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第279章 真的太不方便了
  第279章 真的太不方便了

  軍轉幹部在八九十年代都很牛的。

  很多按照職務級別轉到高校都是領導,陸媽媽也掛了個副書記的院領導職務!
  但除了過來院裡報到跟開了兩次會,她幾乎一頭扎進工地裡。

  用軍轉幹部那種強大執行力,迅速推動施工開始!
  手續後補。

  這年頭,沒工程招標,沒那麽嚴格的項目監理制度。

  成玉玲的二舅剛剛帶人過來組建建築公司,還沒把手續搞定,就轟隆隆的一大堆工程機械和穿著舊軍裝的建築隊宣布是公司下屬工程隊。

  先……按照荊小強手繪的那個圖紙施工吧。

  改開以後的很多工程項目就有這麽簡單粗暴。

  誰來問,都是時間不等人,先按照整個大體規劃把這片荒地搞出個規模。

  部隊風格就是這種態度,你別跟我說還要怎麽挖土石方做設計,我要的是結果。

  市裡面的設計院請人過來先邊勘察邊施工。

  具體建築外形不要管,但整個建築群的大體規劃是荊小強做的。

  掏了一千萬是很爽,穆春雷都不管了。

  因為滬海有這麽多劇院影院,吱聲的人肯定不少。

  市裡面本來還召集了一次劇院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建築設計院所的碰頭會。

  穆春雷直接讓荊小強跟著副書記兼戲曲系系主任去。

  一群老人本來在巴拉巴拉,要搞成什麽獻禮工程,荊小強直接提了一堆聲樂建築參數,懂嗎?

  跟外界已經隔絕了二三十年的建築行業,師承前蘇聯的設計體系,茫然。

  或者說你們有聲樂設計師這個分類嗎?沒有。

  因為從九十年代起,連歐美國家都慢慢丟掉了這個精細分類的專業建築體系,被日系設計師逐漸把持了市場。

  西城劇院在做中期改建的時候,請了個快四十歲的女設計師,被荊小強睡了小半年。

  實在是RB女人的邪術太厲害,化妝減齡看起來頗為卡哇伊。

  他也是吃嘎嘣脆的舞蹈演員吃膩了想換換成熟口味, 結果差點沒把四十多的老命丟了去。

  腰子疼的陰影就是從那回開始的。

  但他本來舞美繪景出身, 能泡上人家設計師也是有共同語言,交流感受了不少。

  疊加他在百老匯二十多年,對方圓幾十裡內上百家大小劇院的如數家珍,那就是倆字, 專業。

  真正屬於荊小強的專業。

  嗯, 一個被燒死時候四十九歲的老男人,跟大多同齡人一樣, 多少練就了好幾身功夫, 但多半用不上。

  但在重來一次的時候,就太有用了。

  所以一座現代化歌舞劇院的尺寸規模, 他比整個滬海, 乃至全國人可能都清楚。

  甚至西城劇院當時因為地塊環境被夾在繁華街道中的缺陷,他也了若指掌。

  建築外觀怎麽樣,他不管, 但建築空間、內部尺寸,他搶先定下來。

  按照最好的聲樂建築要求,如何避開街道環境噪音,如何分布停車場車庫,還有周圍建築應該怎麽掩護包裹。

  這都是有講究的。

  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內還來不及覆蓋這些空白。

  另外穆老大不是說了不喜歡江南園林那種小家子氣麽。

  荊小強就搞大開大合。

  既然建築佔地只允許百分之十,那就以草坪、音樂舞蹈雕塑為主。

  這也是花旗公園的特點, 盡量貼近自然的綠化為主。

  省錢還很有逼格。

  而且是那種如同高爾夫球場一般高低起伏的綠毯式草坪, 未來要開放給市民隨便曬太陽看書的那種公共地帶。

  於是建築分布就比較從容了。

  荊小強有審美功底,主要還是見得多, 把最重要的大劇場藏在內側角落,外面用三四層樓高的音樂歌舞文化館和小劇場做遮擋,然後校舍、宿舍用盡可能複雜的那種交錯建築形式, 可以讓外觀變得很有看頭,還能偷很多面積, 但具體怎麽做他空著。

  最後留下一塊最靠外面路口的空地做文化禮品廊, 未來還可以開發成商業大廈的那種, 就看這不許超過百分之二十建築面積的限制什麽時候松動。

  於是迅速展開土建之後, 催促HK那邊找建築設計師過來,隻負責外觀不會耍大牌, 還不會要價太高的那種。

  這是滬海的臉面,肯定不會跟也正在動工的化妝品研發中心那辦公樓包裝方式一樣因陋就簡。

  處處都得高端大氣上檔次,所以無論老穆還是滬海市裡面的意見,都最好是找海外設計師。

  總之不能有國產味兒, 但錢得自己掏。

  所以荊小強就想糊弄, 寧願把錢花在材料費上, 做得精致漂亮。

  也不讓設計師把錢忽悠了去。

  他自己都是類似藝術出身,知道這會兒國內又沒號召力吸引大牌設計師, 只能砸錢,人傻錢不多還要繃面子的典型。

  舍不得。

  頂著滬海春季濕冷的天氣, 從工地上帶著滿滿的一腳泥,在樓下使勁磕都磕不乾淨。

  只能尋思著明天帶雙鞋過來,在籌備辦公室探頭:“太髒,我就不進來了……”

