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68章 又缺人用了……
  第368章 又缺人用了……

  趙佗又上書始皇帝,要求遷移中原百姓移居越地,促進漢越同化。

  始皇帝駕崩以後,二世登基,天下大亂。

  又逢嶺南軍事首腦任囂病重,任囂派人奏請朝廷,另派新人駐守嶺南。

  奈何大秦內亂四起,無暇顧及嶺南。

  任囂臨危之際,不得不將嶺南托付給趙佗。

  趙佗在任囂亡故以後,固守嶺南五嶺四關,防止亂軍亂了嶺南。

  大秦滅亡後,趙佗在當地漢越兩族百姓擁護下,在番禺建都,開千裡南越國,號南越武王。

  西南建立以後,劉邦遣大夫陸賈為使,出使南越。

  趙佗在陸賈勸說下,收下了劉邦賜的南越王印,臣服西漢,成為西漢藩屬。

  南越向西漢朝貢,西漢也給南越派遣了不少技術性人才,促進南越發展,並且互相通市,互通有無。

  呂後臨朝以後,跟趙佗交惡。

  呂後派兵伐越,趙佗擔心南越被吞並,便脫離西漢,自封為南越武帝。

  他通過賄賂的方式,使得閩越、西甌和駱越都紛紛歸屬南越。

  南越的疆土一時間達到頂峰。

  文帝景帝時期,在西漢使臣勸說下,趙佗再次臣服西漢。

  武帝登基不久,趙佗去世。

  後南越國歷經四任越王,最後被西漢所滅。

  如今的南越國是昔日南越國的殘部所建,並沒有什麽太突出的地方,加上跟益州郡中間還橫著一個哀牢國。

  所以亡承和莊頃並沒有太關注過南越國。

  也不知道,即便趙佗改變了南越等地女尊男卑的情況,卻依然沒有改變南越等地百姓的習性。

  亡承和莊頃分不清魚禾話裡的真假。

  魚禾笑著道:“征討南越、哀牢,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行。兩位若是不信,大可以派人去南越國查探一番。

  甚至可以讓人留在南越國,試著耕種一番,看看我所言是真是假。

  我們跟哀牢國交好,你們從哀牢國借道到南越,哀牢王應該不會說什麽。

  你們也可以派人從日南郡進入南越國。

  今日我剛賣了佔英一個人情,佔英應該不會阻止我們的人入南越。”

  亡承和莊頃沉吟著點點頭。

  此事乾系到他們兩家以後的家業和發展,由不得他們不慎重。

  若是南越國真的如同魚禾所言,確實是一塊寶地,那他們可以提早做一些謀劃。

  等到打下南越國的時候,他們可以立馬派人去開荒種糧,盡快讓寶地有所產出。

  至於魚禾說的哀牢國多金銀銅礦,他們倒是不懷疑。

  金銀銅礦,不僅哀牢國有,他們各自的領地內也有。

  只不過他們開采能力有限,僅僅只能開采一些露天的礦脈和埋藏的不深的礦脈。

  “那我就先告辭了。”

  亡承起身,略微一禮,準備離開。

  莊頃也跟著起身告辭。

  魚禾笑問道:“你們遠來是客,我還沒好好招待你們一番呢。怎麽就急著要走?”

  莊頃沒好氣的笑道:“要是有人告訴你,某處有一塊你能得到的寶地,你會坐的住?”

  魚禾爽朗的一笑,“那倒也是。”

  亡承笑著道:“我們三家是同盟,又一起在西南討生活,以後相處的日子還長著呢。不差那一兩頓的美食。”

