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逆流崛起》第1573章 口號
  第1573章 口號
  這些年,伯尼·埃克斯通最大的錯誤,不是說太過摳門,或者割韭菜太狠,讓眾多F1車隊、賽道退出F1賽事,而是讓F1失去了全球最頂級汽車賽事的影響力,或者說是標準。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球員說打歐冠賽和世界杯,並沒有什麽了不起,可以想象這有多驚世駭俗,說一句,這個球員沒有絲毫鬥志也不為過吧。

  同樣其他頂級賽事也是如此,而這幾年,F1卻出現在了這種苗頭,豐田、本田、鈴木、寶馬、蘭博基尼等品牌,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退出F1,雖然有各種原因,什麽經費太高、成績太差影響品牌,一個兩個退賽還沒什麽,但接二連三的大汽車品牌退出,影響的就是F1賽事了,甚至給外界生出一種,參不參加F1,似乎並不是什麽大事的感覺。

  參加F1的汽車品牌,並沒有什麽太多提升,也沒多賣幾輛車,說是技術出眾,但也沒一個標準,什麽參賽F1的汽車品牌,真的就是比不參賽的汽車品牌牛碧!
  這種影響,看起來似乎不太嚴重,但卻在悄無聲息的發生,伯尼隻管每年從F1拿走大筆的分紅跟薪酬,CVC私募基金也隻想著待價而沽,這讓F1的品牌影響力不斷下滑。

  而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重新奪回汽車行業的標準跟話語權,F1聯合國際汽聯重奪汽車行業標準。

  什麽汽車最安全,不是沃爾沃自賣自誇,做幾個安全測試,找幾個媒體做公關宣傳,就能夠戴上史上最安全車型的帽子,而是要國際汽聯跟F1還有眾多媒體,測評發布公告才行!
  其余的本田、豐田車輛最省油,奧迪技術最好等,也都需要國際汽聯跟F1評估,不管這些汽車品牌認不認可,反正國際汽聯就打著旗號公告,一年可能不認可,但鋪天蓋地的媒體連續幾年測評,再加上國際汽聯的公信力,F1的影響力,終究還是有無數人認可這份汽車行業報告!
  另外就是F1了,未來重新塑造F1,就要宣傳參加F1的汽車品牌,是全世界最牛碧的,代表速度最快、技術最頂尖的汽車品牌,只有奪下F1的總冠軍,汽車品牌才能問鼎世界第一,而不參賽的汽車品牌,就比不上參賽的品牌。

  甚至反向宣傳一波,參加F1大獎賽的汽車品牌,碧格遠超其他品牌,是最頂級的汽車品牌,而那些未參賽的品牌車,碧格遠遠不夠,甚至不參賽,是因為懼怕技術不如人而不敢參賽。

  反正一張嘴,只要吹F1牛碧就夠了,F1的重要性,是國際汽車還有全球主流媒體認可的,那些汽車品牌想要反對,都無法開口。

  “我們需要重新塑造F1的品牌,讓其再次成為全球最頂級賽車的標杆!”

  陳楚說了一句,“不僅是比賽本身,F1也需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到整個汽車品牌。”

  “F1的汽車設計、材料、技術,領先商用汽車二十年以上,F方程式的主發動機,雷諾發動機的方向盤跟動能回收系統,早在上個世紀就研發出來,而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在商用車上普及!”

  F1的參賽汽車技術,領先商用車二十年,絕不是亂說,而是可能遠遠超出,當然可以說兩者沒有可比性,一個是極致的追求速度,一個只是在安全基礎上的一種代步工具。

  但商用車技術、材料、設計,遠遠不如F1賽車,卻是事實,兩邊技術差異巨大,但並非沒有共用之處。

  像F1都快要淘汰了的鋁製車身,現在剛剛成為商用車新技術,而現在各路跑車都會設計的尾翼,那更是F1老掉牙的技術,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蓮花車隊就使用了,新世紀以來才用在了跑車上面。

  這樣的技術太多了,從發動機到車身設計,從汽車材料到點火裝置,F1都是現代車輛的先行者,說白了F1就是一個小白,誰也不知道F1賽車上的技術,哪天就會成為潮流,但沒人會說那些技術沒用!
  “F1積累了大量的汽車設計跟技術,這些跟商用車雖然差異很大,但我相信,絕不會是無用功,新的F1應該讓F1賽事聯合所有車隊,組建F1技術開發部門,將更多F1技術轉為商用技術,讓F1引領汽車行業的技術潮流!”

  這讓各大F1車隊俱樂部都是怦然心動,每年花費幾億美刀研發新技術,結果就造出一輛賽車,然後那些技術就被鎖在資料庫了,如果能夠將這些技術利用起來,又是一筆巨大的回報。

  不過想要將F1賽車技術,轉為商用車技術,技術難度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市場了,那些老牌車場,願不願意跟F1合作,估計都是一個問題。

  陳楚看出了這些車隊俱樂部的擔憂,“技術永不過時,只是還沒有到達需要的人手中,雖然老牌汽車品牌,不會樂意跟F1合作技術,但新興技術品牌,高端跑車、豪華車、新興能源汽車,恐怕很樂意讓F1成為其技術供應商!”

