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0394:薑董真的細
“這個鏡頭需要用到一鏡到底嗎?”鬱青青喃喃自語,臉上浮現出一抹不解。
她老公劉東的名氣雖遠不及薑戈,但能力還是有的,聽多看多了,久而久之,對於拍攝上的的事,她也懂得了一點皮毛。
一鏡到底是影視劇中常見的一種拍攝手法,就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
在她看來,運用一鏡到底是一個很高端的技能,但前提是得用好用對,不然就是畫蛇添足了。
而這句話,鑽進了周圍幾個演員的耳朵裡,其中同時有導演身份的張鐵剛微微一笑,道:“這個鏡頭下有十幾個演員,他們在生日宴上各懷鬼胎,而要向觀眾展現出每個角色的心思,面部表情的捕捉就尤為重要……”
見他開始分析,幾人紛紛豎起了耳朵。
張鐵剛嘗試揣摩薑戈的想法,侃侃而談道:“一鏡到底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影視劇形成一種非常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於少了不停和繁瑣的鏡頭切換,就更能夠看到每個角色,對於事件發生時最直接、最真實的反應和情緒變化,觀眾就仿佛有了這場生日宴裡的一個成員,以第一人稱視角來觀看。”
幾人聽了,轉而看向場地中,與一號機位過了一遍這個鏡頭。
果真如張鐵剛所說,一鏡到底要比一個個的給特寫鏡頭代入感更強。
此刻,他們眼裡皆是閃過一抹佩服之色,看來薑戈是有真材實料的,導演並非是掛名。
“哢,很好,接下來二號機位從正面拍攝楊怡,一號機位從側面拍她的臉部特寫……”
薑戈囑咐完負責一號、二號機位的攝影師,又對負責三號機位的攝影師道:“等楊怡坐下,說完台詞,三號機位從右側七十五度給顧瑤臉部特寫。”
楊怡是飾演“宮羽”的演員。
眾人點頭,各組準備好以後,承接剛才的鏡頭繼續開拍。
楊怡在古琴前坐下,表情淡然,微微頷首,輕聲說道:“獻上一曲鳳求凰,請大家品鑒。”
顧瑤聽到這個曲名,表情突然僵住,眼睛緩緩從上往下移。
楊怡是個新人女演員,只有21歲,顏值不錯,微表情運用和台詞功底都可以,關鍵是練過古箏和跆拳道,這很有用。
因為宮羽是螺市妙音坊頭牌,同時還是梅長蘇手下的密探,武功高強,貌美如花,精通音律。
如果演員什麽都不會,武打時要武替,彈琴時要手替,台詞要後期配音,那還拍個什麽?
不過,在監視器前盯著的薑戈,似乎有著不同的看法,片刻後喊道:“哢!”
突然的打斷,令片場所有人愣住了,剛剛這幾個鏡頭,無論是楊怡,還是顧瑤,都演得很到位,一點問題沒有,薑戈為什麽喊“哢”呢?
“怎麽了?”
一直在看的鬱青青,下意識脫口而出。
旁邊幾人也都不明所以,然後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張鐵剛,這裡他最有發言權,然而他卻是搖了搖頭,道:“不清楚,我個人覺得她們演得沒問題。”
楊怡心情忐忑不安起來,以為是自己的問題,可表情、動作、台詞都是按照劇本去演的。
顧瑤也感疑惑,三個鏡頭加起來十幾秒,會出什麽問題?
就在這時,當事人薑戈開口了,道:“燈光師呢,過來!”
原本一臉輕松的燈光師,心裡驀地咯噔了一下。
這……
看戲看到自己身上了。
他連忙跑過去,只聽薑戈道:“把顧瑤那的燈調整一下,第一隻燈放到中軸線左側110度位置,第二隻燈放到中軸線左側45度高一點的位置,第三隻燈放到中軸線右側。”
燈光師記住後,道:“好的。”
在他調整打光燈的位置時,鬱青青忍不住向張鐵剛請教道:“鐵鋼老師,薑董這麽做的用意什麽呢?”
