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第369章 誰動心誰被動
  第369章 誰動心誰被動
  追逐榜單,是人類本性中最難以解釋的特別愛好。

  無論是武俠小說中百曉生的武器功夫排行榜,還是歐美國家著名的公告牌Billboard Hot 100,都極大的影響了圍觀群眾的選擇追捧。

  更重要的是,可以讓無數默默無聞的高校樂隊,從此有了奮鬥的目標。

  這是最能夠帶來刺激的源動力。

  也讓“全國高校搖滾音樂社”有了一份獨立的權威性。

  試問那些一盤散沙的滾圈老爺們,有想過做到這樣的事情嗎?
  他們當中聰明人不少,卻永遠都不會有荊小強這份一呼萬應的魄力。

  因為他們全都是無法控制欲望的垃圾。

  僅有的那點音樂天賦,也都被淹沒在糞坑裡。

  等十一月上旬陸續開始銷售的專輯,首先就在高校狂賣,社會上跟著追捧,各種省市電台熱播點播數據一下就上去了!
  所有買到專輯的人,除了發現這張特殊的明信片投票,還有一份厚厚的歌單,記錄著一百首大學生歌曲的歌詞。

  投票中可以選擇一首最想在下張專輯裡看到的歌曲。

  這算是定製了解聽眾喜好了吧。

  這無形中還造成了什麽呢?

  得買正版才有投票權啊。

  又進一步的促進了正版銷售。

  但又不至於出現歌迷粉絲買專輯來刷榜單。

  因為這年頭沒誰敢以一己之力對抗全國銷售。

  肉眼可見的狂銷!

  荊小強演唱了其中十二首歌曲,就憑這塊牌子,也足夠引起購買興趣。

  上市一周,就有超過八十萬張的銷售!
  但荊小強跟十七支樂隊簽了合同,其中有三支樂隊上了兩首歌。

  他只是協助出專輯,免費幫唱,公司象征性的拿百分之一製作人費用。

  扣除所有生產、銷售費用之後,樂隊能拿到所有銷售分成的百分之六十,其余百分之四十給滾社公用。

  主要是用來帶動全國各地高校搖滾樂隊的演出、器材,以及每年鵬圳公益演出的補貼開支。

  然後參與了專輯的各樂隊,有興趣有足夠的作品出單獨專輯,再跟荊小強或者余舒凡談。

  這一次只是試水,為所有高校樂隊趟路。

  祝大家未來的音樂之路更加順暢。

  合同同時傳給全國各地的滾社分社共存。

  大家都可以監督所有環節,並且把這當成自己的事業藍圖。

  消息在整個高校滾社之間傳開後。

  荊小強的聲望再次衝上雲霄。

  全國所有的高校,只要有一個人喜歡搖滾,都會不遺余力的把這件事、這場盛宴推廣給周圍人。

  哪怕有一支勉強湊起來的樂隊,也會想方設法去加入滾社,然後把整個聯盟的完整性補齊。

  這也是全國高校剛開始迅猛發展的階段,三十年後會達到兩千多所高校的規模。

  現在只有七百多。

  滾社的骨乾分子們號稱要在五年內讓滾旗插滿每座大學!

  這可是每年五六十萬的新增大學生。

  對比後來一年近千萬的高校畢業生,含金量高了不少。

  他們都是伴隨荊小強的名字,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涯!

  嗯,荊小強自己也從沒想過,這批大學生,當他們陸續走上社會,在未來二十年逐漸成為社會主流聲音,會給他帶來多麽豐厚的一份回應。

  滬海高校也入選了兩首歌,就是在唱片公司經常來交流的兩支樂隊。

  王峰沒有。

  他是看到了市面上出售專輯,才青面獠牙、蓬頭垢面的趕回公司,帶來一百多首歌!

  荊小強直接把他帶著去HK了:“你是要自己出專輯的人,不用跟樂隊們一起扎堆,繼續采風,再看看HK歌壇的商業化,我們要呆些日子,你自己逛,跟我們走都行。”

  等說完這個,安寧就過來把王峰攆走。

  滬海幫吃肉連湯都不給她剩一口,出門當然就是她的了。

  甚至都不太避諱杜若蘭她們:“聽說你去了HK就住港姐那裡?”

  荊小強條件反射的正要說不,馬上反應過來,輕描淡寫:“也不是住,總得過去交流些工作嘛。”

  安寧咬嘴皮:“我不管!說了出來就是我的……這也是下劇組!”

  荊小強告饒:“你就等我緩緩嘛,她們兩個是要生娃,你沒這要求湊什麽熱鬧,偶爾娛樂下不要放縱!”

  他還義正言辭了。

  安寧本來要發飆,你倒是吃飽了……接著卻被透露出來的消息震驚到,下意識的左右看看休息室壓低聲音:“她倆都到這個地步了?”

