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國相》第2412章 受天世運之各懷心思
  第2412章 受天世運之各懷心思

  京城的雨停了,但高聳氣派的點金樓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由於國安署和亢無極的死士在樓前發生了一場激烈械鬥,致使殘軀斷肢灑了一地,地面的水坑被鮮血染得通紅。

  嘩……

  一個個軍靴有力地踩在血水坑中,當即將血水濺到旁邊的泥地中,致使這一片區域處處透著刺眼的猩紅色。

  附近的百姓看到這一幕,當即便猜到點金樓恐怕不是一場普通的崩塌事故,而是有著一場不為人知的政治鬥爭。

  “閑雜人等通通離開這裡!”

  五城兵馬司在接到命令後,當即便第一時間趕到這裡進行封鎖,將那些前來湊熱鬧的士子和百姓通通驅趕離開。

  “兵部衙門前來報道!”

  “戶部衙門前來報道!”

  “刑部衙門前來報道!”

  ……

  各個衙門的人員在各自堂官的帶領下,卻是紛紛奉命前來支援,卻是統一向工部尚書夏順水報道。

  夏順水已經知曉點金樓下面埋的人是誰,當即便是將各個衙門安排到不同的方位,顯得有條不紊地展開搜救工作。

  雖然他跟很多愚忠的官員不同,更喜歡當下的“虛君”朝局,但他現在終究還是大明的臣子,故而必須竭盡全力拯救被埋在地底的百歷帝。

  至於將來是要改朝換代,還是繼續延續大明現在這種“強臣弱君”的朝局,這些事情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誰敢偷懶當心我剝了他的皮,手腳都麻利一些!”

  楊富田和陳經邦等尚書級的官員同樣帶著下屬前來,面對著已經被埋在地底的百歷,心裡不由都變得複雜起來。

  從一貫以來的儒家思想而言,他們無疑是要無條件擁護君主,但現在蓬勃發展的大明根本不需要礙事的皇帝。

  當然,這種大逆不道的念頭僅僅纏繞在他們的心頭,但求援的工作並沒有絲毫的停滯,正在指揮著手下進行搬運工作。

  隨著木頭、石頭等物被搬開,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則是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屍體,讓不少求援人員當場便嘔吐起來。

  “都給本官拿出男兒氣概,快這些東西通通搬開!”楊富田對嘔吐人員並沒有體恤,而是嚴厲地指責道。

  各衙門的衙差並不知道地底埋的是何人,面對著上官的高壓,他們心裡難免有所怨言,但手裡的工作並不敢停歇半分。

  這注定是一場艱苦且辛苦的工作,哪怕上面的官員層層下壓,但他們的工作進度顯得十分的緩慢。

  倒不是他們偷懶耍滑,而是這裡竟然存在著很多重達數百斤的大石頭,卻需要花費很大的工夫才能將礙事的石頭搬走。

  偏偏天空已經暗了下來,不僅氣溫快速下降,晚風吹得大家的臉頰生疼,更是直接影響到了工地的照明條件。

  只是上頭並沒有因此而叫停救援工作,僅僅是轉流吃個飯,便繼續開展著這一場受到內閣高度重視的求援工作。

  這裡如此大的動靜,自然引起了京城百姓的廣泛關注,更是一舉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

  “點金樓那邊究竟發生什麽事了?”

  “全城的衙門都被調動,被埋的人必定來頭不小!”

  “據我剛剛得到的消息,林家的二公子被埋在裡面了!”

  ……

  得知全城的衙門前往點金樓的廢墟救人,特別這場求援行動幾乎不惜人力和物力,當即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亦是有著各種小道消息傳來。

  “原來是林家二公子,難怪整個京城的衙門都被調過來進行求援!”