  魚禾笑著點頭。

  莊頃和亡承再次一禮後,匆匆退出了正堂。

  出了太守府,他們就立馬招呼隨從,讓隨從們立刻回去,準備兩路人手,一明一暗,趕往南越。

  魚禾沒有送他們,但是他們的條件,魚禾記住了。

  此番跟廉丹一戰,獲利巨大。

  魚禾要是一口氣全消化了,實力能成倍數增長。

  魚禾不太願意在這種勇猛進取的時候,分化自己的力量,去壯大別人。

  莊頃和亡承也沒有死盯著此次的獲利不放,反而主動提出了解決的法子。

  兩個人是在為自己的後輩尋求後路,也是在向魚禾送人情。

  兩個人的情誼,魚禾記下了。

  三家的同盟,以後也會因為兩個人的選擇,變得更牢靠。

  這對三家而言,都是一樁好事。

  跟亡承、莊頃商量好了利益的分配以後,魚禾開始整合起了手裡先有的資源。

  地盤變大了,兵馬必須再次擴張。

  各地選官派官,招募人才,也必須加緊進行。

  秋耕的事情也必須盡快的督促地方落實。

  律高三縣收回來以後,也得盡快消化。

  魚禾要做的事情很多。

  手下的兵馬,除了現有的左右虎賁軍外,西山、南山、北山、東山四軍,除了陰識和馬援手下的兩軍外,剩下的兩軍還在草創階段。

  兩軍的主將、副將人選還沒有敲定。

  所以只能暫時遴選兵馬,讓手底下的人先操練著。

  各城的縣卒、城衛軍,此前被抽調到戰場上,如今也被征召為正卒,也得重新遴選。

  益州郡、越巂郡的情況特殊,所以縣卒可以少一些,但是城衛軍必須充足。

  犍為郡,以及半個巴郡的縣卒可以多一些,城衛軍可以少一些。

  具體就取決於各城周邊山林裡的蠻夷數量,以及蠻夷會反叛的幾率。

  這一方面,魚禾只需要給出一個大概,剩下的馬援和陰識會幫他補全。

  秋耕方面,各地的官員比他還急,他只需要下令督促一下,也不需要太關心。

  就是選官派官方面,需要他特別用心。

  雖然有馮英幫他處理這方面的政務,但是在選官派官的時候,他還是得仔細把把關。

  看慣了基層官員壓榨百姓的樣子,魚禾必須遴選出乾吏廉臣,去幫他治理地方。

  可惜他手裡能用的人手太少,選來選去,也沒有太多人用。

  只能在矮子裡面拔將軍。

  除此之外,鍛造作坊還得進一步擴大,匠人還得大肆招募。

  亡承和莊頃要的一萬兩千套鐵甲,得盡快交付。

  他手下各軍的盔甲也得盡快配備上。

  還好從廉丹手裡繳獲了不少兵甲,融了以後也能重塑。

  所以魚禾不用費心再讓人去擴大幾處鐵礦的礦口。

  秋耕臨近的時候。

  忙活了大半個月的魚禾,準備去益州郡各地巡視一番。

  只是還沒等到他出發。

  他任命的益州郡丞成祿,益州郡都尉張武,就出現在了太守府。

  張武比以前更加穩重成熟,雖然少了一條胳膊,但是身上的銳氣一點兒也沒有消減,反而變得更勝。

  至於成祿,魚禾雖然是第二次見,但是了解的不多。

  魚禾請二人坐下,吩咐人上了果汁,感歎道:“大半個月了,你們才到?”

  成祿和張武臉色皆是一苦。

  成祿哭笑不得的道:“回主公,並不是屬下故意拖延,屬下路經犍為郡的時候,被馮先生扣留了數日,幫著馮先生處理了不少政務。”

  魚禾缺人用,他手底下的人也缺。

  馮英如今統管三郡半的民政,但卻是個光杆司令。

  馬援在收服犍為郡的時候,倒是收攏了不少官員。

  但大多是窮凶極惡之輩。

  挑挑揀揀,也僅有一小部分人可用。

  馮英為了快速的穩定犍為郡,讓犍為郡的百姓們恢復農耕,幾乎將他們全部派遣到了各地,充任了主官。

  所以他身邊一個人也沒有。

  面對龐大的民政,馮英一個人處理起來真的是費勁。

  成祿路徑漢陽,自然要被馮英抓著先用一會兒。

  若不是馬援需要坐鎮江州縣江邊,盯著巴郡的戰事,防著公孫述,估計馮英連馬援都想抓來用一用。

  別看馬援是一位馬上將軍,在處理民政方面,絲毫不輸給那些犍為郡的官員。

  馬援在收服犍為郡的時候,馮英可不在,魚禾也沒有趕往漢陽,更沒有給馬援派遣什麽官員。

  但馬援還是快速的將犍為郡平定了,並且穩住了犍為郡上下,沒有讓犍為郡產生任何動亂。

  不僅是馬援,陰識在民政方面也有一定的才能。

  在科舉完善之前,官員雖然也分文武,也有主攻的方向。

  但是文官也能治軍,武官亦能安民。

  大部分的封疆大吏,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

  在漢新兩朝,除了一部分中樞大佬外,文武幾乎不分家。

  文臣入了軍武,也能率軍殺敵。

  武臣坐鎮地方,也能調理民政。

  被演繹描述成莽漢的張飛,在正史上,那也是一位文武兼備的人物,既能打仗,也能調理民政。

  陰識和馬援身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在民政和軍武上,都有不俗的造詣。

  馮英雖說沒有將馬援召到犍為郡聽用,但也將半個巴郡的民政暫時交給了馬援統管。

  反正現在益州郡以北的兩個郡,只要是個人,只要能用,馮英都會逮住狠狠的攥兩把。

  成祿被馮英逮住用了幾天,耽誤了到滇池報道的時間,也不怨他。

  張武施禮道:“如今四海鏢行已經開遍了諸郡,需要交代的事情繁多。四海鏢行乃是主公最看重的地方,卑職自然要花費一些時間,跟漕中叔交代清楚。”

  好吧。

  兩個人都有遲到的理由,而且都是為了公事,魚禾也不好埋怨他們。

  “既然都是為了公事繁忙,那晚到一會兒,也是情有可原。以後益州郡的軍民,就全交給你們兩個人了。

  以後我希望你們兩個人攜手共進,為我經營好益州郡。”

  ……

  ……

  【ps:章節數字標注錯了,勿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