著。

  PS:因為之前長期斷更,很久沒有推薦位,一直裸奔中,最近恢復更新,今天上了起點手機客戶端的主編力薦,今天兩章都是三千多字,算是小小的爆更吧,各位給點月票、推薦票,感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