  雖然有很多的小道消息傳來,但在確定林家二公子被埋的時候,大家已然是找到了最為確切的答案。

  畢竟能如此勞師動眾、不計成本地調動京城各個衙門的人手開展緊急的求援工作,必定是林晧然才有這種的能力。

  正是如此,對於林晧然如此的行徑,很多人亦是表示理解,更是能夠體會到林晧然那一份愛子心切。

  今晚,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點金樓的旁邊是一座酒樓,但此時已經被朝廷征用。

  身穿蟒袍的林晧然正坐在酒樓的二樓上,從這裡的窗戶能夠清楚地看到下面廢墟的救援工作,整個人顯得面沉如水。

  雖然他已經動用了足夠的人員展開求援工作,但受到天氣的影響,而今想要徹底搬開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歷生還的可能性越小,而他亦不得不認真考慮著自己的未來,亦想考慮著華夏的未來。

  捫心自問,他定然不會讓歷史重演,讓大明王朝再度毀在萬歷手裡,但亦是不得不面對著這個時代主流的思想。

  哪怕他已經將華夏帶上了世界之巔,但不見得人人都想要維護住華夏在世界的統治地位,更多人還是謀求著自己的權勢。

  華夏之所以屢屢遭到外族的欺凌,往往不是自身的實力不濟,而是很多的當權者更熱衷於追逐權勢。

  一旦百歷去世,要麽自己稱帝將這天下的權力重新分配,要麽就是繼續扶持一個傀儡皇帝維持現狀。

  只是不管走上哪一條路,最近都免不得重新陷入於權力爭奪的漩渦中,而華夏始終很難擺脫權力的怪圈。

  正是如此,他現在需要做出抉擇,想辦法解決目前最糟糕的情況,讓華夏所取得的果實不要因為權力鬥爭而落到西方國家的手裡。

  “元輔大人,不知現在情況怎麽樣了?”患病在家的張居正得知真實情況便趕到這裡,對著窗前的林晧然進行打聽道。

  王弘海一直相伴在林晧然身側,當即代為回答道:“張閣老,還是沒有結果,皇上至今仍是生死未卜!”

  “元輔大人,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此事怕不是意外吧?”陳以勤剛剛一直在下面親自指揮求援工作,這時亦是上樓道。

  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顯得十分無奈地道:“據國安署那邊所掌握的情報,此事是山西的逆賊亢無極的陰謀,皇上遇險確實不是意外!”

  “亢無極?”陳以勤聽到這個名字,卻是十分茫然地道。

  “元輔大人,可是山西亢家的那個大少?”張居正認真思索,便是進行詢問道。

  林晧然輕輕點了點頭,便是侃侃而談地道:“不錯,正是此子!當年因亢家向蒙古走私軍械,我便將此事上奏於朝廷,朝廷當時著令查抄亢家!只是亢家有一脈一直以山賊的身份隱於世,是亢家先祖留給子孫的後路,亢無極僥幸逃生後便繼承了這一大筆財富,其財力不容小窺!”

  “他既然有了這一筆錢財,理當謀求亢家東山再起,為何要謀害皇上呢?”陳以勤得知亢無極的來歷後,便是困惑地詢問道。

  張居正仿佛想到了什麽,便是苦笑地搖了搖頭。

  林晧然捧著手中的茶杯,卻是抬眼望向陳以勤道:“亢無極並沒有意識到亢家通敵對大明的危害,一直將我視為殺父仇人,故而既想要殺我報仇,亦想著要重新光耀門楣。據軍情司的密報,在順王剛剛就藩平陽府之時,亢無極便投靠了順王,且取得了順王的信任!”頓了頓,又是進行補充道:“不知順王是被蠱惑還是確有奪位的野心,他通過張四維將亢無極帶到京城引薦給楊俊民,讓亢無極在京城有了助力。亢無極確實是一個聰慧之人,在確定皇上喜歡微服私訪後,便是不惜花費重金打響了點金樓的名頭,從而製造了刺殺皇上的最佳場所!”

  “一旦刺殺成功,那麽理當由順王繼承皇位!若是到了那個時候,順王定然會念及亢無極的功績,不僅會免除亢家的罪責,而且還會讓亢無極光耀門楣,這確實是打了一手如意算盤!”張居正得知事情的緣由,亦是認真地分析道。

  “如此歹毒,此子真是罪該萬死,山西亢家當再誅之!”陳以勤得知這個緣由,不由得憤恨地道。

  王弘海一直在旁聽,此時亦是發表意見道:“古往今來,皇家都是爭鬥不斷只是不想如今,順王還念著皇位,竟然做出此等殘害兄弟之事!”

