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科技手劄》第149章 第一台設備
  第149章 第一台設備

  看邱飛激動的模樣,康碩也是心生感慨。

  在疾病和災害面前,生命實在是脆弱了,科技發展到今天,人類平均壽命確實越來越高,但面對一些惡性疾病和自然災害,依然束手無策。

  尤其是近年來,惡劣天氣頻發,就連北方內陸地區都接連發生了好幾次不亞於沿海台風過境般的如注暴雨,甚至造成了上百人的死亡。

  說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也都不過分。不過生命雖然脆弱,但精神卻可以無限偉大。

  無論是時刻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還是帶著女兒滿足最後願望的父親,某一時刻都讓人十分動容。

  現在的康碩所能做的不多,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工具,僅此而已。

  “我已經決定把這些實驗設備按照整個流程從前到後的順序封裝成一個大設備,作用就是,患者的異常骨髓細胞進去,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設備會進行抑製、篩選、培養等一系列流程,直接得到能夠滿足自體移植需求的健康骨髓造血幹細胞。”

  康碩接著說道:“流程我已經計劃過了,完全沒有問題。到時候,這個大家夥往醫院一放,你們只需關注骨髓移植,其他的一切交給它。”

  “真的是想想都讓人熱血沸騰!”邱飛激動地都快渾身顫抖了——有了這樣一個東西,那可是能直接造福無數患者。

  很多原本的不治之症,治療就變得非常簡單了——現在血液科的醫生,根本就不需要額外的學習,直接就能上手——這跟普通的移植也並沒有任何差別,最大的差別的就只是這一個機器而已。

  現代醫學本就是建立在各種的大型醫療設備的基礎之上的,醫療水平的進步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於醫療器械和醫療設備的進步。

  “這個東西會很貴嗎?”邱飛問出了一個問題,其實原本這壓根不是他該關心的,再貴也不用他出錢。

  不過,他料想這玩意兒也便宜不了,這幾天在混沌科技的實驗室,他充分感受到了什麽叫有錢——據說,光是實驗室群共用的中心混沌機房造價就高達數十億。

  而且,細胞的抑製和篩選過程就用到了那個大家夥,如果醫院設備也需要這麽一個玩意兒的話,光這一台設備的價格那就沒法想象了——別說中小型醫院了,就算是一附院搞一台都得花掉好幾年的預算。

  而這個錢,肯定最終要攤到患者的身上——醫院雖然是救死扶傷的的地方,但也是要考慮營收的。

  而患者,估計能承擔的起的估計也不會多,這就很尷尬了。

  康碩很想說不用考慮錢的問題,但這不可能——感性終究要回歸理性,這樣價格高昂的設備,即便是混沌科技也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搞出來的,各種零部件和系統都需要龐大的資金。

  當然,設備的製造跟實驗室的建造又不太一樣,實驗室的這些設備都是通用設備,就像混沌機房,就是其中最為核心的共用設備——它負責的就是運算。

  一切的智能化設備、自動化設備歸根結底最終消耗的都是智能算力。

  如果沒有這個造價高達幾十億的混沌機房,什麽細胞注程,異常細胞的篩選培養都將會是空談,什麽也做不了。

  事實上,又何止異常細胞的篩選與培養呢,骨髓幹細胞淨化培養儀器只是開始,後續所有的智能化的設備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持。

  尤其是康碩已經計劃建造的現實世界的擬真實驗室,那更是智能算力資源消耗的大戶。

  縱然是抱著從科技手劄的你真實驗室同步數據的心思,但如果可以,康碩還是希望現實中也能實現,哪怕實現一部分,然後再慢慢的調整和進步也是好的。

  現在現實科技是實現不了擬真實驗室的全部功能,但五年後呢?五年後還不行,那十年後呢?再不行的話,二十年三十年,終歸有一天是能夠實現的。

  康碩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思在做事兒——現實的擬真實驗室可不是建一個樣子貨,一直靠科技手劄的實驗室輸血。

  那樣就真的是個幌子了,除了給數據一個看起來還像那麽回事兒的出處之外,毫無實際意義可言——這樣的事兒康碩是不會去做的。

  腦筋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眼前要做的這台骨髓幹細胞淨化培養儀的價格上,康碩稍微估算了一下,說道:

  “設備本身大概要兩個億左右的成本,這不包括混沌機房。”

