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埋葬大清》第552章
  第552章 屁的大善人!
  PS:本章已經修改完成,可以訂閱了!
  這些生員們從來不認為自個兒是笨蛋,再加上胡言和張希勁家的小犬使勁一忽悠,這些生員們自然而然的就認為大清時期的百姓都生活在康乾盛世,認為在朱皇帝統治下的百姓們才是真正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至於史書裡寫的大清平均兩三年一饑荒、大清從皇帝到八旗老爺再到官府都不把百姓當人看……這根本就是朱皇帝和大明朝廷在往大清的身上潑髒水!

  正所謂讀書使人明智,我輩讀書人也算是飽讀詩書,難道連朝廷的這點兒小把戲還看不明白?

  大清的饑荒死不了人,像大明這種一遇著屁大點事兒就趕緊賑災的才會死人。

  人類都跟饑荒共存了幾千年,要學會調整心態。

  大清的百姓都死絕了?都說大清三兩年就饑荒一次,可是大清的丁口一直在增長,錢聾年間的丁口數量都超過崇禎年了!
  過去幾百年的數據表明,因為饑荒而死的百姓數量遠少於因為戰爭而死的百姓數量,現在大明動不動就打仗,饑荒還有什麽好怕的?

  那些在大清的文字浴中掛掉的,沒有一個喊冤的!

  尤其是以胡言為首的那些生員們更是感覺不爽,因為朱皇帝嚴格規定了百姓去工坊做工的要求,比如說最低的工資標準,比如說每天不得超過四個時辰的工作時長,比如說每工作五天就必須有兩天休息時間,比如說嚴格禁止加班。

  諸如此類的要求,符合了那些泥腿子們的利益,但是絕對不符合工坊主們的利益。

  只不過,工坊主們隻敢怒卻不敢言——如果工坊主們不按照朱皇帝的要求來辦,那麽工會就會直接插手其中,隨之而來的就是官府都察和禦史衙門,更可氣的是大明朝廷還有一大堆官辦的工坊在跟普通的工坊主們搶工人,而且明明兩個人就能做完的事情卻非得安排三個人!

  對於那些以胡言為首的生員們來說,朱皇帝和大明朝廷傷害了工坊主們的利益,就等於是在傷害鄉賢士紳的利益,傷害了天下儒林士子們的利益。

  這踏馬不是妥妥的與民爭利嗎!
  我輩讀書人就該憑著一腔熱血勸諫皇帝,讓皇帝回到垂拱而治的正道上來!
  可惜的是,一腔熱血還沒等熱起來,就被潑了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當這些蠢蛋們親眼見到崔老漢把那碗清湯寡水的“早飯”吃的一點兒不剩,當這些蠢蛋們親耳聽到崔老漢說出當年大清的饑荒、逃難、餓死人、人相食,當這些蠢蛋們聽到崔老漢說撐死也是一種好死法的時候,在場的一眾蠢蛋們終於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了。

  說一千,道一萬,人心終究是肉長的,尤其是那些被忽悠瘸的蠢蛋們也算是讀過聖賢書的,多少也能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心底多少還保留著一分良知,在察覺到自個兒確實有可能被胡言和張希勁家的小犬利用了之後,在場的這些蠢蛋們頓時有一種被人扒光了晾曬的羞恥感。

  朱皇帝微微瞥了生員們一眼,隨後又望著崔老漢和他身邊的幾個老農說道:“幾位老丈,他們這些小年輕的不知道大清那時候是個什麽樣兒,恁幾位老人家可都是從那時候過來的,要不,恁給他們講講,也好讓他們知道咱老百姓的日子有多難。”

  崔老漢嘿的笑了一聲,拿著煙袋鍋子咂吧兩口之後才眯著眼睛說道:“大清那時候?大清那時候哪兒有什麽老百姓啊,有的只有豬羊,連大牲口都不如!”

  說到這兒,崔老漢忽然停了下來,望著一眾生員們問道:“我聽老一輩的講過,說大明在崇禎爺以前並沒有多少大善人,但是自崇禎爺以後一直到大清時期的大善人卻特別多,你們知道為什麽嗎?”

  生員們被問的有些懵。

  《管子·牧民》有言:倉稟實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節。

  民間俗語也有言道: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無論是管子還是民言俗語,都充分證明了一件事:只有在老百姓不愁吃喝、能夠受到良好教育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特別多的大善人。

  可是聽崔老漢話裡話外的意思,卻又明顯不是這麽回事兒。

  眼看著生員們都是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崔老漢卻是嘿的冷笑一聲道:“要是朝廷和官府在乎老百姓的死活,要是老百姓都能像現在一樣吃喝不愁,哪兒用得著什麽大善人?”

