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這個宮廷是我的》第680章 靜好
  第680章 靜好
  680
  “那咱們就不比。”廿廿含笑摟住綿愷的脖子,拍拍他的腦袋瓜,“額涅的綿愷,永遠都是獨一無二的,是額涅的大兒子,誰也比不了。”

  遠遠的,綿寧回眸望來。廿廿這一幕母子相擁的畫面,令綿寧迅速甩頭回去,大步走遠。

  不多一會子,皇上已然縱馬而入,下馬將馬韁繩甩給侍衛,上前含笑伸臂攬住廿廿去。

  因綿愷抱著綿忻就在廿廿身邊兒,皇上便也騰出一隻手臂來,攬住了兩個兒子的肩。

  “……你們都聽額娘的話了沒有?這兩個月來,你們哥倆兒沒氣著你額娘吧?”

  綿愷登時樂成了一朵花兒,“自然沒有!汗阿瑪不在家時,兒子既保護額涅,又看顧著四弟呢!兒子是額涅的長子,那兒子就得在汗阿瑪不在家時,給額涅頂門立戶呢!”

  皇帝驚喜大笑,“喲,這兩個月不見,阿瑪這一回來,就發現咱們綿愷長大啦……”

  一家人笑意融融,綿寧在一旁站著,距離雖近,卻一時竟融不進去。這般在旁觀望著,竟覺自己越發地像了個外人。

  廿廿心細如發,更何況這些年一直格外在乎綿寧的感受,故此廿廿趕忙笑著將皇上的手從綿愷肩上拿下來,倒是引著皇上往綿寧那邊兒瞧,“皇上可別聽綿愷說嘴,他是長個兒了,可是這兩個月的工夫,還不夠他長到頂門立戶那麽高去的。我要是現在就指望著他頂門立戶啊,那房梁都得塌到我脖子底下,我得彎腰鑽過去才成。”

  廿廿笑著望向綿寧,“皇上不在京時,真正替家裡頂起門戶來的,還是咱們二阿哥。”

  綿寧這才心下一暖,趕忙上前請雙腿跪安,“汗阿瑪一路辛苦了。兒子這一番雖然沒能隨駕恭謁祖陵,然則早已心魂俱往,夢中無數回雙膝跪倒在祖陵門前。”

  皇帝欣慰笑笑,點頭道,“家裡目下就你一個成年的皇子,朕自然也是想著帶你同去盛京恭謁祖陵的,只是家裡更需要你。你皇額娘在京,你兩個弟弟、一個妹妹還都年幼,需要你在家幫襯著。這些才是更要緊的,恭謁盛京以後自然還有許多的機會,以後再去吧。”

  “而京中的情形,也都叫朕放心,朕在盛京和途中,收到在京辦事的王大臣的奏報,都說京中宮裡一切安好,這當中自然是你幫襯了你皇額娘不少去。”

  皇帝說著,伸手取出一盞燈來,“當年祖宗剛創下基業之時,盛京老皇宮中清寧宮東暖閣所用的燈盞,曾為糠燈。當年百業待舉,祖宗生活簡樸,便是宮中,亦不用華麗之物。當年你皇瑪法恭謁盛京之時,朕隨駕同去,曾經在清寧宮東暖閣中見過。”

  清寧宮乃為盛京老皇宮后宮的五宮之首,為國主大福晉所居住。東暖閣便是臥房。後來大清入關之後,參照中原的稱呼,將清寧宮稱為中宮,“國主大福晉”稱為皇后。

  “朕這回恭謁盛京,到清寧宮中竟然不見了糠燈,竟是盛京官員們因覺著簡陋,竟撤去了。朕吩咐他們重又擺上。朕回來時,又特地從盛京帶回來幾盞盛京老皇宮裡舊存的糠燈,留給你們兄弟幾個,以示不忘祖宗當年艱苦創業之功。”

  綿寧眼圈兒便紅了,忙又跪倒,“兒子謝汗阿瑪的賞,兒子回去便將家中書房的燈換了,用這盞糠燈,時時不忘祖宗艱苦。”

  皇上欣慰地點點頭,“只是這糠燈終究是暗,你也仔細著眼睛些。”

  皇上與皇子們說完了話兒,廿廿便也含笑向六宮道,“這兩個月,你們也沒少了在我眼前念叨皇上,掛念皇上。這還不趕緊上前恭請皇上聖安來?”

