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第一世家》第3026章 程三郎給大唐經營苦寒之地打下了樣
  第3026章 程三郎給大唐經營苦寒之地打下了樣版

  就像那位營州都督張儉,更是對這些程三郎所設計的冬裝讚口不絕。

  畢竟大唐營州就屬於是遼東地區,所有邊軍之中,就以這位營州都督張儉駐孔的地方最靠北,也最寒冷。

  也正是有了營州軍民的長期的試用,所以,給這些前來征討高句麗的大唐武賁,提供這些過冬軍裝自然也就順理成章。

  另外就是,由於及時地開采了大量的煤炭,有了物美價謙的煤炭充足供應。

  使得軍民的采暖也得到了足夠的保障,想想過去,為了取暖,每每冬天的時候,遼東的百姓們,燒柴、碳取暖。

  哪像現在,每一戶人家裡,都有免費分發的鐵爐子,另外所有的新老房舍,都用上了暖炕。

  這玩意,再配上鐵爐子,絕對是遼東地區抵禦嚴寒的神器。

  閑話不提,馬周與李道宗坐在這間屋子裡邊,不大會的功夫,渾身上下就覺得暖洋洋的,甚是舒服。

  李道宗抹了把臉上微微透出來的汗,打量著跟前那隻披一件薄衫的李世民不禁樂道。

  “還是小程太保會鼓搗,看看這種取暖方式,耗費不多,卻也能夠在這苦寒之地,如此舒適,讓人都懷疑是不是要入夏了。”

  “哈哈,是啊……不過這樣暖和些也好,穿得單薄,人也輕快不少。只可惜遼東之地。

  氣溫實在太低,不能如在長安洛陽一般,深冬時間煮酒烹茶,觀雪賞梅。”

  李世民抬手指了指前方,李道宗與馬周朝著那個方向看過去,就看到了高度和寬度都約有三尺的玻璃窗戶。

  透過這窗戶,正好能夠看到庭院之中的雪景,只可惜,庭院之中只有幾株青松,再無其他。

  這裡的窗戶,程三郎為了足夠保暖,避免凍壞老丈人,親自設計了這種雙層玻璃的雙層窗戶。

  讓老丈人可以欣賞雪景,看外面的熱鬧,卻又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寒意的侵襲。

  #####
  一翻輕松談笑之後,李道宗開始向李世民奏事,陳述了這些日子以來。

  以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為首的大唐登州水師,持續地對百濟朝廷襲擾作戰。

  不但俘虜了大量的百濟將士,而且還沉重地打擊了百濟的士氣軍心。

  現如今百濟居然采取了壯士斷腕般的做法,那就是棄守沿海或者是沿河城鎮。

  這樣的騷操作,讓李靖這位大唐名將也甚是蛋疼,偏偏又無可奈何。

  畢竟登州水師,強悍在於行動迅速,進退自如,但是缺點就是兵馬不多,而且也難以在戰艦火炮的掩護范圍之外進行大規模的機動作戰。

  再加上現如今已致深冬,百濟的幾條主要河流也都已經陸續結冰,大唐登州水師也只能暫時收兵,水師主力退往登州。

  而在耽羅州(耽羅島)留下一隻偏師警戒巡邏百濟沿海。

  #####
  “至於高句麗,先是有高句麗臣工因為高句麗國王高藏膝下有女無子,近支王族,皆沒於戰亂。

  故爾,推薦那權臣淵蓋蘇文為國主,為淵蓋蘇文所拒……”

  最終,高句麗的國主之位,落到了那高藏的外孫淵安舜身上。而這位本該姓淵的安舜,也順理成章的更姓為高安舜。”

  “臣以為,看似高句麗為保王族之血脈傳續而不得已之舉。

  實則為淵氏為謀高句麗的謀逆之舉……”

  李世民默默地靜聽著李道宗與那馬周之言,沉吟了良久之後,這才緩緩開口。

  “二位愛卿,高句麗自立國以來,常與我中原相爭,戰亂不斷,以致遼地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且高句麗依仗地利與嚴寒,屢屢挑釁中原,其行之惡,猶勝高昌。”

  聽到了最後那句話,李道宗與馬周都下意識地眼皮一跳。

  大唐天子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高句麗每每在中原強盛的時候,可能會恭順一兩下。

  但是絕大多數時候,就像是一隻討厭的吸血蚊子一般惡心。

  李世民歷數了那高句麗自打建國以來的各種罪狀,以及高句麗對中原帝國的態度反覆無常。

  總而言之,高句麗哪怕是投降,也絕對不能留下這個國家。

  而應該照比這遼東州一般,在那鴨綠水以東之地,設計都督府,大唐的都督府。

  其實也就是軍政一體化的治理方式,類似於後世所形容的軍管。

  同時,也利於大唐鞏固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待大唐牢牢地掌握了這片高句麗舊土之後。

  再由北向南,征討那與高句麗蛇鼠一窩,膽敢滅亡掉大唐藩屬國新羅的百濟國。

  #####
  穿好了那一身厚裝的禦寒裝備之後,李道宗與馬周緩步出屋。

  屋外的寒意直接就撲面而來,好在二人身上的禦寒裝備足夠厚實。

  二人緩步朝前而行,走出了庭院沒多遠,馬周就聽到了身邊的李道宗道。

  “馬相,陛下打的是什麽主意,為何拿下這高句麗之後,不一鼓作氣,繼續討伐百濟,反而要先置都督府,從長計議。”

  馬周聽得此言,下意識地抬手就要薅胡子,然後看了一眼自己那厚實的手套,最終只能悻悻地雙手捧於腹前。

  “陛下這麽做,自然是希望,將那片半島,盡數納入我大唐直轄,而不願再留隱患於我大唐東北。”

  “你的意思是……”李道宗雙眉一挑,下意識地扭頭朝著馬周看了過去。

  “不是馬某的意思,而是陛下的意思,今日,陛下算是第一次表露出了這等心思。”

  李道宗這位大唐名將沉吟半晌之後,已然回過了神來。

  “也是,忠誠於新羅的那些新羅遺民,多被程三郎那小子使了手段送去了那庫衣島。”

  “若是我大唐一鼓而下,直取百濟,那些初離故土的新羅君臣,怕是要鬧著回到半島之上。”

  “正是此理,陛下不願意這片土地,再有反覆,所以,才會下定決心,先定高句麗。”

  “如今這遼東州的熱鬧與繁華,就足以證明,我大唐想要經營這等苦寒之地,也不是不行。”

  “說起來,還是程三郎這小子,給陛下打了個樣版,讓陛下下定了決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