  “多的我不說,就說我自己經歷過的——錢聾十年的時候,我在一家陳姓的大戶人家裡扛長工,有一次碰到陳老爺下來巡視,眼見長工們的夥食太差,他當時就把負責長工夥食的管家罵了一頓,還說他自個兒掏錢給長工們加個菜,於是大家夥兒就都叫他大善人。”

  “可是你們仔細想想,他陳老爺是大善人嗎?”

  “如果是管家克扣了給長工們的夥食錢,他陳老爺為什麽當時只是責罵兩句就算了?如果管家沒有克扣,那給長工們的夥食要花多少錢,這事兒他陳老爺能不知道?如果他知道,那他還罵管家幹什麽?”

  “狗屁的大善人!”

  “你看看現在那些工坊主,他們給工人吃多少錢的夥食是他們的事兒,可是朝廷和官府管著他們給工人開多少工錢,朝廷和官府管著他們讓工人乾多長時間的活兒,伱看看百姓有人稱呼他們為大善人嗎?”

  “還有,你們也都是讀書人,那你們知不知道大清還有個柳大善人?”

  聽到柳到大善人這個稱呼後,在場的一眾生員們頓時傻眼了。

  無論是在大清還是在朱皇帝車翻大清之後重新建立起來的大明,柳大善人都很出名——柳家在大清剛剛建立的時候就出過一個武略將軍,問題是那時候的大清剛剛入關,什麽人才能在國破家亡的時候當上大清武略將軍?
  明朝的武略將軍是武官從五品,清初沿置,也同樣屬於從五品,一般會授予綠營中層將領,而綠營是個什麽玩意兒,想必大家夥兒也都知道。

  當時大清因為八旗軍人數不足,便以招降而來的明軍和其他各路漢軍組成綠營,雖然後期有所改製,但是清初時期的綠營確實是由一些投降的官兵和匪兵之類的組成,實際上就跟皇協軍的性質差不多。

  所以,柳大善人能夠混到武略將軍的位置,其功勞就算不如吳三桂、洪承疇之流,想必也差之不遠……

  當然,這還不夠勁爆,更勁爆的是朱皇帝車翻大清之後,在鎮江發現了一個柳家十世柳溥仁經營的名為“同善堂”的育嬰堂。

  柳家的育嬰堂也叫保嬰局,開設有八個子局,他家的家譜、傳記自稱“活嬰數萬,功德無量。”

  實際上,當朱皇帝的軍隊開到鎮江的時候才發現,柳家所謂的育嬰堂裡根本無一活嬰,反倒是在育嬰堂外不遠處的地裡發現了七十余具嬰兒的屍體。

  更加可氣的是,當錦衣衛和東廠介入之後才發現,當時柳家三兄弟可不僅僅只是開設了育嬰堂——在當時福壽膏還沒有徹底傳開的情況下,柳家老二就已經先人一步開起了煙館,老三則是開了絲綢莊,老四開了賭坊,順便還乾著放息子錢的破事兒。

  這完全就是一條龍服務嘛——哪兒有個天災人禍什麽的,柳家三兄弟就趕到哪裡賑災,一邊“賑災”一邊收養孤兒,順便再讓人去他家的煙館裡享受享受,沒錢了還能去他家賭坊裡搏一搏,實在沒錢搏了還能借個息子錢什麽的……

  這麽牛逼的一條龍服務,就連一向以心狠手黑而著名的錦衣衛和東廠都被震驚到了!

  當然,朱皇帝並不會慣著柳家大善人的毛病,在下達了應抓盡抓、應殺盡殺的旨意後又讓人把柳氏育嬰堂案登在了《大明報紙》上,直接震驚了整個江南——鎮江的文史學家周伯義曾說:郡中世族,張氏以名宦顯,柳氏以名儒顯,邑志儒林列名最多,他姓莫及。意思就是說在鎮江這個地方,以張氏、柳氏兩大氏族的人被寫進地方志的人最多,其他的姓氏都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由此也可見柳氏家族當時在鎮江的影響力之大。

  這麽牛逼的家族居然能乾出這麽喪盡天良的一條龍服務?