  “順王很早就已經暴露出野心,他有如何行徑並不足為奇!”張居正對朱翊鈞的觀念很差,當即便是憤憤地道。

  陳以勤亦是憤怒於順王的所作所為,卻是認真地望向林晧然道:“元輔大人,一旦皇上真的駕崩,我們如何是好?”

  咦?
  此話一出,張居正和王弘海都紛紛扭頭望向了林晧然。

  這無疑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甚至關乎著林晧然的政治立場和野心。

  經過林晧然這十幾年的治理,現在的皇位其實已經不再取決於朱家人,而是完全由林晧然所掌控,甚至林晧然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顯得雲淡風輕地道:“陳閣老,現在還不到這一步,而今的首要任務是營救皇上,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談!”

  他其實已經隱隱覺察到陳以勤的心意,哪怕他現在宣布要自立為皇,陳以勤恐怕都不會當場反對,甚至會支持他的決定。

  只是現在還遠遠沒有到他需要表態的地步,現在只需要靜觀其變即可。

  “元輔大人,皇上遇險一事怕是瞞不得太久,咱們是該準備應對之策了!”陳以勤剛剛看到挖出一具具的屍體,顯得不樂觀地道。

  張居正扭頭望向林晧然,雖然他一直秉承著忠君愛國的思想,但經過這十幾年的相處,卻是知道政權不能再還給朱家人。

  朱家人或許能夠借此重振成祖雄風,但過不了百年,這個王朝必定會回到嘉靖時代,屆時又將是一副民不聊生的慘況。

  最為重要的是,他知道順王是一個眼界狹窄的人,屆時必定會重新實行海禁,而大明十幾年的努力將會付諸東流。

  “我剛剛已經將消息放出去,隻說此次勞師動眾是要營救我兒子!咱們先行救援皇上,若是皇上真有什麽不測,亦可暫時瞞著,畢竟我的兒子確實被埋在了下面!”林晧然將茶盞放下,顯得有了決斷地道。

  咦?
  陳以勤和張居正聽到這話後,不由得驚訝地望向林晧然。

  自從得知消息以來,他們都是關心著皇上的安危,卻是完全忽略林晧然的二兒子既然亦是被埋在了下面。

  “若是如此的話,此事確實可以先行瞞著!”張居正在得知情況後,亦是怏怏地摸著鼻子尷尬地道。

  陳以勤亦是同意林晧然,便是鄭重地點頭道:“那便依元輔大人所言,當務之急是展開救援,其他的事情容後再議!”頓了頓,又是認真地補充道:“不管如何,老夫定然不會同意讓順王繼位,亦不許如今的大好局面被人毀掉!”

  “不錯,我亦希望能夠有一個維持如今局面的好辦法!”張居正猶豫了一下,亦是鄭重地表態道。

  雖然現在華夏有如此的盛世主要是林晧然的功勞,但他們亦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因而並不希望華夏又變得國強而民窮。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你們且放心,這個天下只會越來越好,順王這種拭弟之人斷然不能成為我們大明的皇帝!”林晧然心裡早已經有了定策,顯得隱晦地表態道。

  陳以勤和張居正相視一眼,便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雖然現在的情況十分不樂觀,特別一旦百歷過世,那麽大明皇位的第一順立繼承人正是順王朱翊鈞。但他們始終相信只要有林晧然在朝堂,那麽這個天下只會變得越來越好,而朱翊鈞不可能掀得起多少浪花。

  當然,如果出現最糟糕的情況,免不得會出現一批護皇派擁護順王朱翊鈞,屆時這個王朝不可避免要出現一場大碰撞。

  正當城北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救援工作的時候,一隻信鴿已經從小時雍坊的楊府飛出,正是朝著山西順王府而去。

  僅是數日,在京城和山西等地有人散布當今皇上遇害的消息,甚至已經有人秘密地跟各地的將領進行會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