  荊小強壓根兒就不把安寧當情人,根本不在乎她聽了會不會傷心難過那種。

  只要能拖延說啥都行:“嗯,成老太你也看見過,快九十,成玉玲想給老人家衝衝喜,陸曦……好像是看了我春晚帶個孩子表演,就異想天開。”

  說到這裡,荊小強一點不遮掩:“真的,這些天我就沒喘口氣,講科學的不講科學的榨汁機啊!你容我歇歇成嘛。”

  安寧也不是普通婆娘,忍俊不禁的撓自己下巴:“你知道我去鵬圳上班之前,在老家讀的職高,看到過有些早早同居的小男女,那些小男生跟發情的狗一樣,成天滿腦子都想這個,你這也沒問題,為啥總是藏著捂著呢。”

  荊小強直說:“細水長流,細水長流,我們要長遠的看待問題嘛。”

  安寧就媚笑下:“你說的長遠哦?”

  這時候荊小強說什麽都好:“嗯嗯嗯,事業生活兩不誤,這次你下劇組多留心,HK人哪怕瞧不起我們內地,花錢請他們來拍戲總可以,要注意多學習他們的經驗特點,必要的時候,從滬戲拉學生去當助手,我找老穆說。”

  安寧果然極有前途:“我是這麽想的……”

  她居然真的認真思考過。

  《雪原谷》最後的換班拍攝讓她在同一部戲裡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

  要知道開拍前,她已經在平京的兩家製片廠呆了兩個多月。

  無論是體制味非常重的平京電影廠,還是格外講究紀律性的部隊電影廠,都和後來HK導演拍攝團隊相差甚遠。

  本來這時候港台影視圈就吊打碾壓國內同行,荊小強帶來的這個導演拍攝團隊還特別寬松支持,走的是文藝路線。

  怎麽能有商業效益,怎麽讓畫面更好看,接近市場眼光,就怎麽來。

  國內導演還處在一個是藝術家,我拍的東西凡人都看不懂的牛皮哄哄階段。

  讓安寧很震撼這種巨大反差。

  所以她想的是能不能把這個影視公司放在HK。

  因為她還有個自己的看法。

  目前國內電視台局面非常混亂,明面上只能收看磚兒電視台的節目,但實際上有線電視正在風起雲湧。

  一個廠,一個縣都能自己裝個衛星接收器,然後覆蓋一片區域,港台電視節目大面積的進入內地。

  這也是《戲說乾隆》五月才在港台首播,就立刻火遍全國的原因。

  實際上國內一家電視台都沒獲準播出。

  如果我們包裝成HK公司,做事是不是方便些。

  她二十歲不到,能看到這點已經很不錯了,哪怕很幼稚。

  荊小強卻噗嗤笑出聲,他現在這麽忙,哪有時間晚上消遣看電視,那大小姐,陸大熊也不許呀。

  但安寧一說他就想起來,有線電視……應該就是各省電視上星之前短暫的無序局面。

  真按照安寧想的去做,過兩年國家一收緊約束,就沒有小有線電視台了,全都收歸到省級。

  但這個思路是沒問題的:“你知不知道我國好多城市的市政府是第一次從有線台這裡,才知道城鎮居民家庭的準確數字和分布?”

  這是他應該六七年後在電視劇組混跡時聽過的信息,當時就對國內實際上的管理落後程度瞠目結舌。

  放到二三十年後的大數據時代習以為常的一點數據,實際上八九十年代都是模糊的。

  但有線電視才真正意味著國內的數據時代開啟:“你想想這年頭免費裝電話,估計有很多家庭都不願意,每個月月租得多少,裝電話幹嘛,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又不是生產工具,可有線電視就沒有不裝的,只要用過無線天線看兩三個台還要經常調角度,對比下畫質穩定都遠超的幾十個頻道有線台,都肯掏錢。”

  安寧也有點慕強了:“嗯!你真棒,我一說就能舉一反三。”

  荊小強慢慢點頭:“可有線電視龍蛇混雜,境外電視落地很多貓膩的,怎麽可能不管理,所以我們搞個HK公司,就是境外公司,基本就自絕於市場,很容易被剔除在外的。”

  安寧著急:“可要找HK的拍攝班子就不方便了呀,他們不願跑這麽遠的……”

  荊小強的意思是:“注冊個鵬圳的公司吧,一邊之隔,他們一車過來,晚上還能回去,用他們的技術班底,但是一切手續、繳稅納稅都是國內的,這不就兩全其美了?”

  安寧驚喜:“好啊好啊,我在鵬圳待過,嗯嗯嗯,那以後我就把鵬圳當根據地了!”

  荊小強聽出來:“你這是要劃地盤嗎?”

  安寧理直氣壯:“滬海的這次給我狠狠上了一課,在這裡我鬥不過她們,那平京和HK我先佔著不落後吧,鵬圳那就更好了,你每年暑假是不是要來這呆一兩個月?”

  荊小強嗤笑:“你也就是戀奸情熱,這種關系會長久?你還當真啊,隨便你吧。”

  他是絕對不會讓自己陷進去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