張鐵剛分析道:“第一隻燈是用來照亮顧瑤右側的臉部、鼻梁和嘴唇的輪廓;第二隻燈從斜上方照射下來,照亮顧瑤臉頰的三角區域,以及添加了眼神光;第三隻燈是給顧瑤左側臉部、脖子、衣服等位置補光的。”
眾人聽了,了解了這三隻燈所處位置的作用,可這與拍攝有何關系就不知道了。
張鐵剛見他們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於是道:“在影視劇拍攝中,光用來揭示角色的情緒是最常見的手段之一,角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是依靠光線的運用來塑造的,比如這場戲,宮羽明知危險重重,差點被謝玉刺殺,為了父仇,為了梅長蘇,她毫無懼色,故意用蒞陽長公主的蕉尾長琴演奏《鳳求凰》,而蒞陽長公主本身就是懂音律的,曉得這是一首情歌,蕉尾長琴又是當年初戀南楚質子宇文霖送的,後來無奈被分開,屬於睹物思人……”
說到這,故意頓了頓,眼中毫不掩飾的流露出欣賞之色,繼續道:“那麽,薑董調整燈的位置,通過顧瑤的面部表情,分幾個層次去展現蒞陽長公主複雜的心情,這種手法使得這一個鏡頭在原本的劇情內核外,更多了一種敘事空間、想象空間和審美空間,觀眾會從畫面氛圍中油然而生知曉其中的故事意味。”
原來如此……
眾人沒想到燈的位置,光線的強弱,有這麽大的用處。
實際上,光線處理的好壞,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敘事和情節展現,環境空間和時間空間的轉變,是依靠光線的變化來塑造的,也是由每一個場景的用光來實現的。
可以一點不誇張的講,一部電影、電視劇所展現渲染的情節是否真實,是否具有藝術性和審美價值,是否加強故事的敘事,光線是起到至關重要的因素。
就只是一個幾秒的特寫鏡頭而已,竟要做到如此之細。
是吹毛求疵嗎?
張鐵剛不這麽認為,因為《琅琊榜》是一部歷史權謀劇,充滿了勾心鬥角、爭權奪寵、鬥智鬥勇,需要更多的細節來體現角色的情緒、情感和人設。
果然……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僥幸的!
薑戈進入拍攝狀態後,極其認真,且非常嚴肅。
拍攝NG不斷。
而。
片場的氛圍悄無聲息的產生了變化。
“怎麽樣,我說了薑董的導戲能力一流,沒錯吧?”
“薑董是真的細。”
“不吹不黑,國內沒幾個導演能達到這個水準。”
“這拿金鷹獎年度最佳導演獎,一點毛病沒有。”
“行了,都用點心,別拖了後腿。”
“是啊,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鏡頭拍攝完成,那些第一次演薑戈戲的,心裡面的好奇也好,疑慮也罷,全部都消失了,從道具、燈光、運鏡等的手法,極具個人風格,且都是頂級水平。
“哢,今天就先拍到這,各位辛苦了!”
凌晨兩點,拍攝結束。
一直在忙的薑戈還不知道,自己在所有人心裡面的地位又上升了。
——————
第二天上午,《琅琊榜》的拍攝開始。
今天主拍梅長蘇的戲,頭一場是【夏江去抓梅長蘇】。
胡景天知道這場戲對自己的演技要求非常高,昨晚收工回去,又反覆讀了劇本,以求更完美的演繹。
《琅琊榜》這部劇,其實基本以對話為主,因此對手戲極多,也極為重要,要是對得不好,基本上戲就崩了。
而作者在寫小說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想到過會被拍成電視劇,所以著力點主要是語言,不但場景描寫得少,甚至動作表情的描寫也不多,在改成劇本之後,雖然加了不少動作戲,但總體還是以對話為主,特別是二、三、四人之間,且多是站著和坐著的對話,這樣非常考驗劇組,尤其是考驗導演和演員。
這場對手戲的另一主角是夏江,由老戲骨王泉飾演,於1978年出演第一部改編成電視劇的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星沒遮攔穆弘進入影視圈。