  每層四戶, 十二層樓的這棟房,陸曦就買了一半!
  房地產公司還欺負她, 把最好的中間層留下, 賣了天地兩部分給她, 她還樂呵。

  所以一層四套房都“租”給了戲劇學院, 但她媽決定不給錢, 支援下學科建設怎麽了,反正空著還不是空著。

  現在只有一套拿來辦公,因為一共就五六個人、七八條槍。

  小兩室都分舞蹈系、戲曲系各一間。

  汪茜卻聞聲馬上提了個塑料綠殼白蓋保溫桶出來:“我熬了薑湯,你先喝了祛寒氣。”

  陸媽媽立刻從另一間探頭看。

  不穿軍裝,她也是一好看的五十來歲阿姨。

  和比她大幾歲的周晴雲完全是截然不同的風格,周媽慈祥而優雅的滬上風格,是成老太的年輕版。

  陸媽媽則軍裝女領導的標準毛料列寧裝,但大翻領的藕綠色襯衫露出來又顯著時尚年輕。

  聽陸曦說她媽還搶了她不少化妝保養品走。

  現在只要聽說她媽要去店裡就趕緊堅壁清野的嚴防死守。

  看來這種土匪風格就是從她媽那學的。

  汪茜當然知道這位就是文工團團長,但是不怕。

  現在她已經是大學老師了,麻利的把薑湯盛出來,雙手端給荊小強:“趕緊喝!”

  她的手指非常非常好看, 修長纖細,富有表現力。

  用語氣和手指動作都能表達出毋庸置疑的監督口吻。

  可能當老師當慣了都會有這種指揮語氣。

  荊小強也不局促,端過來咕嘟嘟, 汪茜順手從旁邊抓過毛巾給荊小強擦拭衣服褲子上的泥點子, 就差直接蹲下去擦鞋了。

  她不是彰顯所有權, 而是姐姐式的照料。

  土匪媽就看。嘴角似笑非笑。

  她在文工團大半輩子,見多了少男少女眉目傳情的把戲。

  自然看得出這倆不是普通工作關系。

  但她又是戲曲跳舞出身,肯定一眼也能揣摩出來汪茜的功底在她之上。

  而且是到這個職業生涯末端依舊沒把功夫放下的超級自律。

  這種姑娘的性格,大概率就很傲氣。

  也只有極少數的人品會比較差。

  所以還抱起手臂不打擾。

  荊小強膽子也大,當著學院副書記的面兒跟女老師瓜葛:“現在這邊練舞廳都沒有,你來這邊上班是不是會耽誤。”

  汪茜簡單直接:“晚上回去我也能練,天天能看著你,更有感覺,等你有空,我再把編舞跟你討論下。”

  荊小強也想跟她提這個:“學校的事情進度太趕,這半個月進了三月跟打仗似的,本來說好找機會把這支舞跳給穆院長看看,他是著名文學家,做編劇來編一出我們的歌舞劇,你可能要全面擔綱了,獨舞得往裡面放。”

  這就好比汪茜本來是出了本書,現在卻說是套叢書,她這只能放在其中算一本。

  汪茜不計較:“改成群舞都行,只要我領舞,讓我充分的表達這首曲子情緒就夠了。”

  陸媽媽終於忍不住問:“哪首曲子?”

  荊小強轉頭解釋:“《When We Were Young》,當我們年少,我不是到HK文化中心那邊洽談麽,跟他們編了一出《獅王爭霸》,以舞獅為主題的歌舞劇,我肯定要去參演,用這個換來他們的各種技術、資金配合,但反過來滬海音樂歌舞中心不能比他們差,也要有我們拿得出手的劇,《祖國》還是太官方了點,跟外面交流不用這麽強調,您有什麽意見嗎?”

  文化團也兼並過來,但手續要麻煩得多,所以團長是孤身到崗。

  辦公室另外幾人都是汪茜的同事,這會兒都悄悄探頭。

  陸媽媽反應快極了:“舞獅啊,我從戲曲學校那邊給你找幾個武生,他們有練這方面的功夫,你到時候帶著去跟南派的舞獅切磋下,如果HK這部劇叫獅王爭霸,必然是比較熱烈動感,那我們就走婉約柔美,就像這位小汪老師一樣,展現我們江南水鄉的風韻。”

  汪茜一聽,喲,行家呀。

  微笑著點頭盡是溫柔。

  這時候荊小強的傳呼機響起來。

  他連忙找辦公室電話回給余舒凡。

  唱片公司經理在酒吧辦公室呼的他:“HK文化中心回復傳真了,一堆設計師推薦,你打電話說說看?這堆東西你看懂了也沒法挑。”

  荊小強左右一看,汪茜就把筆放他手上了,再轉身收拾保溫桶。

  要不是陸媽媽看著,荊小強絕對順手一撈抱著親親表示感謝。

  這會兒記下HK電話,還問明白能打港澳長途,才撥過去。

  對方一疊聲的催促他:“羅伯特你自己過來開個會選了就行,太多了,整個HK光是流動的國際設計師都數不清,最好還是你親自過來大概匯總談談,總比一次次找人過去你談了不合適,浪費往返費用跟時間強,而且《獅王爭霸》的劇本曲目都有了眉目,也要你來看看商議……”

  荊小強想想,的確是這個理兒,就答應下來。

  趕緊把方案做出來動工,這都擠在一起,太不方便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