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科學時代》第40章 陳寅恪先生
  第40章 陳寅恪先生

  由國學大師們親自授課的消息,就如同重磅炸彈般席卷整個學校。

  下課過後,理學班級的學生們沒有如同往日一般,坐在座位上複習功課,而是一股腦湧了出去,目光投向教學樓對面的文學班。

  教學樓呈凹字形結構,文學在左,理學在右。

  走廊上,學生們議論紛紛,目光眺望著對面的文學班,言語之中盡是對陳寅恪等教授們的仰慕和崇拜。

  這個時代,陳寅恪、聞一多、馮友蘭諸如此類站在文化領域之巔的男人,才是整個社會追求的超級明星。

  而北平四中的學生們,就是這些超級明星最狂熱和最忠實的粉絲群體,且絕不會叛變那種。

  若是用後世語言描述,那就屬於那啥類型的粉絲。

  ‘超級明星’心情開心,身為粉絲們的學生就開心,‘超級明星’悲憤,學生便悲憤,‘超級明星’激昂澎湃,學生則熱血沸騰。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師級人物,‘超級明星’們的一舉一動,以及各種言論,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群體的影響。

  至於為何這些人能成為‘超級明星’?
  原因無他,中華積弱耳。

  “牛逼了,陳寅恪,聞一多,馮友蘭,這些全是民國大師們,可惜了,我不是文學班的,這頂尖學校的待遇和格局就是不一般,直接邀請清華教授來講課。”余華沒有意外,混在吵雜而鬧騰的學生群體中,目光眺望對面的文學班教室,對於歷史名人心中好奇得緊,聽了一會兒,了解同學們的議論內容,余華這才終於反應過來,明白今天華羅庚為什麽會出現於北平四中的緣故。

  這幾天忙真忙那,搞得余華忘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北平四中的開學傳統。

  邀請大學教授上開學第一課。——這是北平四中每個學期開學的歷來傳統,一是讓學生們通過接觸大學教授了解以後的大學生活,二是激起學生們心中的積極性,更加刻苦之學習。

  第一學年兩個學期,由交大和浙大部分教授授課,第二學年兩個學期,由北師大和南開教授授課。

  第三學年上半學期是國立北大,今年下半學期輪到國立清華。

  但是前來授課之教授,無不是歷史書上的名人,其中不乏鼎鼎大名之輩。

  作為全國最頂尖的高等中學校,北平四中的格局甚大。

  當然,北平四中邀請大學教授上課有著自己的目的和考慮,答應邀請的各所大學,同樣有著屬於自己的目地和想法。

  作為第三學年最後一學期授課的大學,國立清華派遣教授隊伍前來北平四中授課的目的,與之前大學一樣——‘爭奪優質生源’。

  是的,後世愈演愈烈名牌大學掐尖之戰,早已提前了近百年上演。

  爭奪優質生源!

  對於一所想要發展壯大和長久延續的頂尖高等學府而言,象征著新鮮血液的高質量學生,才是最重要和最寶貴的東西。

  沒有優秀的學生,國立清華之優秀教授和先生再多,也無濟於事,長久下去,徒有虛名罷了。

  想要真正意義上超越國立北大,乃至於超越位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離不開優質生源。

  平心而論,綜合實力方面,國立清華仍舊遜色於出身於京師大學堂擁有深厚底蘊的國立北大。

  清華想要爭奪優質生源,國立北大亦不會眼睜睜看著小老弟超越自己,南開和複旦同樣有著屬於自己的小九九,而位於二線梯隊的交大、浙大和北師大等等優秀大學,心中更是有著野望。

  優質生源,誰不想要?
  如此一來,基於各種不同的出發點,民國各大學校便在爭奪優秀生源的目標上投入大量資源,受邀答應北平四中授課請求,便是其中手段之一。

  作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北平四中,歷來便是各大名校爭奪生源的主戰場。

  北平四中全校前三十,便是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們此行之目標。

  全校第一的林婉和全校第二的趙安元,更是被國立清華列為重點目標,象征著橄欖枝的保送名額,早早伸向對方,然而,兩人並沒能如清華之願。

  林婉欲要報考北大,趙安元欲要報考中央航空學院。

  清華堪稱無比珍貴的寶貴名額,在這兩人面前,竟是無用武之地。

  “陳先生這氣質,我是學不來的,聞先生,馮先生,錢先生,個個氣質卓爾不凡……”

  憑借清晰而敏銳的目光,余華能夠清楚看到對面教學樓內剛剛下課離去的陳寅恪,邊走邊向走廊上的同學們打招呼,滿臉微笑,步履之間透出一股文人氣息。

  如果說後世提起清華,大家每每想到的就是永遠的清華校長梅貽琦,那麽,這個年代提起清華,絕大多數人就會想起如同清華明信片般存在的大師,陳寅恪。

  當今中華最博學之人,梁啟超親口承認和讚許:學問超過我,更是被學界公認和推崇為‘三百年學問第一人’,最為著名的‘四不講’,這些東西,僅是陳寅恪先生身上的標簽之一,他身上的光環數不勝數,終生如一日般做著學問。

  如果說胡適、馮友蘭、聞一多、季羨林是這個時代當仁不讓的大師,那麽,陳寅恪便是大師中的大師,無論是學問還是天資,全都位列金字塔頂端,如同蒼穹之巔的雄鷹般俯瞰世間。

  但,陳寅恪先生絕非自傲之人,明面上是治學嚴謹的歷史大學和國學大師,生活中低調而簡單,喜好看書和鑽研問題。

  “四中這一手操作真不是蓋得,搞得我都心中充滿鬥志,越來越想考進國立清華了。”余華遠遠眺望著數十米之外行走於走廊陳寅恪,後方跟著聞一多,再後面是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國學大師馮友蘭,最後為錢稻孫,心中觸動,一股刻苦學習的鬥志如同泉水般湧了出來,充斥著腦海。

  學習!

  學習!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余華不得不認清現實,自己的確被四中這手操作給撓到了癢處,恨不得一天到晚坐在書桌前,刻苦學習,努力向前。

  PS:昨天丈母娘來了,陪了二老逛了一天,又遇到高鐵晚點,耽擱了不少時間,罪過罪過,等下還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