“景天、王老師……”薑戈把兩人招呼過來講戲,道:“梅長蘇和夏江的這場交鋒,台詞只有幾句,更多的是從行為、動作、眼神、表情這幾個方面,通過細節上的呈現來塑造角色的。”
兩人點頭,其實他們都清楚這一點。
“那我們先排練一遍。”薑戈在拍攝前說太多沒什麽用,待看到實際演的情況後,再去進行調整。
在原著小說中,這場戲是在以“交鋒”(上、下)為題的兩個章節中,從梅長蘇被抓開始,但書中對抓捕的過程只是一筆帶過,而劇本裡卻把這段細寫到了三分多鍾,甚至成為了全劇極具代表性的場景。
別看時間很短,但並不容易拍,兩人的對手戲基本上全是狹小空間內沉默無聲的對決,一個不小心,就變成帶有配樂的PPT了。
而昨天才進組的張鐵剛、鬱青青等一眾演員,又期待了起來,他們非常想知道,胡景天到底是有多麽的“合適”,才會讓薑戈願意花6500萬撈出來。
“來,群演上……”
……
“軌道攝影機速度慢一點……”
……
“景天、王老師,表情不要太刻意……”
……
薑戈拿著擴音器指揮著排練。
大概半小時後,正式拍攝開始。
起頭是一隊全副武裝的懸鏡司爪牙踏著整齊的步伐入鏡,服裝整齊,武器統一,接著便是逮捕必備之闖門橋段,大門是一撞就開,因為門後沒有上栓。
門開之後,一號機位跟隨在懸鏡司爪牙身後,聚焦於院子裡的胡景天,他靜靜地微笑著,獨自站在安,靜立的人與氣勢洶洶的闖入者形成強烈對比。
此時二號機位正對著門外的王泉,他表情嚴肅,但絕不死板。
而。
對手戲從這一刻就開始了。
“不愧是專門定做的服飾,雖然只不過是日常的一套青布長衫,然後加了個披風,毛領子略有些華麗感,就把梅長蘇‘麒麟之才’的氣質凸顯了出來。”服飾華麗的劇組很多,但大都是華而不實,與角色人設沒什麽關系,所以才會引得張鐵剛稱讚。
“哢,群演原地站住的時候,不要一動不動,來兩個回頭看鏡頭,再來兩個把手搭在刀柄上做抽刀姿勢的。”薑戈的聲音再次響起。
後面的張鐵剛也解說起來,道:“這裡可以看到,小胡是動的,正在下樓梯,而薑戈不想讓一眾群演變成布景板,所以讓他們站住後,不能完全的安靜,要做一些動作,因為是來抓人的,不是訪客。”
其他演員聽得很認真,就像是在聽課一般。
張鋼鐵又道:“還有,這些群演的顏值並不低,高矮胖瘦差不多,再加上整齊製服,頗有練家子的那種氣勢,這種襯托是很有道理的,要是旁邊都是一群牛鬼蛇神,即使氣場不崩,畫面也會塌掉。”
經過調整,第二條的感覺就對了。
接著往下。
看到堅定下了樓梯朝自己走來的胡景天,王泉的表現是微微有點驚訝,是的,真的只是微微,表情的差異非常細微,不過還是看得出來跟前面的特寫是有區別的。
“這就是老戲骨嗎……”
眾人驚歎。
爾後,
胡景天跨出門口,從台階上居高臨下直視王泉,雖然面容平和,但又隱隱透露著一絲挑釁的味道。
而王泉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威嚴,仍然不動如山,但眼神中略有笑意,似乎有得意,又夾雜著一點欣賞。
這一組鏡頭是兩個機位分開拍的,然後把兩個片段交叉剪輯,最終得出對視的景象。
不過為了有對手戲的真實感覺,薑戈是同時拍的,讓演員有配合存在。
顯然,胡景天、王泉兩人之間的配合得非常到位,這一段一句台詞都沒有,眼神和表情的變化都不大,要是其中有一方接不住對手遞過來的戲,就算可以後期剪輯補救,那也達不到現在這種完美的效果。
“有點意思……”張鐵剛忽然笑了笑,隨即自言自語道:“小胡兩年沒有演戲,演技卻沒有絲毫的下降,反而在薑董的指導下,又上升了一個台階。”
他的這番話,等於是一下誇了兩個人,既肯定了胡景天的演技,又表達了對薑戈的欣賞。
至於其他人,此時此刻默默在心裡面給薑戈套上了一個新稱號——細節狂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