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世祖》第527章 經貿利益
  第527章 經貿利益
  “那個,陛下,喇嘛和尚之事暫且不提,就是那些教書先生,在漠南未曾太平前,即使是威逼利誘,也難去之啊!”

  趙舒看著這君臣二人如同孩戲般爭吵起來,一時間無可奈何道。

  “教書先生不急,但有寺廟,必然要有學堂,在天底下還有比宣揚教化更大的事嗎?”

  張慎言難得露出脾氣,倔強的很。

  道統問題,萬萬讓不得,豈能讓那些和尚教化了蠻子。

  “好了!”

  皇帝擺擺手,一些旁枝末節的問題,不提也罷。

  無論是寺廟,還是學堂,終歸結底都是對草原的馴服,精神麻痹是最底成本的。

  如果那麽蒙古人真的舞文弄墨起來,那也無妨,這反而代表著國家統治的穩固。

  “陛下,大明開國以來,蒙古韃子一向喜愛茶、酒,鐵器等,號稱三日可無肉,一日不可無茶。”

  閻崇信到底是管轄了多年的戶部,經驗倒是豐富了些,對於經濟手段也了解許多:

  “只要在歸化城建立榷場,昔日百般渴求,屢次興兵才能換取的東西,今日近在咫尺,只要售賣茶、酒等物,不愁蒙古人不屈服。”

  “這倒是可取用之。”

  朱誼汐眼前一亮。

  嘉靖年間的俺答汗犯邊和倭寇之亂,其實都是朝廷自己作的,一個是斷絕榷場貿易,一個是徹底海禁,從而導致戰爭不斷。

  俺答汗從嘉靖十三年到二十九年,數十次向明廷遣使求貢,但都遭到了拒絕,直到兵臨城下,才不得不屈服。

  而拒絕貿易的理由很奇葩,就是清流們覺得你說貿易就貿易,我大明不是很沒面子?

  倭寇也是如此,其多是民間的海商冒充倭寇,就是為了逼迫朝廷開關。

  結果等明穆宗開了個月港,倭寇就徹底沒了。

  而滿清對於蒙古人的經濟手段,則殘忍的多,施行封禁制度,杜絕大部分的漢商入蒙,只允許少部分前往,殘酷得剝削普通的牧民,使得草原經濟破敗不堪。

  但這種破壞性的經濟策略,朱誼汐不取之。

  因為這會導致草原實力不濟,削弱其對於大明的助力。

  只要草原和內地經濟綁定,其關系自然而然就越來越深,面對沙俄時才會同心協力。

  “不過,一味的傾銷,也不長久。”

  皇帝開口道:“草原的牛羊,皮草,戰馬等東西,也是內地稀缺的,有來有回,才能長長久久。”

  “榷場必須公正,這件事交由戶部去做吧!”

  “是!”

  趙舒微微點頭。

  “另外,衛所如同內地一般,須建墩堡,百戶建墩,千戶建堡,一應的工匠物資,戶部也要多多幫忙。”

  皇帝感慨道:“只要蒙古人定居下來,就逃不出咱們的手掌心。”

  星羅棋布的定居點,再加上限制的放牧范圍,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的四重掌控。

  只要按照既定的政策來辦,朱誼汐覺得蒙古人絕對會順服。

  提到蒙古人,皇帝突然問道:“察哈爾部怎麽樣了?”

  “北京來報,說是阿布鼐應允了器械交換之事,如今正在厲兵秣馬,準備糾集麾下大將,正式斷絕與建奴的關系。”

  趙舒拱手,表情凝重地說道:“另外,其還言語,建奴勢大,需要朝廷派兵支援。”

  “想得倒是挺美的。”

  朱誼汐冷聲道,他明白這是阿布鼐這小子有恃無恐。

  察哈爾部如今放牧在宣府以北的張家口一帶,屢次被削,如今麾下不及萬帳。

  換句話來說,他頂多能夠動員萬八千的兵馬,在漠南倒是能稱王稱霸,但要是碰到滿清,就只能歇菜了。

  如果大明不支援他,其肯定抵擋不住。

  反而一旦察哈爾被滿清徹底馴服,那宣府就很難安生了,邊關處處傳烽火,這可不是好事。

  察哈爾終究與歸化不同,其距離遼東地區只有千余裡,而且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滿清絕對不會無動於衷。

  “陛下,若不是察哈爾封鎖消息,歸化城之事,怕是早就傳到遼東了,阿布鼐還是有些功勞的。”

  “我明白。”

  朱誼汐收斂起自己的脾氣,道:“令宣府兵馬嚴陣以待,如果這期間阿布鼐被滿清擊敗,只允許其家眷貴族們入內,絕不能讓其大軍入得宣府。”

  “另外,安撫阿布鼐,告訴他時機未到,不得擅自發動,不然後果自負。”

  一通軍令後,皇帝才松了口氣。

  遷都北京後,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而蒙古人是怎麼也越不過去的。

  而此時遼東盛京,多爾袞依舊在整合軍隊。

  為了補充兵力,多爾袞主張對生女真、索倫人進行充軍,於是八旗頻繁出動,再次塑造滿清的威信。

  受困於戰力的削減,對於八旗來說,這還是一場大練兵。

  複雜的局面,因主動出擊而緩解,內部矛盾再次收斂,八旗貴族們再次團結,一心對外。

  雖說自從晉商斷絕後,消息也日趨閉塞,但對於明廷準備遷都北京之事,滿清上下倒是清楚一些的。

  豪格一如既往地直言道:“明人這是想將咱們一網打盡,所以遷都北京來。”

  這番話引得眾人紛紛點頭,皆憤怒以待。

  強烈的危機感,逼迫眾人再次團結,敗退關外後,無論是士氣還是物資,滿清都陷入了谷底。

  這段時間雖然有所恢復,但亡國滅族的威脅卻時刻環繞,以至於多爾袞的權勢,也不減反增。

  多爾袞直言道:“這幾個月的出擊,補充了萬人兵力,這些蠻子空有一腔氣力,卻不知道軍法,需要一些時間調教。”

  “不過,明軍雖然遷都,但對咱們的威脅並不大,遼西走廊在咱們手裡,明軍就不敢放肆……”

  又是日常的鼓舞士氣後,多爾袞來到城外,這裡正是鑄炮地。

  身著官袍的湯若望,正督造新式火炮,而對於抬槍的仿造,卻進入量產階段。

  “攝政王,鐵器咱們大清倉庫裡並不缺,只是這些火銃造出來,沒有那麽多火藥可以用了。”

  湯若望苦著臉,對著這位大清攝政王說道。

  “硫磺稀缺,全軍都是,可惜遼東什麽都有,就是沒有硫磺!”

  多爾袞憤怒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