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第一世家》第2379章 或者是買上一兩上茅房的衛生紙(求
  第2379章 或者是買上一兩上茅房的衛生紙(求訂閱求票)

  兩處開元均指開國,有開辟新紀元之意。而通寶一詞,則為歐陽詢首創,意為流通之寶物,故錢幣在大唐初年始有稱“通寶”之稱謂。

  可是現在,程三郎這小子,直接整出了這種小錢幣,上面那貞觀通寶四個大字,直接讓李世民心中猶如小鹿亂撞。

  李世民喃喃了半天,最終說出了一句話來。“為何這麽小?”

  “……”李恪差點呵呵出聲,看來,處弼兄果然很懂自己親爹的心思。

  程處弼也是心中呵呵不已,看來,這位大唐太宗皇帝,果然就好這一口。

  “丈人明鑒,這貞觀通寶,代表的是十分之一個開元通寶。”

  “……啥?”李世民的臉色瞬間不樂意了,眼珠子頓時鼓了起來。

  啥意思,這小子今天是飄了還是怎的,居然敢當著老夫的面來汙辱老夫?

  “你小子給老夫把話說清楚,貞觀通寶,怎麽就隻值那麽一丁點?”

  看到瞬間變臉的老丈人,程處弼瞬間心靈致福,懂了,看來還是自己太大意了,沒有考慮全面。

  程三郎是什麽樣的人,心念電轉之間,面不改色地繼續道。

  “……丈人你莫著急,小婿這不是才製作出一種小幣的樣子,這貞觀通寶還有大幣,與開元通寶等值通用。”

  “只不過今日隻拿到小幣的模樣,特來獻給丈人,請丈人給出點意見,若是有問題,小婿也好拿回去整改。”

  李世民聽到了程三郎這番解釋,心裡邊頓時平衡了不少。

  打量著這枚精美無比的貞觀通寶,越看就越覺得喜歡,簡直就愛不釋手。

  “我說你小子,老夫一直都覺得,開元通寶能用就行,倒沒想到,你居然還想到要鑄貞觀通寶。”

  “之前,所鑄,皆為開元通寶,特別是武德年間大量鑄造,本以為足以流通天下。”

  “加之鑄錢耗費甚巨,這些年來,朝廷少有鑄錢,也就前幾年,你們漢唐商行接下了鑄幣之務,這才開始……”

  程處弼與李恪都安靜如雞地坐著,聽著很有精神,榮光煥發的李世民在跟前嘰嘰歪歪講故事。

  看樣子,程處弼搞的這種貞觀通寶,已然戳中了這位大唐太宗皇帝的嗨點。

  激動地顯擺了半天自己的豐功偉績,總算是稍微平靜了些之後,李世民笑眯眯地朝著程三郎問道。

  “……賢婿你是怎麽想要到鑄這貞觀通寶的,來來來,跟老夫仔細說說。”

  “這個……”程處弼忍不住抹了把臉,自己是個實在人,可是面對著這位不講武德的大唐天子。

  當然不會告訴他,由頭是因為自己覺得公廁門口的衛生紙銷量太次,由此誘發了自己想要搞更小面值錢幣的想法。

  “丈人,這是小婿這些日子,成為了洛陽縣令以來,經常深入民間,明查暗訪民間疾苦。”

  “最讓小婿吃驚的就是,咱們大唐貨幣過於單一導致了百姓不得已,許許多多的商貿往來活動,都只能夠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來進行。”

  “就像有些小娃娃,想要去買些麥芽糖,要麽就花上一文錢,買上小半斤,要麽,就只有從家裡邊舀些糧食,拿去換糖。”

  “還有小婿更看到,百姓們若是餓了,花上一個銅板,就可以買下兩個餅一碗湯吃頓好的。”

  “可倘若是一些食量小的小娃娃,一個餅一碗湯,興許就夠了,多的那個餅,只能揣著……”

  聽著程三郎說起的這些生動的事例,不論是李世民父子,還是一旁的趙昆,也都是聽得頻頻頷首,深以為然。

  而程三郎是越說越得意,眉飛色舞地繼續述著著老百姓們沒有零錢的痛點。

  “還有咱們洛城城內的各處公廁販賣的那些衛生紙,一文錢就能買一斤。問題是就算是躥稀一天怕是用不完……”

  “噗呲……”李恪直接拿嘴放了個啞屁,趕緊扭開了腦袋。

  李世民原本聽得深以為然的表情直接石化,翹起手指頭,差點戳到程三郎的厚臉皮上。

  “……嘿嘿,口誤,口誤,反正大家都懂,總之,小婿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痛定思痛。

  決定要為了我大唐的百姓能夠更加輕松而又靈活的使用錢幣,所以決定弄出了這種小錢……”

  大唐立國以來,已然廢除了秦時開始推行的貨幣度量,以二十四銖為一兩的二十四進製。

  大唐是以十錢為一兩,錢幣的計量單位,也是以厘、分、錢、兩的十進製。

  這也就是後來的常用的市斤,市兩的規製,大唐是十厘為一分,十分為一錢,十錢為一兩,十兩為一斤。

  相當標準的十進製,興許到了這裡,就有杠精要蹦出來,古代不是十六兩為一斤的嗎?
  那是在亂世的時候,也就是元朝末年,由於地主階級控制了經濟命脈,地主階級收租收稅就出現一斤多兩的情況。

  而同時商人賣出的時候,卻相反出現一斤少兩的情況。全是由於農耕經濟佔據主導,導致一斤多兩成為主流。

  這樣發展到了一定時間之後就出現了公開多兩,由於百姓無力抗爭,只能接受現實。

  於是一斤多於十兩的計量剝削模式,反而成為了主流,元末時期,綜合折算下來,一斤大約十六兩左右。

  而直到明朝建立之後,由於老百姓的習慣,也就沿用了一斤等於十六兩的亂製,但是一兩等於十錢,一錢等於十分都沒有變化。

  也就是說,一斤等於十六兩,這是人吃人的舊社會剝削階級,生生用他們醜陋的嘴臉,將十進製給歪曲成了那副鬼樣子。

  當然,那種亂像,怎麽也得幾百年之後才會出現,關程三郎屁事。

  強盛的大唐,仍舊用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治政能力,悍衛著十進製的標準。

  程處弼繼續唾沫星子橫飛的進行著總結陳詞。

  “……小婿就由此得到了零感,弄出了這種小的錢幣,亦可稱為一分錢,十分為一錢,而十錢一兩。”

  “一分錢,興許買不了一張餅,但可以買一碗粥,或者是塊一小塊麥芽糖,又或者是一兩上茅房的衛生紙……”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