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產業現狀(下)
高富調走之後,高國彥也不能常駐三慎園了,最好調回京師,居中管理開平、遷西三大廠和三慎園、百裡峽等京師部分的各類財務事項。
這樣一來,三慎園那邊只能提拔原慎思院管事沈立安來主管香皂廠。京西煤礦相比開平煤礦雖然小了不少,但它負責提供京師所需的蜂窩煤,也是盈利良好的產業,可以交給原慎行院管事彭少驄。
彭少驄以前主要是負責三慎園民兵,現在高務實收攏了“兵權”,高陌、高珗為家丁護衛團的正副團長,彭少驄完全可以解放出來了。
高翊和高炯二人,現在是負責武器研究,不過等軍工私營的事情成了之後,他們肯定不能單單隻搞研究,必須把生產抓起來,所以也要考慮遷往開平,依托京華鋼鐵把兵器廠搞起來。
高翊還是可以繼續主管研發,但高炯就必須轉行到生產上來,不然生產這一塊沒人負責可不行。
這麽草草一算,自己手頭的人才一下子就排得滿滿當當,如果再進軍其他行業,或者再開辟別處的生意,就要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境,那可就尷尬了。
可是高家內部一時也找不出合適的人才來補充——如果是十年之後,那倒是好辦,因為光是他高務實的弟弟就有好幾個。歷史上這幾個小子讀書的水平也就一般般,通通都是生員,差別只在於有的是貢生,有的是廩膳生,有的是普通生員罷了,反正連舉人都沒混到一個,完全可以全部安排到自己的產業中去負責一個部分。
問題在於現在,青黃不接啊。
自己的幾個伯伯,高捷、高掇、高才都只有一個兒子,三伯高拱乾脆一個孩子都不剩了。
掰著指頭一算:大伯高捷的親子高務滋是個紈絝,爛泥巴扶不上壁,這個就不說了;二伯的獨子高國彥已經在自己麾下做事,相當於京師全部產業的財務總監;五伯高才的獨子高務本馬上要進京蔭官,不可能來跟自己混。在這三位之後,就排到他高務實了……
不對,還漏了個人,大伯的養子高孟男!
從那天自己跟高務滋發生衝突時高孟男的表現來看,他對高務滋其實也是不滿的,只是由於身份關系,不得不維護一下高務滋。但總體來說,他對自己的態度還算不錯,而且自己回來這段時間,從母親和弟弟妹妹們的口中得知這個人還是比較穩重的。
另外,當初大伯還沒致仕的時候,高孟男就在南京取得了監生身份。監生的地位大致等同於生員,當然由於南北兩京的國子監都有不同程度的腐敗,所以監生的水平大家都知道有水分,但高務實覺得,再怎麽有水分,按理說文化素養應該也還過得去。
畢竟他現在只是找人管理自己的產業,又不是要他們去考進士,八股文寫得好不好,跟能不能管理產業完全不沾邊。
那麽,高孟男還是可以考慮一用的——當然前提是人家自己願意來。
高務實前世有點輕度近視,這一世很注意保護視力,入夜之後通常是不看書的,因此找了個晚上去見高孟男。
高孟男對高務實的到訪頗為驚訝,一直有些懷疑高務實的來意。不過高務實對他所表現出的態度很友好,而且也沒有糾結那天的不愉快,反而主動避免談及高務滋。
高務實的談話技巧還是不錯的,話題很快轉移到大伯高捷身上,然後又很自然的談起當年高捷在南京時的舊事,再通過那些舊事,勾起高孟男的談興。
交談了大概一個多時辰,高務實就對高孟男有了大致的了解。
短時間的談話當然不至於深入了解一個人的才能究竟如何,但高務實從談話中發現高孟男的確是一個謹慎的人,他說話既不誇張,也不膽怯,對過去的一些經歷,他只是如實陳述,甚至很少加入自己的看法。
除此之外,他並不十分忌諱提到他的生父。他的生父是浙江寧波定海縣人,定海衛軍戶出身,原本在浙江水師效力,後來因為征剿倭寇,被調來調去,最後不知怎的就歸到提督操江的高捷手下,直到戰死。
據高孟男的說法,他小時候也跟著生父在船上呆過兩三年——軍戶嘛,都是世襲的,而水師又與陸師不同,如果一個人從沒出過海,肯定沒法直接成為水師一員,因此很多水師軍戶的孩子,從小就要被帶到船上熟悉船隻、了解水文。
對於高務實而言,這倒是個意外驚喜。
在他的遠景規劃中,將來肯定是要推動大明“走向藍海”的,但他自己對海洋的認知全部出於書本和網絡,屬於那種有知識儲備但卻毫無實際經驗的水平。而這一輩子更是和海洋八竿子打不著,出身在河南這種內陸省份,身邊可用的人甚至沒有一個看見過海,所以他一直擔心將來走向海洋的時候手底下一個可用之人都沒有,全部得臨時招募。
現在不同了,高孟男本家一個活人都沒有,他自己又是大伯的養子,連姓都改了的那種,他既然對海洋有所了解,不論這了解有多深,至少算是一個可用之人。
當然,高務實眼下也沒本事直接走向藍海,別說藍海了,黃海都難。不過這不妨礙執行他的一貫策略——先鋪墊。
本來他是打算讓高孟男先去曹淦身邊做個副手,以免俺答封貢完成之後曹淦負責的業務太多,導致權力過於集中。但現在這麽一來,高務實就立刻改變了計劃,把另一個早有準備但並沒有打算這麽快實行的規劃拿了出來,讓高孟男先慢慢乾起來。
這個計劃是,去天津買地準備建港口。而且不止是天津,開平南邊的樂亭縣也要修建一個港口,用作將來京華鋼鐵產品的海運基地。
天津港的價值不用多說,他早就跟高拱建議過漕運改海運,雖然高拱出於政局穩定的原因表示暫時不能實行,但高務實也不著急——漕運不行,私人貨運朝廷總管不著吧?
黃河連連潰堤,一淹就是幾個縣起,江南的貨物走運河簡直坑爹,高務實老早就想改成走海路了!
現在總算有了個人可以用,怎能浪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