  諴妃便含笑,率領六宮齊齊上前。

  此時妃位只有諴妃一人,諴妃身後便是淳嬪、吉嬪和如嬪三位嬪位。

  皇帝視線從一妃三嬪面上淡淡滑過,便點頭道,“都起來吧。這兩個月來,外頭的事兒有綿寧幫襯著皇后,那宮裡的事兒自然是你們出力。辛苦你們了,朕心下都有數兒。”

  簡單說過了幾句話,宮門口畢竟不是站著說話的地方兒,皇帝便率領眾人各自回宮。

  廿廿親自侍奉皇上沐浴更衣,皇上卻沒立即歇著,還先去奉先殿拈香。待得皇上拈香歸來,天兒都已經黑透了。

  廿廿早備好了晚晌候著,一時間心下也是萬語千言,卻不知從哪裡說起才好。

  皇帝進來,先握了廿廿的手,兩口子面對面坐下,皇帝先趕緊捧起碗筷來扒拉了兩筷子,“還是家裡的飯香!”

  廿廿挑眉,“怎地,盛京內務府伺候的不周到?”

  皇帝歎口氣,便將筷子放下了,“此番恭謁盛京,便是旁人不知道爺的心思,你卻是明白的。”

  廿廿靜靜垂眸,“是啊,皇上為的自是旗人生計,尤其是宗室和覺羅的生齒日繁之事。”

  自從大清入關,定鼎華夏以來,旗人的人口暴漲。而按著旗人的生活習慣,旗人只能當兵、當差,靠著朝廷養贍兵甲的銀子來生活。可是這早已翻了多少倍的人口數目,著實令朝廷養贍兵甲的費用成了無底洞一般。

  尤其是宗室、覺羅子弟,目下竟然都出了沒有辦法過活的。從上回永定河發水,京中各處粥廠就已經都出現了扎著黃帶子的去討粥喝的。這在民間自是引起了極大的波瀾去,許多百姓都以為朝廷連自家族人都要養不活了呢!

  故此皇上近年來都一直在設法將沒有爵位、沒有差事的宗室、覺羅子弟送回關外去。關外地廣人稀,又是祖宗創業之本,叫他們回到關外去,一來可以重新體嘗祖宗創業之功,二來也是一份養贍。

  為了這個想法兒,皇上除了派宗室大臣回盛京去看過之外,皇上自己也是想親自回去看看的。這回終於成行,廿廿自盼著皇上帶回來那邊兒的好消息來。

  便是盛京那邊兒的內務府大臣,也多是以宗室、覺羅子弟來擔任,故此廿廿才會委婉地問起這個事兒來。

  皇帝便歎了口氣,方才還旺盛的胃口,這會子竟都倒了。

  “……爺自是寄望著盛京乃是我大清祖地,依舊保持著從前的簡樸之風。可是爺回到盛京老皇宮時,竟然連清寧宮裡的糠燈都找不見了。你便也能想到,這一班留在盛京的宗室子弟們,便連祖宗的簡樸之風都丟棄了,個個兒在盛京的都叫嚷著苦,想要爺下旨再準他們回京呢!”

  廿廿也是蹙眉,只是這會子當著皇上,自然該為皇上分憂,這便淡淡輕笑道,“雖說可氣,不過倒也是人之常情吧。畢竟咱們大清都已經入關這麽多年了,這好幾輩子的宗室和覺羅們全都是在京裡生,京裡長的。這天子腳下的繁華,早已是他們每日裡生活的模樣。”

  “盛京雖然是故都,可是畢竟跟京師比起來,位在關外,沒京裡大,也沒京裡繁華熱鬧,這幫子宗室和覺羅回去,可不是要叫苦連天了嘛。”

  皇帝輕輕閉了閉眼,“他們那起子人,也不想想在京裡都活成什麽樣兒了!分家的家產、旗地變賣了,鎮日就扎著黃帶子遊手好閑在京裡橫晃,惹是生非,徒然壞了祖宗的名聲去!爺本想著,關外好歹還有大片沃土,賜給他們,沒幾年便可重又置辦起個田莊來。便不是賣成銀子,至少也能填補自己家裡的吃食……誰料想,他們竟如此不成器,隻念著京裡的繁華,難道還想繼續回京裡來喝那施粥嗎?”

