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埋葬大清》第376章 國富民強?民富國強?
  第376章 國富民強?民富國強?
  或許因為很多大佬都是出身草莽,後來跟著朱勁松造反之後才一步步的成為了大佬,所以大明朝堂上的這些大佬們從來就不知道“和氣”這兩個字是怎麽寫的。

  尤其是像現在一樣涉及到一大筆預算的時候,這些大佬們沒有直接開口罵娘或者直接動手就已經算是克制了。

  然而讓所有大佬們都沒有想到的是,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居然也會親自下場:“從掃盲上節省出來的預算,既不給你們工部,也不給交通部,更不會禮部,朕另有安排。”

  戶部扛把子劉懷文當即就緊張起來了:“陛下要那麽一大筆預算想要幹什麽?又準備去砸誰家的場子?”

  被劉懷文這麽一說,曾誠等一眾大佬們頓時也緊張起來了,而劉鶴鳴等一眾五軍都督府的大佬們則是激動了起來。

  想當初,大清是恨不得天底下的老百姓都當睜眼瞎才好,所以在推廣社學和教育方面從來都是能省則省,中原堂口的識字率直接降低到百分之一的離譜程度。

  想要讓識字率從百分之百降到零很容易,想要從零到一就很難。

  自從當初佔據了孟良崮開始,朱勁松就指示當時的大管家劉懷文拿錢出來做掃盲,等到了徹底乾掉了大清,重新建立起大明之後,每年在掃盲方面所支出的經費就更高了。

  多了不用說,起碼用來砸場子是完全能夠砸掉類似緬甸、交趾或者倭奴這種小國的。

  也正是因為節省出來的這筆經費高到可以用來砸一個小國的場子,所以劉懷文和曾誠等一眾文官大佬們才會緊張,劉鶴鳴等軍府的大佬才會激動。

  然而朱勁松接下來的話卻是讓所有文官大佬們長舒一口氣,讓劉鶴鳴等一眾軍府大佬們大失所望。

  “朕之前就已經說過了,咱們大明的丁口數量太少,現在能穩固好現有的疆域就已經是好事兒,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跑出去砸誰家的場子。”

  朱勁松曲起手指,一邊慢慢的敲著桌子一邊說道:“節省出來的這筆預算,朕打算將之投入到那些山區以及西邊兒——雖說歐羅巴的蠻子們把咱們大明當成了天堂,可是,咱們大明難道就沒有窮地方了?”

  曾誠和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頓時沉默了下來。

  身為大明朝堂上最頂尖的大佬,曾誠等一眾大佬們的心裡卻是十清楚,大明現在不僅有窮的地方,而且有些地方特別窮。

  這種情況其實很操蛋。

  大明現在缺不缺土地?
  絕對不缺。

  不說晉王朱三順所在的新秦州封地和秦王朱二旦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封地,就算是交趾布政使司和緬甸布政使司那邊兒也有大量的荒地等著人去耕種。

  更別說還有舊港布政使司、蘭芳布政使司,還有很快就能徹底拿下的天竺。

  這麽多的地盤,辣麽多的荒地,就算把大明現在的四億人口全部平分到這些地盤上面,也照樣會有一大堆的荒地。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明還有窮地方的說法簡直就像是個笑話。

  實際上呢?

  大明還真就有很多地方處於貧窮狀態,甚至可以說是貧困狀態——人均年收入不足六百龍元的算貧困,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龍元的算貧窮。

  年收入六百龍元這個標準雖說放到小破球其他國家上面已經算是妥妥的高收入,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大戶人家,可是這不得看跟誰比嗎?

