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滿清的困局
“昔日的奴仆,也敢噬主嗎?“
阿布鼐沉聲說道,打破了喧鬧。
三大蒙古部落中,漠南蒙古以察哈爾部為首,乃是元順帝以及成吉思汗直系後裔。
漠北蒙古則多為成吉思汗附庸部落為主,如塔塔兒、翁吉剌、篾兒乞、斡亦剌、克烈、乃蠻、汪古諸部,要麽是敵對部落,要麽是附庸,所以一直備受歧視。
至於漠西蒙古,瓦剌後裔,呸!
對於自詡為黃金家族的察哈爾部來說,可以接受漠北喀爾喀蒙古諸部看戲,但絕難接受其南下。
“喀爾喀諸部忘記了蒙古的榮光!”
“殺了這些叛主之徒——”
樸素且長久的觀念,讓許多人憤怒起來,暫時忘記了壓力。
金則明在一旁感慨,希望能多維持一段時間吧!
在他看來,蒙古人的血性在林丹汗死去後,就已經被滿清閹割,即使還有些許的殘留,也難以持久。
不過這玩意兒就像七十歲的老頭,有一滴就算一滴吧。
“建奴將至,大明可有對策。”
阿布鼐望著金則明,成熟的臉上露出威脅:“僅僅靠一些火藥,這是不夠的,喀爾喀蒙古諸部加上滿清,這是足以顛覆草原的兵力。”
金則明微微一笑,道:“除了允許察哈爾部換取火藥外,我向朝廷據理力爭,還多加了五百杆火繩槍。”
“另外,只要貴部還擁有錢財和牛羊,鎧甲、刀槍,都能大量兌換。”
眾貴族大喜過望,這可是能加強察哈爾部的實力。
而如果是在林丹汗時期,區區的貿易怎會高興,沒有賞銀根本不會挪步。
大不了把位置讓出來,部落向西遷移。
但經過這幾年的灌輸,交易就成了肉骨頭,讓蒙古貴族欲罷不能,羊毛、羊皮、牛皮,牛筋,牛角等大量草原特產輸出,換來了絲綢,糧食和武器。
離開了,這些就沒了。
而且,陰山河套地區被明廷佔據,他們也沒有地方遷徙,只能原地防守。
看著笑逐顏開,披著厚實棉袍的貴族們,阿布鼐有些難受。
偌大的草原,此時竟然沒有察哈爾部的遷移之地,他們就像木樁一樣,死死的盯在這裡,不得不死扛滿清大軍。
“傳我軍令,本部每帳出一兵,自備馬匹和武器,其余各部必須盡全力召集青壯,來此會合。”
察哈爾汗的軍令傳遍了整個草原,一時間整個察哈爾地區,進入到一股戰爭的熱潮之中。
久窺察哈爾的滿清,得知消息暴露,自然也不含糊,兵馬挪動迅速。
盛京,多爾袞代替順治皇帝,授予阿濟格討西將軍號,並且令勒克德渾、泥堪、鼇拜三人為副將,攜八旗大軍三萬,討伐叛臣阿布鼐。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匯聚喀爾喀蒙古的兩萬兵馬,朝著察哈爾部進發。
“攝政王,大軍初成,輕易的南下草原,後果難料啊!”
洪承疇看著遠去的大軍,心中疑惑。
“察哈爾部已經尾大甩不掉了。”
多爾袞臉色難看:“這幾年來放縱了他,察哈爾部規模越來越大,再不把他給鎮壓下去,科爾沁部都得亂套。”
“滿蒙一體,決不能讓蒙古諸部亂死了。”
說著,一旁的范文程則輕笑道:“這次作戰,一來是為了震懾察哈爾部,二來,則是喀爾喀諸部拉下水,讓他們跟察哈爾部鬥起來。”
存在感薄弱的寧完我,則低聲笑道:“阿布鼐不足為患,就怕被人所利用,牽扯到咱們的精力,借喀爾喀諸部用用。”
洪承疇瞥了一眼沉默的多爾袞,見到其他幾人如此多話,立馬就有意思了,自己開始融入到大清的核心決策層。
這是可喜可賀的一步,也是艱難的一步。
他心中,百感交集。
一行人緩緩回到宮中,范文程作為內閣首輔(這兩年改設),躬身道:
“近兩年收編索倫等族落,朝鮮八旗等,增丁近二十萬,朝廷丁口已然超過兩百五十萬。”
范文程述說著,語氣中滿是不易。
皇太極初登汗位時,由於努爾哈赤的殘破殺令導致丁口嚴重不足,整個後金只有百萬人。
而這麽多年來屢次入關擄掠民眾,其數目達到百萬之巨,多數為包衣奴才。
“這幾年天氣平穩,洪澇和雪災少了些,入秋時,老臣去清點了下糧庫,各府縣,以及盛京戶倉中,還剩余百萬石,勉強支應朝廷半年所需。”
“多年來屢次入關,銀價極賤,以至於物價昂貴……”
“明朝閉關後,僅與察哈爾部作生意,通商受阻後,市面上的棉布,瓷器等稀缺,百姓日需漸漸不足,軍用也漸漸不足。”
說到這,范文程直言道:“棉花的卻少,讓棉甲總無所出,火藥更是稀缺,朝廷不足用,若是將來明軍入遼西,城頭的火炮,只能作他用了。”
“唯一還算富裕的,只能是鐵器了。”
糧食夠用,鐵器富余,其他的都短缺,尤其是火藥,缺乏的厲害。
聽到這裡,洪承疇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一個成語:內外交困。
遼東的氣候總是比不上中原,最大的產出,不過是皮草和木材,缺少了內陸的交易,讓民生窮困。
這還是朝鮮輸送了多日的結果。
回到了關內,與崇禎朝時期真的大不同了。
多爾袞看著洪承疇,道:“如今朝廷較以往大不同,你可有見地?”
“老臣所見,所乏的,就是晉商。”
“沒錯。”多爾袞讚賞道:“雖然說他們都跟來遼東,但卻遠遠沒有留在關內好用。”
“遼東,實在太小了。”
見識到中原錦繡和廣闊後,昔日遼闊的地盤,如今也小了許多。
貴族的香料沒了,也沒有絲綢,精美的瓷器也缺乏,八旗貴族怎麽也難適應。
“如今,只有另尋一晉商。”
洪承疇思量,明亮的眼眸眯了起來,良久,他道:“朝鮮八道雖小,但該有的東西都有,只要朝廷肯下本錢,多一個晉商也是可能的。”
“鴨綠江那麽長,總不可能處處設防吧?”
“攝政王可讓這些晉商南下朝鮮,冒充明商做生意。”
“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