  廿廿便忙坐過來,抓住了皇上的手,“爺別動氣……這事兒自然該辦,只是這事兒也終究不是三年五載就能辦得的,爺盡管耐下心來,過了這一輩子人之後,必定能見著爺這心思的好處的。”

  有了廿廿的寬慰,皇帝這才松口氣,心下痛快些兒了。

  他抬眸細細看著廿廿的眉眼,緩緩道,“禧恩為和世泰謀黃馬褂的事兒,想必你已經知道了。你別多想,爺已經問明白了,那都是禧恩自作主張,和世泰完全被蒙在鼓裡。”

  廿廿便笑了,“皇上的旨意傳回京來,我都聽見了。一聽說皇上隻罰了禧恩的三個月俸祿,並未一塊兒罰和世泰去,我便知道皇上的心意了。”

  “只是我倒覺著皇上這麽著或許有些偏頗了,既然這事兒是禧恩為了和世泰辦的,我倒不信和世泰事先半點兒都不知道動靜。我倒擔心他或許也有順水推舟、擎等著好事兒的意思。皇上怎麽能就饒了和世泰,而隻罰禧恩呢?依著我說,皇上該將和世泰也一並罰了三個月的俸祿去才是!”

  “那省下來的俸祿,就舍給粥廠去,叫粥廠多熬幾鍋粥,就——周濟給京裡那些還沒來得及回盛京的閑散宗室們好啦!”

  廿廿是將兩件事兒給捏在一塊兒了,皇上一時也沒想到,不由得揚聲大笑。

  皇帝伸手捏捏廿廿的面頰,“爺的小皇后,還是這般俏皮!”

  廿廿撅了撅嘴,“……皇上也別因為和世泰而落下個偏袒小舅子的名聲啊!”

  皇帝便又大笑,將廿廿給摟過來,“爺這些年凡事都小心謹慎,偶爾你也得叫爺放肆一回。爺這回就偏袒小舅子了!話又說回來,他那點月俸,三個月加在一處也沒多少,哪兒夠粥廠耗費的去。”

  廿廿鼓起腮幫來,“那還有我阿瑪的。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皇上連我阿瑪的俸銀一並罰了去!若是還不夠粥廠消耗的,那還有我的!”

  皇帝連忙伸手將廿廿的嘴給捂上了,“哎喲呵……爺連自己的媳婦兒也要罰上了,那是不是接下來爺乾脆將自己也給罰了?誰讓爺是和世泰的姐夫,是你阿瑪的女婿呢!”

  廿廿也愣了,“……我沒想這樣兒啊。”

  皇帝便又是大笑,伸手刮了廿廿鼻梁一記,“都說了,打折了骨頭還連著筋呢。所以爺這回隻罰禧恩,不罰和世泰了!”

  廿廿還想說什麽,就被皇上俯身而來的嘴給堵住了,不叫她再堅持。

  唇齒相依的當兒,廿廿歎息著沉迷進去,卻也跟著終究將一顆懸著的心給放下了。

  孝淑皇后的兩位兄弟盛住和孟住,皇上說給收拾就收拾了,那她的兄弟也自然有多少人明裡暗裡地盯著呢。倘若有半點的不檢點,一點被有心人抓住了把柄,稍作添油加醋,那皇上因有盛住和孟住的事兒在先,就不能不罰。否則,難免叫朝臣覺著皇上這是有所厚此薄彼了去。

  不過所幸,皇上這回卻是堅決,那和世泰這次便沒事兒了。

  夫妻二人汗涔涔地並肩入眠時,廿廿才緩緩問,“……皇上這一走兩個月,您回來瞧著宮裡的姐妹們,可都變樣兒去沒有?”

  皇帝閉著眼睛疲憊卻滿足地笑,他的手卻還是能準確地找到廿廿的眼睛,將她的眼簾給抹下來,蓋住,“……不過兩個月而已,哪兒有那麽大變化。”

  廿廿在夜色裡,靜靜微笑。
.
  次日皇上赴大高殿、壽皇殿行禮,回來後升座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因皇上恭謁盛京而上表慶賀。

  儲秀宮裡也是六宮齊聚,都向廿廿行禮。

  到了如嬪這兒,廿廿含笑道,“八公主這幾日可好?若身子好些兒,便抱過來給皇上請安吧。”

  如嬪恭順地行禮,“……回皇后娘娘,八公主這幾日雖說好些,可還是有點子咳嗽。嬪妾這便擔心公主再將這病氣過給皇上去,那就不好了。”

  廿廿笑道,“小孩子的這點子咳嗽,對於皇上來說,倒不打緊的。倒是皇上剛回來,這父女的親倫才更珍貴不是?”

  如嬪便低眉順首道,“是,那嬪妾就按著皇后娘娘的旨意,這兩日就抱來給皇上行禮。”

  “好。”廿廿含笑看著這樣的如嬪。又是當年剛進宮時恭順柔和的眉眼,言行有度,進退合宜,眼中再不見了當日的戾氣。

  這便也是八公主那孩子的福氣了吧。叫她生母能平心靜氣地好好兒陪伴著她長大,而不再將她那孩子也攪進算計裡來。

  便也是靜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