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挽狂瀾》第195章 哀家不信天象之說
  第195章 哀家不信天象之說

  “主子放心,賈達方這個餌釣上魚後,屬下就已安排人解決了。牢頭傳家的本事,仵作絕對驗不出來,在他咽氣前畫了押。”

  客雲來掌櫃頓了頓,“就是丹巴七部被供出來,不知道會不會牽連主子。”

  “他們?哼,今天一道解決了便好。”

  客雲來掌櫃領命後,又將海東青爪腕上的信桶取下,呈於蕭逸寒。

  看了這密函上的內容,蕭逸寒眼中不禁綻放陰冷的光:呵、瀾妹妹終於知道,本王才是她的良人嗎?

  不過,六弟這麽做,多少有點欲蓋彌彰。

  前日晚上,給段臨送信的人,明明被自己弩箭射中肩頭。

  那人雖蒙面,可是他化成灰自己都認得出來。

  蕭逸寒本想讓蕭晏之在馬球場上消耗殆盡,取他性命之時,也好省些力氣。

  卻想不到他竟用了這個辦法,金蟬脫殼。

  “呵…好一出夫唱婦隨的大戲!”

  蕭逸寒轉身,將眼中苦澀掩在無人看見的地方。

  他難以接受,短短兩個春秋,那個女人就把對自己的好全給了另一個男人。

  不過他堅信,過了今日,她陸挽瀾一定會哭著求自己要她, 憐惜她。

  再回頭, 仇恨的陰雲已再次籠上眉間,他端坐在馬車裡,語氣冰冷:
  “連幾個人都截不住,山西都指揮使這麽沒用, 就換個人來做。務必截住陸雲禮, 誰都可以丟,蔡察不能丟。”

  “是。”

  聽罷屬下的稟報, 蕭逸寒瘦削的臉上仍沒有笑意。

  天衣無縫的安排, 卻還是不能讓他有絕對的把握,沒有兵部尚書的官印和調令, 那山西守備軍隻敢跟著都指揮使, 窩在山旮旯裡。

  大周律例,各地守備軍若無兵部調令跨州府作戰,則視同謀反。

  如果手持調令以討伐逆賊名義出兵, 他親自出面則要名正言順得多。

  蕭逸寒眼中的鬱色更濃:“謝懷彬的調令和官印可到手了?”

  “今日晚宴前,謝大人會與主子會面。不過他安排了絕頂高手,隨時聽候主子差遣。”

  “那就帶著人,先去會一會本王的好弟弟。”

  掌櫃得令跳上馬車,手中海東青隨他手腕一抬,呼嘯著衝入雲霄, 將深林中的車轍聲湮沒殆盡。

  一炷香的功夫, 幾箱混有火銃的孔明燈,已跟著押運禮部物件的車, 送到哨鹿行宮附近。

  段星朗看著箱子有些疑惑,便問領頭的軍士:“晚宴的孔明燈不是早送來了?”

  軍士不好意思地撓撓額頭:“嘿嘿,小段大人, 小人內急耽擱了,您可千萬別跟我們頭兒言語, 不然我又該吃鐵榔頭了。”

  他口中說的頭兒, 段星朗自然知道是誰。

  戶部侍郎出身的姚松鳴, 一直都有吹毛求疵的毛病, 由他經手的錢糧帳目向來分文不差。現在初入神機營,雖還只是個把總, 可他治軍嚴明的名頭已是響當當的。

  此時若是為難這幾個人,確實不妥。

  可不知怎的,段星朗一看到這紅紙糊的燈,臉竟是也跟著紅了。

  “小段大人, 你是不舒服嗎?”

  “嗯?沒、沒有。”

  被這人一問, 段星朗尷尬笑了笑, 隨便翻了翻箱子,就匆忙署了名確認:“送行宮觀景台下頭的倉庫吧。”

  而後又交代了幾個手下一道跟去:“把這些燈上, 也寫上對太后的祈福寄語。”

  “是。大人。”

  看著幾人離去,段星朗這才松了口氣。

  每每看到孔明燈, 他就不由自主想起燕王妃那雙,深潭一般的眼睛。

  還有那些古靈精怪的妙語:

  “若是放燈不如再在上面寫上寄語,我們那兒一般都會這麽乾。”

  “有了心上人的小夥子,還會在把寫有姑娘名字的燈送給她, 以表傾慕。”

  “……”

  再以後的話,他也記不清了。

  隻記得, 自己竟鬼使神差地在一盞孔明燈上, 寫了一個名字想送給她。

  又怕她多心, 就托那名叫梨影的侍女轉贈。

  再回想起陸挽瀾的樣子, 是太后面前的大義凜然, 是飲露軒中的不讓須眉,還有宮門口見到燕王殿下時,滿眼的嬌俏,香靨凝羞……

  還好他在燈上寫的名字,是她女扮男裝的化名,不然定教她誤會自己是個登徒子。

  “我這是在幹什麽?”

  段星朗正想著,要不要把那燈從侍女那拿回來,卻聽身旁官員急切一喊:
  “小段大人!聖上和太后朝馬球場去了。”

  “哦,就來!”

  說著,便也一同隨聖駕而去。

  華蓋之下的蕭靖禹,一路上聽劉元海將燕王妃的所作所為, 細細道來。

  不發一言之時,面上似乎也沒有表情。

  倒是身邊的皇后王雪凝被嚇得面如土色:
  “聖上, 要不要臣妾寬慰一下燕王妃?畢竟雪濃入王府一事有待商榷, 若是因此惹王妃不悅,臣妾心裡……”

  見蕭靖禹不說話, 另一側的王太后嘴角噙笑:“寬慰她做什麽?晏兒傷了就讓他歇著。”

  “可是母后,那馬球賽沒了六皇弟……”

  “糊塗!”王太后仍是面帶微笑,卻不耐煩起來,“沒了燕王,我大周還有諸多將士,還能輸給蠻夷不成?”

  見王皇后驚弓之鳥一般住了嘴,便又扶了扶九龍四鳳發冠上的點翠鳳羽,隻淡淡一語便讓伴駕的文武百官汗毛直立:

  “哀家不信天象之說,那欽天監這般能掐會算,怎麽會算不出今日兩位親王會受傷?”

  今日在大殿中的爭執,王太后早已摸清了來龍去脈。

  先不說那吊睛白額虎是誰放出來的,可怎麽就那麽巧,偏就在豫王和燕王一同賽馬時候,跑了出來?

  若說這其中沒什麽貓膩,她是萬萬不信的。

  而今日段臨的表現更令她意外,這老匹夫不但一改往日胡攪蠻纏的性子,竟還站在燕王一邊。

  豫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這燕王中秋時因為燕王妃抗旨惹得龍顏大怒,今日竟會因為王家姑娘,惹怒了燕王妃?
  莫非真的如外界所傳,燕王對燕王妃已經厭惡到了極點?

  太后思來想去,總覺得謠言撲朔迷離,難辨真假。

  不過很快她心裡就有了計較:就算這二人有密謀,那向來護佑兒媳的淑太妃一直被拘在宮裡,待會全看她的態度,便可了然。

  正思量著,聖駕便已到了馬球場附近。

  場上亭子裡的諸位官員、親眷遠遠就瞧見了帝後的儀杖,連忙起身跪迎。

  看著聲勢浩大的陣勢,營帳這邊的小喜有點急了,連忙催促著:“太妃,姑娘,聖駕快到了,咱們該接駕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