  康碩合計了一番:“機房先期可以共用,通過5G網絡直接連過來,問題不大。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先這樣走著。”

  “一台設備處理一份樣本,大約需要72個小時,一年不間斷的工作,一台機器一年也就能夠供100人左右使用,按機器壽命二十年算,一台機器在生命周期內也就能夠服務2000人。”

  邱飛簡單算了一筆帳:“單單機器成本,人均10萬,這樣算下來,徹底治愈白血病,需要20萬以上了,跟現在倒是差不多,只不過不用等骨髓配型了。”

  “二十萬?再翻倍也打不住。”

  康碩搖了搖頭,現在的醫院又不是開善堂的,而且機器可以用二十年,誰能保證這玩意兒不落後?最多十年,估計就淘汰了,醫院肯定不會這麽算帳。

  邱飛當然也知道醫院的情況,他只是按最低成本,而且是理想狀態來計算的——年輕人,總還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很正常。

  “行了,現在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康碩搖了搖頭,現在考慮這個還太早了,“先驗證具體的療效,後續的問題後續再說。”

  “嗯,現在白血病的發病率逐年提升,現在人群中發病率已經高達4~6人每十萬人了,而且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邱飛點了點頭,分析著:“現在的情況是,別說幾十萬,就算是願意出百萬千萬,找不到合適的配型,那也是白費。

  “無論費用多少,我們至少應該先把問題解決了,給這些人多一種選擇,也多一分希望。”

  邱飛這樣說,而康碩想的卻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原本根本沒任何希望治療,那也就罷了,但現在有了,但卻因為出不起費用而治不了,那豈不是更令人痛心?

  康碩不是沒想過去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些人,混沌科技也一直在進行慈善的工作,但又能頂多大的事兒呢?就算是把錢全砸出去,也幫不了所有的人。

  “哎,我什麽時候是這麽多愁善感的人了?”康碩拍了拍腦門,強迫不再去想這些。

  事實上,康碩也知道,他只要往前推科技,那就比幫助個把的人更有意義,但有時候,事情在眼前了,他還是忍不住會表現出自己感性的一面,畢竟他是個人,而不是一個只會計算的機器。

  “科技,歸根結底,還是算力要提升。”康碩從感性回歸到了理性:“這玩意兒的成本全都在智能化設備上。

  “等技術水平提升了,設備價格自然就能降下來。到時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又何止這一件事兒需要更強大的算力啊!未來要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強大的算力,尤其是智能化結合算力來支撐。”

  康碩也是不由自主的在感慨著:“科技的發展之路真的是任重而道遠,無止境啊!”

  細胞群芯片可以提高智能化程度,等結合了EUV光刻機的超智慧視覺光刻機量產,複合更高的混沌能力,智慧化結合算力的整體水平能夠翻一倍。

  但,這還是完全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啊,後續再怎麽辦?
  矽半導體有極限,這是絕對的,雖然不知道是1nm還是0.5nm甚至更更低,但是極限是絕對存在的。

  但康碩對算力的需求是沒有極限的。

  只要算力管夠,我能把宇宙都顛覆——康碩腦子裡甚至浮現出了這樣豪情壯志的想法。

  這雖然有些誇張,但他清晰的認識到,如果算力真的不限量,做出來科技手劄中擬真實驗室的效果那絕對是有希望的。

  ……

  “再搭建一個超級服務集群?”接到康舒通知的蘇幼冰有些疑惑:

  “現在,正在實驗的‘不上線試產’系統運算量龐大,原來的服務集群已經快要無法滿足需求了,負責人前兩天已經打過報告,預計正式上線也需要一個超級服務集群。

  “而且,為了盡快升級生命科學的擬真實驗室,原來用於機動備用的超級服務集群也別全部佔去了,這邊醫療系統也需要,是不是三個同步建設?”