  再後來,就連柳家一世祖柳鯤的破爛事兒也被翻了出來,大明天字號的背鍋俠正德皇帝也因此而再一次躺槍:
  正德十四年,江西寧王朱宸濠起兵反叛,然而已經決意親征的正德皇帝在走到涿州的時候卻得到了叛亂被南贛巡撫王守仁平定的消息,寧王朱宸濠也被王守仁生擒活捉。

  興致正濃的正德皇帝合計著朕還沒有親征,你寧王之亂就亂不起來了,那還怎麽顯出朕的本事?於是乎,正德皇帝乾脆下令封鎖寧王被擒的消息,仍按原計劃取運河南下,說是要去南都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祭掃太祖陵。

  正德皇帝一行經青江浦達揚州,自瓜洲渡江,由鎮江抵達南都。

  據史料記載,這個正德皇帝每到一處都是歌舞升平,遊龍戲鳳,在揚州時曾大肆索要美女,鬧得全城不得安寧,而途經鎮江時卻沒有再驚動地方官,反而趁著大船在鎮江碼頭停靠的機會扮成富商模樣,帶著兩個隨從騎馬巡遊到府城西關外,日近中午來到土橋的一個農戶家裡歇息。

  農戶家中僅有一個花甲老者——不用多說,這花甲老者必然就是柳家的一世祖柳鯤,話說柳鯤見來人氣宇不凡,便打算好生招待,只是來人自帶了水果和乾糧,帶頭的一邊吃還一邊和柳鯤聊起了家常,問柳鯤說這兒是不是鎮江,有沒有楊麻子,名叫楊一清的。

  柳鯤知道楊一清,也知道楊一清曾經是當朝宰相,來人卻張口直呼其名,說明此人來頭不小,所以當一行人前腳剛走,柳鯤就直接跑去楊一清府上稟告。

  當時楊一清正辭官回鄉賦閑在家,卻早就已經聽說了正德皇帝微服南下的消息,然而礙於君臣禮儀,楊一清卻也不敢遠迎,只能在家等著,現在聽柳鯤這麽一說,楊一清馬上意識到這是正德皇帝到了,於是立即前去追趕,果然見到了正德皇帝。

  送駕之後,楊一清親自來到柳鯤的家中,說:昨何由至爾家?有何敕諭?當一一為我言之,不必有所避諱。

  柳鯤說自個兒怎麽也沒想到昨天接待的竟然是當朝皇上,又說小民瀆冒天顏,罪應該死,還請大人手下留情,等到諸如此類的一番屁話都說過之後又詳細講述了一遍接待正德皇帝的經過。

  楊一清見柳鯤應對從容,也不像是一般的村野莽夫,不僅沒打算治他的罪,反而在尋問了他家裡的情況後又說:爾以草莽之臣得覲天顏,且翠華親臨其宅,北固千古奇遇爾!固多福祉,子孫亦將綿世澤於無既矣!

  楊一清這番話的大概意思是:你一介平民,此生能見到皇上,而且皇上還能來到你家裡,真是走狗屎運了,希望這種好運氣,也能帶給你的子子孫孫們。

  隨後,楊一清對柳鯤給予了豐厚了賞賜,並免除了全部徭役。

  至於正德皇帝為什麽要避開當地地方官員並且跑到柳鯤家去的原因已經不得而知,或許是正德皇帝為了作秀,體現自己的親民?可就是這麽一個偶然的選擇,卻改變了柳鯤此後的命運,所以後人又把正德皇帝一路索要美女稱為尋花,而鬼使神差地去到柳宅稱為問柳。

  此後,因為正德皇帝南巡時曾親臨柳宅,柳鯤被地方政府列為“鄉飲大賓”——鄉飲是一種慶祝豐收尊老敬老的宴悅活動,一般鄉飲都要選幾位德高望重長者做為鄉飲賓,與當地官吏一起主持這個活動,其中鄉飲賓又有大賓、僎賓、介賓、三賓、眾賓等幾個名號,統稱鄉飲賓,其中大賓級別最高,一般都是由皇帝欽命授予。

  也正是受到了這樣的禮遇,柳氏家族在當地逐漸嶄露頭角,柳鯤長子柳淮生子柳方,稱為三世。柳方又生子三:子春、子泰、子華,稱為四世。四世柳子泰步入仕途,曾任山東清平縣丞、浙江鹽運司分司等職,這也為後來柳氏家族把持鹽業打下了基礎,京江柳氏從此也就繁衍興旺了起來。

  為了證明自個兒家的牛逼之處,柳鯤在成為了鄉飲大賓之後又特意找了一個牛逼的祖宗:宋朝著名詞人柳永柳三變,聲稱柳家是柳永因為戰火流落京口之後留下的分支,因此柳永也被柳氏家族尊為遷潤始祖。

  當然,以上全部都是胡扯王八犢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