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世祖》第265章 內參輿論掌控
  第265章 內參輿論掌控
  實際上,不僅是鄭森惦記著士大夫,朱誼汐自己也緊盯著士紳階級。

  百姓,百姓,一開始普通人可是沒有姓氏的,只有貴族才有姓氏,這個詞,一開始就代表著貴族階級。

  就像是鼎鼎大名的陳勝,但鮮為人知的是,他有自己的字——涉,故名陳涉,而如劉邦,甚至名字一開始也簡單的叫劉季。

  黔首,庶民,布衣,都不是什麽好詞,但恰恰卻是形容普通百姓的。

  在貴族,門閥沒落後,士紳階級崛起,掌握知識和輿論的他們,漸漸代替門閥世家,控制了地方。

  知識,這個無法改變,也無法拿走,唯獨輿論,才是關鍵。

  一個好的政策,如果對士紳不利,到了他們的嘴裡,就成了惡政,蠱惑普通人對抗朝廷。

  “內參——”

  朱誼汐拿出做好的報紙,對趙舒笑道:

  “如邸報等,其上面刊登的內容,無一不是朝廷大事,不得不告知各級官吏。”

  “而咱們幕府,名不正言不順,邸報這名字用不得,那就用內參這個詞吧!”

  趙舒當然知曉,這是豫王最近琢磨的東西。

  他沉下心,看著這份內參,沒一會兒,就大吃一驚:“殿下,這上面的句讀,怎麽都標出來了?”

  “不然?”

  朱誼汐理所當然道:“不標句讀,若是理解有差怎麽辦?這是公然向整個幕府,乃至於湖廣、四川等百姓公開的,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漏洞。”

  句讀,也就是標點符號。

  作為一個後世人,每當他讀到一連片的文字時,就很讓他抓狂。

  關鍵是字還特別多,一遍兩遍的看都不夠,還得數遍才能明白。

  在做學問之中,你這樣做是為了考驗悟性,朱誼汐表示理解。

  但他麽的,公文上這樣應用,簡直是折磨人,尤其是他這個統治者。

  這也是為何君主懶政的原因之一,但凡學問不精,耐性不足,奏折中的深意就看不明白,還得請教宰相們。

  如果都是用白話文來寫,簡單粗暴,還有標點符號,那一籮筐的奏折根本不算什麽。

  所以,痛定思痛,朱誼汐一手創辦《內參》,作為輿論的風向標,順便向幕府上下,普及標點符號。

  “普及句讀?”

  得知豫王這個想法,趙舒大讚:“殿下高明,這能很好的避免了雲山霧繞,幕府上下也能松口氣,歇歇腳。”

  作為事實上的內閣首輔,趙舒每天處理的意見數不勝數,如果標明句讀,絕對能夠提升他的工作效率。

  “逗號,句號,目前這兩種容易理解。”

  朱誼汐也頗為輕松。

  “只要內參普及開來,到時候也能讓人接受了,強行普及還是不太行。”

  聞言趙舒細細地看將起來。

  他明白,這本內參,乃是豫王幾個月來的心血。

  只見,頭版兩個大字——內參。

  字體龍飛鳳舞,頗為不錯。

  內容非常不錯。

  首先寫的,乃是北方百姓的苦難,以及陝西李自成的癲狂,甚至隱性的述說南京黨爭的劇烈。

  可以說,看到這一頁,趙舒眉頭直皺,心情不佳。

  而到了另一頁,則眉頭舒緩,令人愉悅。

  不外乎幕府的舉措,如治安局的設立,農稅的調整,以及商稅的細則,可以說無所不包。

  而且,對於各地打擊土匪,也進行準確的概括。

  “三十五萬人?”

  見到這個刺眼的數字,趙舒有些難以置信,這個數字太過於誇張。

  “沒錯!”

  朱誼汐輕聲道:“這甚至比咱們湖廣一府的人口還要多些,但卻是守區給我報上來的準確數字,參謀司也進行了認真的考核。”

  “自天啟以來,民間秩序大亂,為非作歹的數不勝數,湖廣有那麽多人,也在意料之中。”

  官逼民反,抗稅,無奈從賊,總之理由繁多,但無論是什麽理由,賊匪都是要剿的。

  這是一年多來,朱誼汐持之以恆的要求。

  “殿下,這麽多人,該怎麽安排?”

  趙舒皺眉道。

  “賊首一律斬首,作惡多端的也挑出來行刑,至於那些普通的……”

  豫王陷入了思考中。

  本來他是想讓這些人充當徭役,或者軍屯,但三十萬人,以幕府如今的財政,養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但也不可能放置不理,不然更容易出亂子。

  “殿下,還得仔細甄別。”

  趙舒揉了揉眉頭,道:“罪行較輕的,或者被迫附從的,不如讓他們回家,或者來軍屯。”

  “至於較重,就服徭役,正好大動乾戈修官道,缺人手呢。”

  “行!”朱誼汐點點頭:“不過,幕府至少準備百萬石糧食,預防闖賊,可不能因為他們,耽誤了大計。”

  “殿下放心,絕不耽誤。”

  趙舒認真道:“如今府庫之中,還有一百五十萬石糧食,秋收後,還能有不少呢!”

  “哪怕有秋糧,也得預備著,以防不測。”

  豫王認真道。

  如此,內參印上萬冊直接發入各衙門。

  除此外,在豫王的暗示下,近萬本的內參,流入民間,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尋常的百姓,平日裡隻了解一畝三分地,十裡八鄉的事,甚至出縣城都很少。

  而如今,內參一經流出,立馬在市面上爆火,供不應求。

  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北京,西安,對於這些淪陷區的同胞,抱著深刻的同情。

  而較為隱晦的,也讓大家對於南京的黨爭頗有興趣,那些大人物的醜事,讓人樂不可支。

  而經過一番對比,望著背面堪稱欣欣向榮的湖廣,許多人不由得陷入了思考:
  與這些人相比,豫王已經算不錯了。

  凡事就怕對比,一比嚇一跳。

  士紳們對於政治更是熱衷,對於內參愛不釋手。

  同樣,自然也有不滿意的。

  比如,許多知識淵博的老古董,大儒。

  他們認為,內參可以搞,但規定句讀,卻絕不可行。

  這太簡陋了,街頭巷尾的匹夫們都能看懂讀懂,這讓他們如何掌握?

  況且,句讀太可怕了,如果普及開來,很有可能讓學習的難度降低,普通人更容易進學,這還怎麽壟斷教育資源,家族子弟怎麽競爭?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