  跟京城或者沿海的那些布政使司人均一千五甚至接近兩千的年收入比起來,人均年收入不足六百當然只能算得上是貧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發展經濟,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搞港口開發之類的。

  比如說山區,比如說草原。

  把所有百姓都遷往富裕地區是不現實的。

  比如說百姓是否有故土難離的心態,又比如說那些富裕地區能否承載這麽多的百姓。

  即便是不考慮這些因素,也不考慮遷移百姓要支出多少預算,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跟曾誠等一眾大佬們也不可能直接采取直接遷移這種近乎於一刀切的處理方式——真要是這麽搞,大明得有差不多一半的土地被荒廢下來。

  朱勁松又接著說道:“朕以前就曾經說過,要想富,先修路。”

  “咱們大明現在路修的是挺多了,無論是鐵路網還是公路網都已經顯出了雛形。”

  “可是,咱們大明還是有很多地方沒能富起來,這是咱們君臣的責任。”

  被朱勁松這麽一說,曾誠等一眾大佬們都低下了頭,就連一向喜歡砸人場子的劉鶴鳴等軍府大佬們也都沉默了。

  在中原堂口的文化當中,天下大同既是理想,也是目標。

  即便采用功利性更強的說法,曾誠等一眾大佬們也無法忽視大明還有很多地方的百姓正處於貧窮的問題——百姓不夠富裕,大明還能穩定?大明沒辦法穩定,這個官可就很難當了!

  可是這話又說回來了,想要讓大明所有地方的百姓都富裕起來,卻也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現實面臨的問題照樣一大堆。

  比如說山區。

  山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種地不方便,畢竟山多也就意味著地少,再加上不沿海、運輸成本等問題,所以就導致了工坊也不太好搞。

  再比如說草原。

  草原面臨的問題跟山區所面臨的問題差不多,而且還多了一個水土保持的問題。

  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堆在一起,該怎麽解決?

  想了想,曾誠乾脆躬身拜道:“啟奏陛下,臣倒是有個想法——陛下何不在草原上蓋一座行宮?”

  聽到曾誠這麽一說,朱勁松頓時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朕平時都在京城,偶爾出去也都是微服出遊,也不好跟錢聾老狗一樣瞎顯擺,閑的沒事兒跑草原上蓋行宮幹什麽?”

  曾誠嘿嘿笑了一聲,說道:“啟奏陛下,臣以為,錢聾老狗蓋行宮出遊的做法是勞民傷財,可是陛下在草原上蓋行宮的做法卻能讓草原上的百姓富裕起來。”

  朱勁松一愣,繼而反應了過來:“曾卿是打算讓朕帶頭去草原上逛一逛,好吸引更多的大明百姓去草原上遊玩?”

  這倒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試想,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跑到草原上遊玩,回頭報紙上寫一寫朱皇帝的行程,再寫一寫朱皇帝誇讚草原上的風景有多麽美麗,牛羊肉有多麽好吃,那些比較富裕的大明百姓肯定也會想著去草原上遊玩一番。

  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了。

  可是這種玩法也有弊端。

  首先就是朱勁松不可能把行宮蓋的哪兒哪兒都是,畢竟人均年收入在一千龍元以下的地方多的是,倘若有一千個縣城的人均年收入在一千龍元以下,難道讓朱勁松蓋上一千座行宮?

  就算蓋一千座行宮的成本不用考慮,也必須得考慮到朱勁松分身乏術的問題吧?一千座行宮,一天換一座也得三年的時間才能換的過來!

  其次則是可持續性。

  這種玩法剛開始的時候還好一些,後續呢?
  大明百姓不可能一天天的屁事兒不乾,整天跟在朱勁松的屁股後面跑到各處去遊玩。

  更關鍵的是,這種玩法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濟水平,但是站在整個大明的角度來看,這種玩法卻不見得是什麽好事兒。

  所有通過虛擬的、非實體的玩法發展起來的經濟體,都經不起大風大浪的衝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傻賊鷹家的某條街足夠牛逼吧?說是一條街能夠影響整個小破球的經濟也差不多。

  可是這條街能經受的起什麽衝擊?
  一旦大型的危機出現,這條街上面的天台都會變得很擁擠!

