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家請我當皇帝》第888章 陝西虛實
  第888章 陝西虛實
  張順自度覷破了陝西的虛實,不由笑道:“不知亨九可否為我細說,陝西軍政人士有何人也?”

  洪承疇何其精明,聞言頓時知曉張順的打算。

  他不由稍做遲疑,便率先聲明道:“臣離職陝西已數月矣,其中變故未能盡知,唯憑借往日記憶,使舜王聞之。”

  “陝西之地乃故秦地也,共分寧夏、甘肅、延綏及固原四鎮。”

  “其中寧夏巡撫王楫,字濟川,乃山東泰安人氏。為人廉潔剛正,歷任柘城、安邑知縣,後升戶部主事,司理軍餉。”

  “後遷固原知縣,最終巡撫寧夏地方讚理軍務。其人長於治理,短於軍務,不足為懼。”

  “寧夏鎮守總兵祖大弼,乃遼東祖氏將門之後,遼東總兵祖大壽之弟。”

  “其為人異常驍勇,作戰之時,喜歡呼喝呐喊,人送綽號‘祖二瘋子’,惜乎有勇無謀,早晚為將軍擒!”

  “甘肅巡撫張應辰,字環北,乃河南河南衛人氏,萬歷四十四年進士。”

  “先後歷經濟南府推官、禦史等職。天啟末,巡按廣東,因為拒為閹黨魏忠賢建立生詞,差點遭禍。”

  “七年,擢右僉都禦史,代前任白貽清擔任甘肅巡撫一職。其為人耿直,屢戰屢捷,也算有幾分本事。”

  “哈,沒想到還是個老鄉!”張順笑著評價了一句,不至於讓洪承疇一口氣講解到底。

  這下撿到寶了,不管洪承疇其為人如何,但就他本人對陝西軍情、人情及地理的了解,就當得一個幕僚長的價格。

  這不,雙方還沒有交手,張順差不多把陝西大員的底褲都快給扒完了。

  洪承疇聞言也有幾分得意,不過他作為降臣,也不好表現在臉上。

  洪承疇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遮掩一番,這才繼續說道:“原本那甘肅總兵乃悍將楊嘉謨,六年被調往薊鎮擔任總兵,幾經輪換,如今總兵乃柳紹宗也。”

  “柳紹宗雖非將門出身,卻作戰勇敢,用兵老練,亦不下當初楊嘉謨半分。”

  “延綏巡撫張伯鯨,字繩海,揚州江都人也,乃萬歷四十四年進士。”

  “其先後知會稽、歸安、鄞三縣。天啟中,調補盧氏。及崇禎二年,稍遷戶部主事,出督延、寧二鎮軍儲,頗有功。”

  “盜起延綏,朝廷擢伯鯨兵備僉事,轄榆林中路。先後擊破賀思賢,斬一座城、金翅鵬等人。”

  “七年春,奇瑜遷總督,遂擢伯鯨右僉都禦史代之。督總兵王承恩等分道擊破插漢部長及套寇於雙山、魚河二堡,斬首級三百。”

  “舜王若欲用兵陝西,三巡撫之中,此人文武雙全,乃為大患!”

  張順聞言不由摸了摸下巴。

  在目前所知三個巡撫之中,寧夏巡撫長於政務,短於軍務,不足畏懼;甘肅巡撫張應辰有些本事,不過也中規中矩,算不得對手;唯有這張伯鯨文武雙全,如此看來當慎重對待。

  他便點了點頭道:“知道了,那延綏總兵如今又是何人?”

  “乃俞衝霄也,亦是悍將。陝西地處三邊,常年與‘三大寇’作戰,自是無有庸將。”洪承疇連忙應道。

  “寧夏總兵祖大弼、甘肅總兵柳紹宗、延綏總兵俞衝霄,再加上陝西總兵左光先,果然關西出將啊!”張順不由感慨道。

  他就知道攻略陝西沒有那麽簡單,好在這幾個人他在前世基本上都沒聽說過,不會是那麽可怕的對手。

  “不知三邊四鎮兵額如何?”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張順既然問過了將領,那麽也該問一問士卒什麽情況了。

  “寧夏原額馬步官兵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三員,實則不過馬步旗軍兩萬四百一十三員。”

  “甘肅原額馬步官軍九萬一千五百七十一員。實則四萬三千五百一十七員。”

  “延綏原額馬步官兵八萬零一百九十六員,實則三萬六千一百二十八員。”

  “固原鎮原額七萬一千七百九十人,實則三萬八千一百四十八員。”

  “除此之外,臨洮鎮亦有馬步一萬九千二百七十五員。總計馬步官軍當有一十五萬七千余員。”

  張順一聽,差點給嚇尿了。要是按照原額計算,朝廷差不多有三十多萬多萬人馬,光堆人頭都把自己給堆死了。

  好在如今陝西人馬,不及大明國初之半,但仍有一十五萬人馬,對義軍來說依舊是龐然大物。

  張順正在反思自己意圖一舉拿下陝西之地這個戰略,是否可行之時,不意聽到洪承疇又說道:“說是一十五萬人馬,其實汰去老幼、空餉之流,實則不足十萬矣!”

  不是,你就這樣三砍兩砍,大明朝廷的三十多萬大軍就這麽少了三分之二?張順簡直不敢置信。

  “當初陳奇瑜征討舜王,又抽去了八千。臣出潼關,亦率領四萬精銳。前後損失怕不下三四萬人,其實陝西隻余六萬人馬。”

  “刨卻當面陝西總兵官左光先所率萬人,守禦後金來犯人馬兩三萬人,剩余兩三萬人既要防守四鎮關卡險要及大明藩王,豈有余力哉?”

  張順聽到這裡,簡直既驚且喜。

  經過洪承疇這番計算,如今大明整個陝西除了左光先麾下萬余精銳以外,竟然拿不出多余人馬,實在是天亡大明也!

  不過,經過張順仔細思量,卻發現此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大明九邊人馬雖眾,其實隨著衛所制度逐漸敗壞,軍屯士卒幾乎淪為軍官的奴隸,哪裡還有國初的精兵良將?

  士卒吃不飽穿不暖,也不能坐以待斃,要麽偷偷逃亡,要麽尋機反抗。

  這就導致一方面將領麾下士卒素質下降,人數驟減,不得不依靠少量精銳作戰;另一方面兵變、兵亂不斷,像王嘉胤、“紫金梁”、“闖王”、“闖將”、“八大王”等一系列義軍首領,幾乎全出自延綏邊軍。

  如此以來,看似朝廷與義軍之間是官兵與流民的戰爭,其實卻是邊軍與邊軍的戰鬥。

  再加上大明天災人禍頻頻,百姓賣兒鬻女,不足一活。

  那大明官兵豈不是越“剿”越少,越“剿”越弱。

  一方面是軍戶流失嚴重,而另一方面是邊將富甲天下。是以若是小規模作戰,邊將猶能依靠家丁、精銳,肆虐四方。

  而一旦戰爭規模擴大,官兵吃空餉、將卒矛盾尖銳等矛盾便爆發出來,每戰必殆!

  這也是為什麽在張順前世歷史線,大明抽調一十三萬九邊精銳,盡數托付給薊遼總督洪承疇。結果松錦大戰一場大敗,明亡進入倒計時矣。

  想通了此節,張順不由哈哈大笑道:“如此,真是天亡大明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