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重賞
但是滿朝文武還在迷惑著傳國玉璽的事情,根本沒有收到崇禎的眼神示意。
朱慈烺不禁感歎要是曹文詔在就好了,觀看送來的情報這家夥絕對是一個懟人的好手。
面對這突然的冷場,額哲疑惑的看著崇禎,崇禎眼神飄忽,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朱慈烺隻好無奈的站出來:“父皇,兒臣以為林丹汗當初確實為大明出過力流過血我們不能讓忠臣寒心,應當給予其後人優撫,盡管林丹汗沒有打贏過建奴連科爾沁部都沒有收拾掉,自己還被打的遠遁萬裡嚇得不敢回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他的無能而否定了他的忠孝之心。”
額哲滿頭黑線的看著朱慈烺說話,這皇帝家的熊孩子怎說話的?這是在誇他爹還是在損他爹呢?啥叫‘林丹汗沒有打贏過建奴連科爾沁部都沒有收拾掉,自己還被打的遠遁萬裡嚇得不敢回來。’小破孩瞎說啥實話呢!
不過從太子的話意思裡面可以聽出來,太子還是幫著他的,果然那死太監沒有騙人,太子是站在他們這邊的,雖然說的不中聽,但是這不是在為他爭取利益呢!
崇禎有了台階之後嗯了一聲,他有些奇怪朱慈烺怎麽會幫額哲說話要封賞,不過難得朱慈烺在朝堂上主動說話,果然是上陣父子兵,還是自己兒子知道替自己解圍。
崇禎微笑著問:“皇兒以為當如何封賞?”
朱慈烺朗聲說道:“為了表彰林丹汗這些年的功績,兒臣以為父皇可加封額哲為新的額哲汗,林丹汗次子阿布鼐為恭順候賜居京城。”
崇禎立馬明白了,合著額哲想要獅子大開口,朱慈烺乾脆用他自己的東西封賞他自己,還順便給他上了一個眼藥,把林丹汗的另一個兒子封侯遷居到京城,很明顯是敲打額哲。
你最好乖乖聽話,要不然我就立林丹汗的另一個兒子為新的蒙古大汗,額哲說了一大堆,不僅好處一點沒給還白白損失了一個兄弟。
崇禎再看額哲豬肝一樣的臉色,他頓時心情好多了。
額哲又不是純粹的傻瓜,朱慈烺的用意朝堂上沒有一個人不懂的,大家都一副看笑話的姿態看著額哲,額哲還能怎麽辦?
大明封賞你為大汗,代表著大明承認你的地位,這是賞賜是恩賜沒一點毛病,你沒看到那些大明屬國打的頭破血流,政變成功不成功最後還是要看要不要得到大明的封賞。
有了封賞你就是正統,要是大明斥責了你,好了你完蛋了,等著被推翻吧!所以這個封賞沒有毛病,他只能謝恩。
至於封賞他弟弟,怎的?他能不同意?雖然知道大明這麽乾有陰謀,但是他還是要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
崇禎關心的問道:“林丹汗的小兒子在何處,以前朕怎麽沒有聽人提起過?”
朱慈烺微笑著說道:“阿布鼐又名阿布奈,母為囊囊大福晉娜木鍾。崇禎八年生,為林丹汗的遺腹子。故而還沒有來得及得到林丹汗的封賞。”
其實朱慈烺非常想把蒙古部落一分為二,讓兩兄弟一人一半,但是這阿布奈實在太小,第二這蒙古部落現在聚在一起都乾不過建奴一個旗,分成兩塊那不是嫌他們死的不夠快麽?
崇禎點點頭:“好,朕就加封林丹汗長子額哲為橫崗候,領蒙古諸部護衛大明河套,封林丹汗次子阿布奈為恭順候,次京城宅地一座,準其與其母囊囊大福晉娜木鍾遷居京師,部落由曹文詔代管。
額哲感覺自己被套路了,大明的皇帝封賞他都沒有經過思考,也沒有群臣商議,上來就直接確定了,還有橫崗候是什麽鬼?聽著像地名,但是大明封侯不是都不帶食邑的麽?
果然有禮部官員跳出來:“皇上,臣不知橫崗是何意?可是地名?大明封候並無食邑,此與禮不合,還請皇上另外賞賜。”
崇禎微笑著沒有說話,一邊的朱慈烺解釋道:“這位大人不用著急,赫圖阿拉,又作赫圖阿喇、黑禿阿喇,皆為滿語對音,意為“橫崗”。父皇這麽封賞是鼓勵橫崗候銳意進取早日消滅建奴。”
額哲聽罷一臉晦氣,合著崇禎是把建奴的老家封給自己了,建奴一直稱呼那裡為龍興之地,自己當了橫崗候,那建奴本來不想搭理自己,聽到自己的封侯都想打自己兩下。
這大明皇帝套路真深,心好髒!這是要害死他啊。
額哲把頭磕在地上:“臣謝主隆恩,臣的部落缺衣少食,部民不滿三萬,勇士僅有萬余,自保尚且吃力,還請皇上垂憐,讓臣的部落休養生息。”
朱慈烺這次也不說話了,朝臣自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時間褒貶之詞紛紛送上,覺得應該和不應該的聲音吵作一團。
不過顯然這次額哲走的匆忙根本沒有準備送給朝臣的禮物,所以為他說話的人根本不佔上風,沒有人據理力爭,爭吵逐漸變成一邊倒的譴責。
崇禎倒是沒有被朝臣的爭吵所左右,現在的他已經不在把朝堂意見作為他決策的第一要素了,他開始思考怎麽樣做對大明才是有利的。
也就是說現在崇禎終於把龍椅坐正了,知道自己代表的不是儒家士林的意志,他代表的是皇室的利益是大明的利益,朱慈烺讓他知道做事不一定要全聽大臣們怎麽說,要考慮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
就像這次額哲的事情,大明收服額哲的目的是什麽,是穩定河套,是吸納蒙古人免得他們全部投靠了建奴,還有就是分擔宣大防線的壓力。
這些目的顯然並不包括讓蒙古休養生息變得強大回來,歷史上西夏不就是靠著河西走廊和河套跟大宋搞了這麽多年,朱慈烺更他講過河套的重要性,他自然不會再把這塊肥肉扔給額哲。
崇禎正準備說話,朱慈烺又開口了:“父皇,孩兒以為大明應當扶持蒙古重現當年的輝煌,協助其討伐背叛和不臣的部落,壯大額哲部的實力,以安後來者之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