  “依多尼斯汽車品牌,願意成為跟F1技術部門第一個合作的品牌,未來如果F1的技術部門能夠發展起來,那也許會成為F1賽事最重要的部門,也許到了某一天,所有F1參賽的車隊,都不需要再擔心經費問題。

  F1依靠電視、媒體轉播,遊戲、電競、電影、周邊開發、品牌合作還有技術部門,就能夠為F1提供所有的經費,各大車隊俱樂部只需要研發最頂級的賽車,然後比賽就夠了,經費不需要再擔心!”

  陳楚確實是有私心,一個汽車品牌,想要發展起來,不是那麽容易的,尤其是彎道超車,依多尼斯想要超越那些老牌車輛,是真正在技術上超越,如果能夠得到F1技術的支持,那不論是碧格還是技術,都將突飛猛進,采用了F1技術的依多尼斯,不比那些商用車碧格更高?

  但這是陽謀,誰也說不出什麽來,依多尼斯第一個跟F1合作技術,這可是為F1赤果果的打宣傳廣告,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整個決議會,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時分,外面還有一大堆的記者在等待,這時候各路主流媒體,都已經報道F1大股東易主的消息,當然還有相應報道,伯尼·埃克斯通可能不滿這次收購,有可能自立門戶,F1從此消失這種危言聳聽的新聞,也被傳的沸沸揚揚。

  而在決議會的三家媒體記者,恨不得立刻將今天聽到的這些東西,立刻全部發布出去,絕對會轟動整個體育行業,整個F1將徹底改變。

  伯尼面無表情的坐在一旁,已經徹底不說話,他知道大勢已去,面對陳楚提出的這些改變,整個F上下,還鐵著頭跟他一起的,那腦子絕對是被驢踢過了。

  甚至於,就算知道了這些計劃,伯尼都無法複製,除過楚科技術,有能力做出這些改變,其他任何人接手F1,估計都無法改變。

  像重構F1版權發行體系,除過東方體育、拉加代爾體育、LMC自由媒體集團加在一起,換做是誰做,都無法覆蓋全球市場。

  至於遊戲、電競、電影業務,更不用提了,除了楚科技術,再也找不到一家能為F1一條龍服務的了!

  一輩子精明的伯尼,這時候目光有些茫然,甚至有些恐懼跟擔憂,如果不能入選F1名人堂,那對於伯尼來說,他的職業生涯就是一個災難。

  跟著一起進來湊熱鬧的麥肯齊,聽完整個決議會,隻感覺伯尼白瞎了這麽多年,F1這張牌,硬生生被他用廢了。

  甚至麥肯齊現在,都有些後悔CVC私募基金賣掉F1了,他能夠預見到,F1接下來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楚跟聯合收購團,提出有爭議的地方自然不少,除過那些新業務跟項目,其余的還包括引進更多F1投資者,說人話就是讓更多有實力的玩家入場,小F1車隊接下來被賣掉的場景會不斷發生,但也會增加F1車隊數量,固定每年24支車隊參賽,這對於更多喜歡F1的投資人來說,自然是一個機會。

  其余還有擴大女性用戶市場,嘗試組建一支二級方程式女性賽事,還有女F1電競錦標賽等等,以此來吸引更多女性用戶入場。

  畢竟這世界上,公認的消費力最強的,就是女性用戶了,全球女司機,也每年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加。

  另外最具爭議的,就是引進博彩機構合作了,這是最受爭議的,但面對每年超過接近三億美刀的博彩機構讚助費,還有大量的博彩分紅,各大F1車隊還是沒法拒絕,實在是給的太多了阿……

  甚至於最後,陳楚畫出大餅,提出未來某個合適階段,將F1整體打包上市時,麥肯齊都有些麻木了,這就是業務水平的差距。

  伯尼就知道割自己人韭菜,聯合收購團已經把目光,放在了全球投資人身上,等到F1上市,也許各大車隊、賽道這麽多年的投入,都能夠一次性得到回報,面對這種誘惑,最後支持誰還用說麽,麥肯齊閉著眼睛都能猜出結果,伯尼這次徹底敗了。

  最後的決議,也沒有絲毫的意外,伯尼提前宣布放棄,除過兩支伯尼鐵杆支持者的車隊,選擇了棄權,其余車隊、賽道站點全票通過聯合收購團,接手F1公司!

  阿諾·拉加代爾最後站起來說道,“我提議由多尼利卡會長,擔任F1新首席執行官,讓F1再次偉大!”

  當聽到阿諾·拉加代爾的口號時,傳出來一陣猛烈的掌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