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外科教父》第695章 真是讓人難受
  第695章 真是讓人難受
  在做好充分術前準備後,次日八點,孫老師被推入手術室。

  這是伊萬在中國第一次做手術,也是第一次飛刀手術不穿自帶的洗手衣和拖鞋,不使用自己的專屬手術器械,甚至沒有自己的禦用器械護士。

  當然,這是伊萬願意的,因為他有求於楊平,希望楊平能夠參加他的手術,完成骨科矯形部分。

  他很快要主刀的手術病例,骨科矯形部分如果要做到最好,只有請楊平來主刀。

  同時伊萬希望能夠學習楊平的骨科矯形技術,還希望獲得楊平的皮膚體外擴增技術。

  總之對伊萬來說,如果能夠用一台義務手術交換這些珍貴的東西,他非常願意。

  伊萬換上三博醫院的洗手衣,楊平陪同他來到手術室。

  此時,手術室已經來了很多人,除了綜合外科自己的醫生,蘭主任和池主任也是早早地就位。

  世界頂級大師的手術,自然很多人想圍觀,可惜為了遵守嚴格的無菌制度,手術室的參觀名額有限,大多數人只能在示教室通過視頻觀摩。

  麻醉醫生自然是梁胖子,這種世界級的大師主刀手術,三博醫院也只有跟著楊平走南闖北的梁胖子能夠鎮住台面。

  即使面對世界大師伊萬,梁胖子萬年不變的二郎腿絲毫不變形,不走樣,也總是穿著掛在腳踝以上十公分的褲子,九分褲,那是他的最愛。

  器械護士這次是周燦,巡回護士小蘇,一助蘭主任,二助池主任,楊平和宋子墨也上台,宋子墨三助,楊平純粹起到站台的作用,他穿上手術衣坐在旁邊觀戰。

  孫老師被全麻之後,伊萬博士親自擺體位,親自消毒鋪單。

  今天沒有自己的禦用助手,伊萬每一個細節只能親力親為,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或者在對待手術這方面,他有強迫症,他是一個偏執狂。

  孫老師的X片、各種角度的照片掛在閱片燈上,照片上標注了各種參數。

  手術室專門用於顯示病歷資料和影像圖片的電子屏幕,也被拉到最佳角度,屏幕的操控面板被透明的無菌保護膜密封包裹,在術中伊萬可以隨時自己操作屏幕,調出自己想看的任何一張圖片。

  伊萬消毒完畢,開始鋪單,鋪好最後一層大單,他親手撫平一個無菌單的皺褶,一個小小的皺褶也不允許存在,看蘭主任和池主任看得直流汗。

  手術的第一步是將面部的疤痕替換成正常的皮膚,伊萬打算將整塊面部疤痕皮膚全部切下來,然後完整地換上一塊正常健康的皮膚。

  這需要高超的技術,完整的分離一整塊面皮,需要的刀功非常高;而移植的整塊皮片不多不少,剛好貼合面部;縫合之後,為了使皮片從軟組織基地獲得充分的營養,皮片與基地必須十分貼合,一些地方使用加壓包扎,而有些地方需要使用包堆加壓,這種包扎技術也是非常複雜和巧妙。

  總之,讓伊萬這種世界頂級高手來做這台手術,手術的細節會非常複雜。

  術前理論上的演繹是一回事,術中時間操作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面對這種複雜的手術,蘭主任和池主任壓力巨大。

  術前核對完畢,伊萬博士再次審視無菌單,沒有煩人的皺褶,於是接過器械護士周燦的手術刀。

  伊萬凝視孫老師面部大約幾十秒鍾,然後開始切皮,鋒利的手術刀,從額頭的發際線開始,當然,這是理論上的發際線,不是事實上的發際線,事實上孫老師因為大量疤痕的形成,已經沒有什麽頭髮,更加談不上標準的發際線。

  從額頭髮際線的中點,順時針方向,到右耳的前側,沿著耳朵以面部交界的輪廓繼續往下,到下頜和頸部的交界,到下頜頸部交界線的中點。

  如果將整個面部視為一個鍾表,起點可以看做是十二點鍾方向,而此時下頜頸部交界的中點算是六點鍾方向。

  伊萬的刀緩緩繼續,沒有停頓,沒有反覆,越過六點鍾方向繼續到左耳的前側,再沿著側發際線回到額部發際線的中點。

  整個面部被這一圈圍起來,此時,助手應該幫忙提起額部中點的皮膚,也是十二點鍾位置的疤痕皮膚一角,然後將這個提起的皮膚一角交給伊萬。

  蘭主任明顯跟不上伊萬的節奏,他與伊萬手術水平的差距不是一點一點,而是世界冠軍與市級運動員的差距,天差地別。如果用拳擊水平來比較,大概相當於巔峰時期的泰森與南都省G市拳擊隊主力隊員的差別。