  反倒是實業的承受能力更強——比如說國際金融危機和歐羅巴主權債務危機這兩次,每次都是被人稱為墨守成規、不適應新時代的“老歐羅巴”德國最先在短暫波動之後好轉。

  仔細斟酌了一番後,朱勁松乾脆搖了搖頭,說道:“像通過旅遊之類的形式發展起來的經濟,經不得大風大浪,朕不打算用這種法子來提高百姓的收入,倒是更喜歡通過辦實業的方式來讓百姓變得更加富裕。”

  “所謂國富民強、國強民富,朕希望百姓能在富的同時也強起來。”

  聽朱勁松這麽說,曾誠等一眾大佬們頓時皺起了眉頭。

  國富民強和國強民富乍聽上去差不多,實際上的概念卻是天差地遠。

  國富民強比較現實,就像現在的大明——大明朝廷有錢,軍隊足夠強大,大明的百姓自然也就有底氣,哪怕是出了大明的國門也不虛誰。

  相比之下,國強民富就不太現實——百姓富裕起來了,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民進國退的現象。

  所以,曾誠等一眾大佬們也希望百姓變得富裕起來,但是這個富裕不應該像朱勁松說的那樣兒民富民強。

  最好能控制在一個“度”的范圍之內。

  可是這個“度”的范圍卻很難把握。

  而朱勁松在聽完曾誠等人的擔憂之後,卻是差點錢笑抽——民富就有民進則國退的可能?這是什麽新奇的狗屁理論?

  民再富,能富得過國家?

  民再強,能強得過法律和軍隊?
  再者說了,朱勁松說的是國富、民富,國強、民強,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無論是國富民貧還是國強民弱都屬於是取亂之道,國富的同時民也富,國強的同時民也強,這才是真正的長治久安之道。

  笑著說完這個問題之後,朱勁松又接著說起了哈布斯堡和沙鵝的事情。

  “根據朕得到的消息,保羅一世最近的身體狀況似乎不太好,沙鵝軍隊在前線的指揮基本上都是由保羅一世的兒子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在指揮。”

  朱勁松曲指敲了敲桌子,先是示意柯志明將關於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的資料分發給曾誠和劉鶴鳴等一大佬,然後又接著說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位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很快就要成為亞歷山大一世了。”

  劉鶴鳴接過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的資料,仔細翻看了一遍後皺眉道:“根據情報來看,亞歷山大此人似乎有些兩面派的意思?”

  柯志明道:“是的,此人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在沙鵝宮中的時候對人和藹,態度恭謙,在回到他父親保羅一世的封地加特契納時卻像是變成了另一個人:他總是穿著筆挺的普魯士樣式的軍官製服,表情嚴肅地監督部下的工作,而且還能面無表情地聽上司講粗話,就像是一個冷酷無情的軍事機器。”

  “另外,根據我們收集到的情報來看,亞歷山大十分聰明——據傳,他曾經在老師指導下,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就掌握了他的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當年花了數年才掌握的地理知識。”

  “當然,亞歷山大的身上也有著沙鵝貴族的毛病,比如說自由散漫,這種習性文使得他學什麽東西都不求甚解,大概了解一些之後就會失去興趣。”

  “所以,我們錦衣衛對亞歷山大的判斷是威脅不大,如果加以引導,他會是一個比他父親保羅一世更加優秀的帶路者。”

  聽完柯志明的分析之後,曾誠便忍不住說了一句:“要是這樣兒的話,那事情可就好辦的多了——反正咱們大明已經接收了那麽多留學生來大明,少他一個不少,多他亞歷山大一個也不多。”

  “或許,可以專門再建一個留學生學院,專門招收小破鍋其他國家的那些皇子、皇女以及貴族子弟們前來留學?”

  禮部扛把子孟繁志頓時眼前一亮,說道:“曾閣老的這個想法好,這些家夥都是有錢人,在不乎學費多少,而且還不需要教授他們什麽真本事,只要把那些禮儀、玩樂方面的東西教給他們就好。”

  說到這裡,孟繁志忍不住有些惋惜的歎了一聲,說道:“可惜了,當初就該留下幾個錢聾老狗的兒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