  至於需要多少資金,蘇幼冰現在也都已經麻木了——混沌的營收能力在全世界都絕對是冠絕一切的存在,但營收能力強,花錢能力那是更強,說花錢如流水那都說輕了,簡直就是如雪崩。

  也就是混沌科技了,換家其他的公司這麽造,早倒閉一百回了。

  “芯片產能跟得上嗎?”康碩也沒關心錢不錢的問題,只是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關心過芯片生產的事情了,不知道現在的產能情況怎麽樣。

  “我們自己的工廠全部產能都用在了這上邊,其他客戶的訂單光刻流程現在都分配到了華芯科技,國外客戶則是全在台積電那裡,注程這邊的產能倒是沒有問題,隨時可以擴大。

  “光刻機的速度還有有些慢了,上個月只出廠了十二台。”蘇幼冰有些不滿意的說道:“滬都微電子小家子氣了,擴大產能才提升50%,根本跟不上我們的計劃。”

  “咳,這個再協調一下吧,直接讓他們把差能再次翻倍。”

  康碩也是了然,混沌科技的計劃可不是誰都能跟得上的,你就算現在跟得上,三個月之後再看,估計就有落後不少了。

  滬都微電子就是一直處在這樣一個被混沌科技趕著走的狀態——一個擴大計劃,他們原本是照著至少五年不落後去規劃的,但這還三個月,甚至剛剛投入使用呢,就已經又滿足不了需求了。

  滬都微電子心裡也怯啊,不是我們不敢跟,真是是混沌科技太瘋狂——萬一跟上來了,結果又用不上,這個責任誰能負得起?
  “老是這樣不行,磨磨唧唧的太耽誤事兒了,尤其是後續的更高級別的超智慧機器視覺EUV光刻機,產能更必須得打,扣扣索索的可不行。”

  康碩心裡暗自琢磨著該怎麽辦,人的格局這個問題,是真的沒辦法強行提高的。

  就像滬都微電子,覺得提升50%的產能,相當於又建設0.5個滬都微電子了,還不夠用?這還不是態度的問題,態度已經很端正了,這就是格局的問題。

  “那就從上層入手,讓他們直接出頂層設計!”康碩琢磨道:“必須得先放個大招,刺激他們一下,讓他們看看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那就拿這次的儀器和擬真實驗室做文章!”

  混沌科技生命科學擬真實驗室的建造本身的目的,就是為了將科技手劄中擬真實驗的數據以一種合理的形式向外界公布的,這個時候拿出來說事兒,其實正當時。

  不過,唱大戲需要有人搭台,康碩立即來到混沌市醫院,找到了院長。

  “康總,你的意思是說,骨髓幹細胞淨化培養儀儀器本身的價格是兩億。”院長確認道。

  “是預計成本兩億,具體還難說。”康碩說道:“而且,僅僅儀器本身是不夠的,還需要超級混沌計算機進行智能化的算力支持,如果加上這個混沌超算,十個億是打不住的。

  “而且,對於一附院來說,一台機器顯然是不夠的吧,三天一個病人,效率太低了,不得采購個三台五台的?

  “另外還有,不僅僅是骨髓幹細胞淨化培養儀,未來,混沌科技幾乎所有的設備都需要混沌超算的支持,咱們是不是考慮一步到位,直接搞一個超大規模的超級智慧服務中心?未來所有的設備都將由它來負責提供算力支持。”

  院長其實有些懵,他不知道康碩找他來說這些是做什麽的——肯定不是讓他買設備的,這點兒他清楚的很,推銷設備也不會康碩親自來,而且這東西不用推,自家肯定會第一個上啊。

  這東西是幹啥的,他已經聽過匯報了,有多強他也清楚的很,這就不是多少錢的事兒——根治幾乎所有的白血病,光這個名聲帶來的價值都不是幾十億所能媲美的。

  再說了,巨有錢,而且還找不到配型的富豪也多了去了呢,這東西花多少錢都不會虧的好不好。

  還說到以後的其它設備,超大規模的超級智慧服務中心,這是來給自己的醫院做長遠規劃來了嗎?

  “這樣的規劃,可不是一個醫院,以後以此為模板,這樣的一整套系統服務體系是要鋪設到全國所有的大型醫院的。”

  康碩建議道:“我想,這樣一個東西,陳院長是不是寫一個特別的報告,給西州大學,給混沌市,給國家,讓混沌市醫院成為一個試點,這樣,這幾十甚至上百億的資金就不用醫院自己出了啊。”

  陳院長心中一動,這個醫院原本是一附院的分院,成為混沌市醫院後,雖然還沒完全斷聯系,但這也是遲早的事兒。

  西州大學二附院的掛牌都已經提上日程了,以後資金就該獨立核算了。資金那是能省則省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