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第一世家》第1883章 本官覺得,這怕不是我唐人所為(求
  第1883章 本官覺得,這怕不是我唐人所為(求訂閱求票票)

  雖然這些文章的標題都很風騷,但問題是文章內容卻絕對是扎扎實實的乾貨。

  煞有介事,由淺入深地將吐蕃之所以會選擇這個時間點來出使大唐,請求和親的險惡用心,剖析得絲絲入扣。

  “寧忠,去,把吐蕃使節呈來的國書副本拿過來。”

  不大會的功夫,吐蕃使節團國書的副本,被擺放到了案幾之上,李承乾一面看著報紙上的分析。

  一面比照著那份國書副本,越看,心裡邊就越發地心驚肉跳。

  “於卿,那日,知曉這國書副本詳情的都有誰來著?”

  “太子殿下,除了臣,便是兩位輔政大臣,至於鴻臚寺那邊,臣就不清楚了。”

  聽到了於志寧給出的答案,李承乾手指頭輕輕地敲擊在案幾之上,正欲開口。

  就看到了門簾再一次被掀起,一位宦官入內稟報,卻是說兩位輔政大臣,馬周與李道宗連袂而至。

  不大會的功夫,這兩位被大唐天子留下來輔佐太子殿下的輔政大臣便進了偏殿,朝著太子殿下一禮。

  馬周目光掃了那份已然攤開在那案幾之上的《長安旬報》,當既開口詢問道。

  “看來殿下也已經知曉了這《長安旬報》關於這隻吐蕃使團此行目的的剖析。”

  “不錯,孤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份吐蕃國書,不過剛剛呈到我們的手上沒多久……”

  “太子殿下,現在並非是追究這個的時候,還請太子殿下速速遣人往那《長安旬報》編輯部。”

  “設法將這幾個筆名十分古怪,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文章作者找到。”

  “例如《小心,吐蕃的這番操作,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這篇文章的作者鞋辣桌布賭蓋兒……”

  “???”一乾東宮大佬都伸長了脖子,看向那個讓人一臉黑線的古怪筆名。

  於志寧牙疼地吸了一口氣,總覺得程三郎與李恪這兩隻妖蛾子仿佛又帶著一臉猥瑣的笑容。

  在自己腦海裡邊此起彼伏,忍不住下意識地吐了一句槽。

  “這是何奇詭異的筆名?怕是山東宋玉與長安潘安都遠遠不如啊……”

  噗呲之聲此起彼伏,一乾久經大風大浪考驗的大佬此刻也全都繃不住,啞屁頻頻。

  “這個……”李承乾忍不住抹了把臉,這麽魔性的筆名,難不成,又是處弼兄和三弟?
  李承乾忍不住搖了搖頭。“不可能是處弼兄與我三弟,他們現如今尚在東都洛陽……”

  李道宗頻頻地眨巴著兩眼,當他看到了這份《長安旬報》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程三郎那隻妖蛾子出手了。

  是的,雖然沒有證據,但是,程三郎既然答應出手幫忙,那必然會有所動作。

  以這貨總能用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方式方法,去解決遭遇的各種疑難問題,甚至是疑難雜症的慣例。

  炮製出這麽多篇充滿了攻擊性和蠱惑力的文章,絕對可以令這隻吐蕃和親使節團臭不可聞,甚至達到人憎狗嫌的地步。

  除了他程三郎,李道宗覺得不會有第二個人能夠乾出這種事情。

  當然,這些念頭,他只能默默地藏在心中,暗戳戳地得瑟。

  “嗯,馬侍郎言之有理,寧忠,速速遣人,往那《長安旬報》的編輯部去問一問,查一查這幾篇文章的作者身份都有誰。”

  寧忠趕緊領命而去,一幫人坐在這麗正殿偏殿內,一時之間,不禁有些沉默。

  李承乾猶自在震撼中還未回過神來,而隱隱知道了真相的李道宗則是決定訥於言而敏於行。

  至於那馬周,與於志寧,都在等待著太子殿下開口。

  看到了太子殿下半天不吱聲後,作為太子詹事的於志寧決定主動一點。

  “馬侍郎,依你之見,這些文章上的推斷……”

  “本官覺得,這怕不是我唐人所為。”

  “……”所有人都不禁一愣,看向了馬周這位被陛下倚為左膀右臂的肱股之臣。

  “這些文章的作者,對於吐蕃之了解,讓本官覺得,他們似乎就是吐蕃人,常年生活在吐蕃境內。”

  “不然,怎麽能夠對吐蕃人的習性,對於吐蕃國主,乃至於吐蕃對於未來的圖謀和規劃,都描述得如此詳盡。”

  “重要的是,本官實在是找不出一絲一毫,覺得作者是在想當然的破綻。”

  “而且本官在去尋江夏王一同來見殿下之時,更是在街市之上,知曉了一事。”

  “有好幾位吐蕃人商販,都在以數倍的價格,來者不拒的收購著《長安旬報》。”

  聽到了這話,一乾老司機都不由得心中一凜,於志寧不禁有些狐疑地撫了撫長須。

  “那位吐蕃來使祿東讚行事十分穩健,而且足智多謀,怎麽可能會做出這等掩耳盜鈴之事?”

  聽到了於志寧這話,馬周撫著長須點了點頭地道。

  “沒錯,那祿東讚定然不會去做這等蠢事,但是於詹事不要忘記了,那隻使團裡可是有不少的人在街市上閑逛。”

  “甚至有人看到了祿東讚之子,指使吐蕃商賈買《長安旬報》。”

  聽得此言,太子李承乾恍然大悟,拍著大腿,面色凝重地分析道。

  “……真沒想到,看來啊,這必定是與吐蕃有著血海深仇之人。

  興許那些人,知曉大唐為了應對那薛延陀,很有可能會對那吐蕃得寸進尺的索取,采取隱忍的態度。

  才會將這樣揭穿了吐蕃之險惡用意的文章,刊發到咱們大唐的《長安旬報》之上。”

  聽到了太子殿下這番分析,於志寧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附合道。

  “為的就是想要讓我大唐的百姓都盡數知曉這些吐蕃人的險惡用心。

  大唐的君臣,或許會因為顧及百姓洶湧之情緒,而會在這與吐蕃和親之事上,變得謹慎,甚至是……”

  “甚至是什麽?”這個時候,一直都顯得較為沉默的李道宗突然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讓於志寧不禁有些奇怪地掃了眼這位大唐宗室名將,心說以你的眼光,難道就看不出來?
  不過對方既然相問,於志寧還是耐下地解釋道。

  “若是天下輿論甚是厭憎吐蕃,百官怕也無人敢在朝堂之上,奏請陛下同意與吐蕃和親,以穩固高原。”

  “……”

   實在抱歉,生病了,嗓子痛,頭疼,昏沉沉的,掙扎到現在才有兩更,嗯,今天也就兩更了,不好意思。

    去休息了,吃了藥了,希望明天能夠緩過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