  “不要著急,要輕柔、有精確,絕對不能失誤,哪怕小小的失誤都不行。”伊萬緩緩地說,那種布道者的語氣。

  蘭主任因為瘦高,所以做手術時有點習慣性地弓腰。

  “你不要駝著背,坦率地說,在手術中我看到任何不規范的動作都會很難受。”伊萬對蘭主任說,但是手上的動作沒有停。

  他自己提著皮膚的一角,鋒利的手術刀開始剝離疤痕皮膚,刀在疤痕與組織基地之間切割。

  這種疤痕與正常皮膚完全不同,正常的皮膚與皮下之間,皮下與深筋膜之間,存在自然的解剖間隙,所以解剖層次分明,但是疤痕會廣泛的粘連,粘連消滅了這種天然的解剖層次。

  所以這種瘢痕和基地之間只有理論上的層次,沒有自然解剖層次。

  可是伊萬知道他們的理論層次在哪,哪裡需要基底薄一點,哪裡需要基地厚一點,他了如於心。

  蘭主任插不上手,基本上成為一個近距離的觀摩者。

  就這樣,隨著手術刀的銳性剝離,伊萬一邊止血,一邊剝離,一整塊疤痕面皮居然被伊萬完整地切下來。

  完整的面皮不僅包括額部、雙側面部、下頜,居然還包括上下眼瞼、鼻子、上下唇、連鼻中隔拿道窄窄的皮條也在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缺損,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斷口。

  孫老師的整個面皮被揭下來,露出血色的軟組織基底,整個面部變成血淋淋一般。

  無論是手術台上的蘭主任和池主任,還是示教室看視頻的觀摩者,目睹這種世界頂級整形技術,內心無比震撼。

  這是換掉整塊面皮,就像電視裡的人皮面具一般,撕下一塊,再戴上一塊。

  估計這個世界上,除了伊萬,沒人能夠這樣一次性整塊地換掉面皮。

  世界頂級整形技術,就是如此震撼!

  “先生,我說過,不要駝背,這樣會讓我很難受,影響我的情緒。”伊萬再次看到有點駝背的蘭主任,有點生氣地說。

  “對不起,伊萬博士,蘭主任不是故意的,他一直這樣,脊柱已經定型,也就是胸椎後凸有點大。”池主任連忙解釋,伊萬博士對此事已經提起兩次。

  蘭主任非常尷尬,自己一米八四的身高,身形比較瘦,從高中開始就有點輕微的駝背,現在就算想站得直直的,也辦不到呀。

  不過蘭主任還是嘗試有意挺起胸膛,心裡十分委屈,這個俄國人是不是強迫症,怎麽總是看不慣自己的駝背。

  “好吧,我原諒你!任何拚接式面部植皮,都會留下疤痕,即使再淡的疤痕,也讓人無法接受,不可避免的疤痕只能留在隱蔽的地方。”伊萬博士說道。

  他平時做手術一言不發,但是今天不同,他的助手是個十足的菜鳥,他必須讓菜鳥懂得每一步的含義,否則容易犯錯誤。

  要不是為有求於楊教授,伊萬絕對不能容忍這種菜鳥助手。

  “給我頭戴式顯微鏡!”

  伊萬抬起頭,將頭部移出手術區域,台下的徐志良幫助伊萬戴上頭戴式顯微鏡。

  戴上顯微鏡的伊萬不再理會蘭主任的駝背,開始用雙極電凝對裸露的面部進行徹底止血。

  任何一個出血點可能會形成血凝塊,血凝血會將移植的皮片與組織基底隔開,而且血凝塊產生的毒素嚴重影響皮片的血供,所以植皮的基地止血必須徹底。

  完成止血,伊萬放下雙極電凝,他讓徐志良幫忙脫下顯微鏡。

  “我們完成了面部植皮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製作一塊完全貼合的皮片,一次性完整地貼合非常困難,這需要高超的技術,你不要亂動,一切有我來完成。”伊萬再一次解釋下一步的手術。

  “我的上帝,怎麽又是你,你額頭上那兩顆糟糕痣讓我看到了,兩顆居然都在左邊,真是難受死了!”在脫下顯微的瞬間,伊萬看到蘭主任額頭上兩顆痣。

  池主任聽到伊萬的抱怨,立刻轉頭看旁邊的蘭主任,的確,他額頭上有兩顆痣,都在左邊,右邊額頭什麽都沒有。

  蘭主任再次被伊萬批評,哭笑不得,第一次批評說自己駝背,這還說得過去,起碼可以歸類為手術姿勢不規范。

  可是現在自己額頭上兩顆痣都長在左邊,難道有錯嗎?難道這也有錯嗎?
  楊平在旁邊坐著休息,看到伊萬這一幕,差點笑出聲。

  痛苦的強迫症患者,可憐的強迫症患者!
  楊平很是好奇,難道他的助手臉上沒有痣,或者痣是對稱長的?
  “記住!器械擺放的間距要相等!”

  伊萬等待皮片送上手術台,看到周燦擺放的器械,立刻走過去,調整器械的擺放間距,讓它們之間等距離的一字排開。

  對伊萬來說,不用自己的助手,不用自己的器械護士,不穿自己的洗手衣,不穿自己的拖鞋,這是多麽的殘忍,為了獲得楊平的技術,伊萬博士這是付出多大的犧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